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菜炒黃鱔

臭菜炒黃鱔,由臭菜、鮮野生鱔魚、油、鹽、味素、料酒、姜、蒜油、乾辣椒製作而成。具有驅蟲的功效。

簡介

臭菜是雲南大山裡的一種野菜,豆科,別名羽葉金荷歡,是多年生藤本攀援植物。生性喜溫耐熱。多分布於雲南西雙版納以及紅河州金平、河口等地海拔1000米以下的熱壩區、低山丘陵或村寨附近、林地邊。3月下旬至10月上旬採收上市。現已經有人工栽培。食用部分為嫩莖葉,有一種特殊的臭味,但像臭豆腐一樣,聞著臭吃著香。還有驅蟲的功效。

材料:

臭菜、鮮野生鱔魚、油、鹽、味素、料酒、姜、蒜油、乾辣椒。

製作步驟:

1、將鮮嫩臭菜洗淨,切成長約5厘米的小節備用;
2、新鮮野生黃鱔剖肚去腸,剔去骨頭,切成長短合適的小段;
3、旺火燒辣鍋,然後下黃鱔,爆炒至7成熟時,放入臭菜,加適量食鹽、料酒、姜、蒜油、味素、乾小米辣,炒熟起鍋裝盤。

小貼士

1、鱔魚最好用當地野生鱔魚,這樣肉質才更鮮美; 2、每百克臭菜含有胡蘿蔔素0.82毫克、維生素腸0.58毫克,維生素C 121毫克、鉀19.2毫克、鈣2.6毫克、鎂3毫克、磷5.69毫克、鈉0.2毫克、鐵158徽克、錳71微克、鋅57微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