舉措失當

舉措失當,成語,指行動措施不得當,出自《管子・禁藏》。

基本信息

成語資料

成語:舉措失當
注音:jǔ cuò shī dàng
解釋:舉措:舉動,措施。指行動措施不得當。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舉動措施不得當
結構:主謂式
年代:古代
近義詞:事倍功半、南轅北轍
反義詞:恰如其分
同韻詞:拿腔作樣神工意匠蜂擁而上躍然紙上糊塗賬合眼摸象乘風破浪徇私偏向各別另樣人心不足蛇吞象

成語出處

1、舉措不當,眾民不能成。——《管子·禁藏
2、《管子·禁藏》:“行法不道,眾民不能順:舉措不當,眾民不能成。”(錯,同“措”。)

成語故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掉六國後建立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的國家。他經常到全國各地巡遊,祭祀大河山,命人將他的言語刻在石頭上,增加他的威望,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秦始皇卻還一味吹噓他的“舉措必當,莫不如畫”的功績。

成語示例

敵軍調動忙亂,舉措失當,兩隊優劣之勢,也就不同於前了。——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