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然和諧相處:中國環境法治60年檢視

九、西部大開發中的環境保護 二十一、環評風暴 第二次“環評風暴”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9月1日)
平裝: 30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11400755, 7811400758
條形碼: 9787811400755
尺寸: 24.6 x 17.2 x 1.6 cm
重量: 540 g

內容簡介

《與自然和諧相處:中國環境法治60年檢視》內容簡介:我們生活在繁華的城市,人人都在追求高品質的生活,然而有些細節卻被我們忽略了。我們喝的自來水隱約多了一種味道,我們呼吸的空氣有時很刺鼻,時有報導的食物中毒事件使我們懷疑今天我們還能吃什麼。至於人口膨脹、物種滅絕、生態破壞、能源枯竭、環境污染、全球變暖、疾病增多、災害肆虐等,仿佛與我們越來越近,海嘯、山洪、土石流、河流斷層、光化學煙霧等不斷衝擊我們的眼球,震撼我們的心靈。改革開放30年,我們享受著經濟發展帶來生活水平提高的成果,卻發現環境危機正在吞噬著我們的生存空間,降低著我們的生活品質。2005年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正式對外發布的評估世界各國(地區)環境質量的“環境可持續指數”(ESI)顯示,在全球144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位列第133位。《神聖野種》中說道:“這是一張怎樣的網啊!……它十分典型而具體地標誌著工業社會中人類的意識趨向和生存處境,金錢之網正在取代生命之網……所有的網,最終都以網殺我們的靈魂而宣告結束。”在計畫經濟時期形成的“要征服自然”、“與自然為敵”和“盲目趕超”的觀念,“自然就是為人類服務”、“動物就是供人吃的”、“人類怎能對自然界講道德”的理念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成為主流民意。那些鼠目寸光者是“欲不除,如蛾撲火,焚身乃止;貪無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然而,大自然的提醒總是驚心動魄、不宣而戰的。當危險以排山倒海之勢突現眼前時,我們已然措手不及。

目錄

序 我們可以選擇一種健康的生活
一、環境保護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
基本國策的光榮荊棘路
為什麼要把環境保護確立為基本國策
基本國策引領環境政策
環境保護法律體系逐步形成
問題與展望
二、淮河整治行動
淮河的生態災難
“一個企業污染半個淮河”
“零點行動”
“零點行動”之後,淮河何日復清波
淮河治污應從熱鬧歸於理性
三、第一個民問環保NGO成立
環保NGO作為公眾代表參與環境保護的必然
民間環保NGO在我國的積極作用
民間環保NGO發展之瓶頸
民間環保NGO質的飛躍
展望環保NGO
四、保護藏羚羊行動
可可西里——藏羚羊曾經的家園
屠殺之網
“野氂牛隊”——不能讓藏羚羊成為最後一隻旅鴿
鐵拳出擊
任重道遠握手聯戰
五、洋垃圾事件
洋垃圾事件的回顧
洋垃圾事件產生的原因
洋垃圾對環境的嚴重影響
國際社會採取的措施
中國政府應對洋垃圾的措施
六、休漁行動
明日將食無魚
休漁:沒有辦法的辦法
勿讓“碧海萬頃空悠悠”出現
七、保護母親河行動
流淌的嗚咽是“母親”無聲的訴說
全民“保母”,從身邊做起
讓全社會都為保護母親河出把力
架設國際青少年環境保護橋樑
八、怒江爭壩事件
怒江之水“梯”上來:兩庫13級電站
保衛怒江戰
對“西部圈水運動”的深思
九、西部大開發中的環境保護
生態環境問題是制約西部大開發的根本問題
加快立法進程,使西部開發中的環境保護有法可依
鼓勵多種經營方式,充分運用市場機制
生態示範區建設建立網狀工業鏈,將資源充分循環利用
生態資源不應成為“免費午餐”
你走你的獨木橋我開我的陽關道——西部開發之環保典型
十一、沙塵暴
忽然一夜沙塵來,滿城盡蓋黃金甲
沙塵暴之源:既是天災更是人禍
向沙漠進軍
科學治沙
沙漠,也有其獨特的存在價值.
十二、食品污染事件
今天我們能吃什麼
因食品污染而遭遇綠色壁壘
太陽、葉片、蓓蕾
如何控制問題食品走上我們的餐桌
拿什麼來保護我們的食品安全
十三、SARS事件與環境保護
SARS和野生動物保護
SARS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SARS促使我們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
SARS提高了公眾的環保意識
十四、《無極》破壞生態環境事件
風景區“生態賬單”,誰來買單
是《無極》毀了香格里拉,還是……
遲來的處罰
規範景區影視拍攝的對策
十五、26度空調節能行動
電荒時代
“26度空調節能行動”
醉翁之意不在“26度”
節能之外還需減排
節能減排新舉措
十六、綠色消費第一案
金光集團APP公司訴浙江省飯店業協會名譽侵權案
環保組織進行法律援助第一案
呼喚環境公益訴訟
呼喚綠色消費的回歸
十七、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
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
風能開發利用源遠流長
我國風能發展三大難關
風能新政尋求突破
十八、環境保護在領導班子考核中的一票否決制
地方政府與污染企業——貓鼠遊戲
“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
十九、綠色GDP核算的失利與環境審計之花的綻放
綠色GDP核算,在經濟與環境、現在與未來之間尋找平衡
綠色GDP緣何叫好不叫座
環境審計——一朵牆角之花靜悄悄地開放
環境審計中的主要問題
二十、循環經濟試點
“世界工廠”的悲哀
經濟發展與環保永遠對立嗎
循環經濟必須以立法推進
市場為何如此怠慢“清潔”
循環經濟與環境保護應該“胡蘿蔔加大棒”
二十一、環評風暴
叫停“先上車,後補票”
環境影響評價不應是“橡皮圖章”
區域限批、行業限批、企業限批——三把利劍
第二次“環評風暴”
把“風暴”變成制度
二十二、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從圓明園防滲膜工程事件到廈門PX項目
圓明園防滲膜工程事件
“鷺島”環保風潮輿
論的力量:民意與環境政策
公眾參與環境影響評價的現狀與對策思考
二十三、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二十四、貿易綠色壁壘
二十五、無車日行動
二十六、“限塑令”
二十七、綠色奧運
二十八、環境保護“局”升“部”
二十九、生態文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第四文明,,
三十、後《京都議定書>時代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