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波浪

2003年11月16日上午8時43分,一次芮氏7.5級的海底地震在阿拉斯加附近海域發生了,在不到25分鐘的時間裡,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便向美國太平洋沿岸地區發出了海嘯警報,40分鐘後,在距阿拉斯加南面好幾百公里的海底里,一隻壓力感測器捕獲到了這次海嘯的前鋒波浪。數據顯示,這些波浪僅僅只有2厘米高,在以前的計算機模擬中,科學家已經知道,這樣的波浪是不大可能對夏威夷和其他遙遠的太平洋海岸構成威脅的,於是在警報發出90分鐘後又將它撤銷。

幾個小時後,海嘯抵達夏威夷的希羅灣,它的浪高只有21厘米,比事先預計的僅高出2厘米,海嘯沒有造成任何破壞。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太平洋海域與環境實驗室的科學家埃迪·N·伯納德說,成功地撤銷一次警報意味著節省一筆資金,例如在這次海嘯中,假若科學家沒有充分的依據敢於撤銷這次警報,那么僅夏威夷一地,人們的撤離費用就可高達6800萬美元,而科學家在太平洋地區布設6個海底感測器的費用也只用了1760萬美元。這些感測器布設於1997年,它們在太平洋里構成了一個監測網路。

在過去,一張海嘯地圖只能顯示海嘯可能淹沒的區域,而今天,人們已經在用功能強大的計算機模擬海嘯的力量了。菲利普·瓦特是美國運用流體力學的工程師,他和他的同事們在計算機上製作出了詳細的數字模型,模型顯示海岸的地形和可能被海嘯淹沒的區域,在需要的時候,這個模型可以立即演示某種海嘯會給哪些地區造成何種程度的破壞,例如海浪是會擊倒一個人,沖走一部汽車,還是掀翻一艘船。所有這些數據都將成為科學家預報海嘯的根據。

海嘯的發生是否有規律可循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長期而詳實的資料。在日本東北沿岸的一個叫宮古的地方,人們保留了一些有關海嘯的記錄,根據那些記錄,科學家推測,至少在宮古這個地方,一次浪高4米的海嘯大約平均每63年發生一次,浪高7米的海嘯平均大約100年發生一次。在過去的141年裡,這裡的人們記錄了3次海嘯,其中兩次浪高4米,一次浪高7米。而浪高20米的海嘯會每229年出現一次。在1707年,一次這樣狂暴的海嘯襲擊過日本西南的太平洋沿岸城市土佐清水。

大約95%的海嘯都是由地震引發的,但它們中的很多並沒有造成災害,但是一些海嘯則擁有驚人的力量,一旦發生則往往釀成巨大的災難。

由海底滑坡引發的海嘯是不可掉以輕心的。在很多時候,海底滑坡的過程很平緩,海底沉積物只是緩慢地移動著,它們的體積也不大,但在另外一些時候,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像山一般巨大的土層會突然地崩塌,其移動的速度超過每小時100公里。1998年7月,巴布亞紐幾內亞附近的一次海底地震引發了一次海底滑坡,而這個滑坡又帶來了一次海嘯,海嘯掀起高達15米的浪濤蹂躪了這個島國20公里的海岸線。

和地震不同的是,海底滑坡的強度是沒有上線的。科學家估計,發生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附近的海底滑坡大約移動了4立方公里的物質,但那只是一次規模很小的滑坡,我們現在知道的一次巨大的海底滑坡發生在大約8000年前的挪威海岸,那次滑坡使8500立方公里的物質發生了位移。

位於海洋中的火山島會引發更加可怕的海嘯,這些火山島往往在噴發了幾個世紀後突然因耗費完所有的能量而坍塌並滑向深深的大海,這個劇烈的過程所引發的海嘯可以掀起100米高的浪頭,科學家說,這樣的事情,大約每10000年才會發生一次。

但最可怕的海嘯則並不來自於海洋,而是天外星體的撞擊,當那些星體撞擊地球時,它們有70%的可能是落在海洋里的。科學家的觀點是,這樣的海嘯大約每5200年發生一次,他們還認為,一個直徑300米的天外物體引發的海嘯可以掀起11米高的浪頭,並淹沒至少1公里的內陸地區。

美國奎恩斯大學的沉積學專家史蒂芬·F·皮克和他的同事們通過實地考察找到了一個巨大的海底隕石坑,它位於紐西蘭西南海域的海底,其寬度達到20公里,有150米深。科學家推測,這個坑就是一顆隕星造成的,當年的那顆隕星大約來自西北方向,它耀目的光芒照亮了東南澳大利亞的天空,在當地的士著居民中,現在還流行著火流星的傳說,它很可能就是這一奇異景觀在民間傳說中的顯現。

科學家推測,那顆隕星的直徑大約有1公里,根據計算,一顆直徑1公里的隕星假若是落在距北卡羅萊納州600公里的大海里,它會在兩個小時之內將浪高130米的海嘯送達大西洋沿岸的科德海角,大約8個小時後,高達30米至50米的波浪就要撲向歐洲的海岸了。(張唯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