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有榮焉

與有榮焉

與有榮焉,讀作“yǔ yǒu róng yān”,是宋代以來的常語,並非成語,是“因而也感到榮幸”的意思。出自清史稿列傳二百四十七。

基本信息

“與有榮焉”是宋代以來的常語,並非成語,是“因而也感到榮幸”的意思。
“榮譽”由“榮耀”直接引申而來。
“與”作“同”的意思。如《詩經·邶風·擊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焉”是個合音詞,由快讀“於此”而來。只是現代漢語中不這么說了,故只需理解,不需譯出。
為了方便理解,下面的拓展閱讀中有“與”的全部字義(簡釋)。
例:神六成功返回,讓全球華人與有榮焉,非常興奮,
清史稿列傳二百四十七
作者:趙爾巽
論曰:中東之戰,陸軍皆遁,寶貴獨死平壤;海軍皆降,世昌獨死東溝。中
外傳其壯節,並稱“雙忠”。及日兵入奉,永山獨死鳳城,敵遂長驅進矣。旅、
大既失,威海勢孤,步蟾、宗騫皆先後誓死。士氣如此,豈遂不可一戰?此主兵
者之責。【五人雖敗,猶有榮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