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登堡防線

興登堡防線:興登堡防線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最著名的防禦工事。1916年協約國英、法聯軍發起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德軍損失100萬人。有鑒於此,新上任的德軍司令興登堡元帥緊急構筑西線的這一防禦工事,全長近200千米。

簡介

“興登堡防線”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西線指揮官興登堡為防禦協約國軍隊而構建的防禦工事,以德軍統帥興登堡命名。

起源

第一次世界大戰 (First World War) 1914~1918年,帝國主義國家兩大集團—同盟國與協約國之間為重新瓜分世 界,爭奪勢力範圍而進行的首次世界規模的戰爭。

1

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被塞爾維亞族青年用手槍打死。

7月28日,奧匈帝國以此事為藉口向塞爾維亞宣戰,決定乘機吞併塞爾維亞。隨後許多國家也相繼捲入戰爭。

塞拉耶佛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形成過程

第一次世界大戰持續到1917年,協約國占據了領先優勢,這時,在西線戰線上,法國的尼韋勒將軍取代了一向謹小慎微的霞飛將軍,他決定用閃電戰取得戰爭的勝利。

德國方面,用東線取得勝利的興登堡取代了法金漢,他鑒於在前一年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的失敗,決定在西線採取守勢,而在海上展開無限制的潛艇戰。德國人希望通過這種策略迫使英國人因飢餓而投降,同時將法國孤立在歐洲大陸上。於是他們將部隊撤回到一個新的設防陣地“齊格菲防線”,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興登堡防線”。

防線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戰爭的特點是防禦性的武器優於進攻性武器,傳統的進攻方式是大批步兵在炮火掩護下發起衝鋒,但是這種衝鋒在深壕溝、巧布的地雷和機槍掩體相結合的防禦設施面前沒有多大效果。

1

“興登堡防線”更直、更短、築有更多的防禦工事,當尼韋勒將軍的軍隊躍出壕溝發動攻擊時遭受了巨大的失敗。這條防線使得協約國蒙受了四十萬人的傷亡,而德國人只有二十五萬人。1918年蘇維埃俄國退出戰爭後 ,德國將兵力集中於西線。1918年3~7月,德軍發動5次大規模進攻 ,均未取得重要的進展。此時幾十萬美軍抵達歐洲參戰,德軍已再無力組織進攻。從7月下旬至8月底,協約國聯軍對德軍連續發動進攻,德軍退守興登堡防線,處於被動局面。

大戰的結局

1918年9月26日協約國聯軍對德軍發動總攻 。德軍無力抵抗,興登堡防線全面崩潰。9月29日 ,德皇威廉二世召開御前會議,德軍統帥興登堡和總參謀長魯登道夫承認已無力繼續戰爭。德皇改組內閣,任命巴登親王馬克西米利安為總理,向協約國提出停戰談判要求。與此同時 ,從9月底至11月初,保加利亞土耳奧匈帝國在協約國軍隊的攻擊下先後投降。奧匈帝國境內被壓迫民族要求擺脫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實現民族獨立。1918年10月11日,波蘭國會宣布波蘭屬地脫離奧匈帝國,10月28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合併成立獨立的共和國。11月2日匈牙利宣布成立民主共和國 。10月28日,維也納爆發工人總罷工和士兵遊行示威,迫使奧皇退位。11月12日成立奧地利共和國。德國已處於完全孤立境地。11月初 ,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9月德皇威廉二世退位 ,社會民主黨組成臨時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國。

1

11月11日清晨 ,德國政府代表 M.埃爾茨貝格爾同協約國聯軍總司令福煦在法國東北部貢比涅森林的雷道車站簽署停戰協定,德國投降。根據協定,德國必須在15天內從法國、比利時撤出軍隊。同時須從土耳其、羅馬尼亞、奧匈帝國及非洲撤出軍隊。還必須交出5000門大炮、25000挺機槍 、3000門迫擊炮、1700架飛機、5000台火車機車 、15萬節車皮和5000輛卡車。《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的簽訂宣告了德、奧、土、保同盟國集團徹底戰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1918年9月29日保加利亞投降。
1918年10月30日土耳其投降。
1918年11月3日奧匈投降,11日德國投降。
歷時4年零3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大戰的影響

大戰使各國人民 遭受空前災難 ,交戰 雙方動員兵力共7340 余萬人 ,直接參戰部隊 2900 多萬人 ,死於戰場的約1000多萬人 ,受傷的約2000 萬人 ,受戰禍波及的人口在13億以上,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75%,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700億美元。

1

戰後,帝國主義各國的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德國戰敗,割地賠款;奧匈帝國徹底瓦解 ;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勝利,建立了蘇維埃政權;英、法雖獲勝利,但在戰爭中被削弱;美國從戰爭中獲取暴利,成為世界經濟強國。戰爭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各國之間的矛盾。在歐洲,德、法矛盾尖銳。在遠東,日、美矛盾加劇。這些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引發播下火種。
這次大戰揭示了戰爭對經濟和後方的巨大依賴性。協約國的勝利,歸根結底是由於經濟軍事實力占壓倒優勢。飛機坦克潛艇毒氣等新式武器開始使用,使火力空前加強 。防禦和突破的形式有很大改進。這次大戰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戰後出現的總體戰、閃電戰、坦克制勝論、空軍制勝論、以及堅固防禦工事制勝論等軍事理論,即是總結大戰經驗的結果。

後記

戰後各國於巴黎召開和議,稱為“巴黎和平會議”(簡稱巴黎和會)。會議的重大決定由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法國總理克里孟梭主持。雖然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主張寬大對待德國,但法國卻因為復仇心作祟,主張嚴懲德國。

因此,諸國與德簽訂的議和條約——《凡爾賽和約》,因應法國的要求而加入了極其苛刻的條款,向德國強加了巨大的割地賠款及限制軍備條款。但同時間,並未向德皇威廉二世、興登堡元帥、魯登道夫將軍等戰犯施以應有的懲處。結果為德國在20年後挑起規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