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潛水

自由潛水

自由潛水(Free diving)是指不攜帶空氣瓶,只通過自身肺活量調節呼吸屏氣儘量往深潛的運動。自由潛水包括以娛樂、體驗、攝影、狩獵為目的的自由潛水活動,和競賽性質的極限屏息深潛。自由潛水被《福布斯》雜誌稱為僅次於高樓跳傘的世界上第二危險的運動。因存在危險性加之適合練習的透明度高的開放水域大海(適合的潛點)不多、練習者及其潛伴都應具備專業急救知識等多方原因所限,從1970年代開始的這項運動僅作為水下極限運動,未向民眾廣泛推廣。後因《碧海藍天》電影,讓少數潛水愛好者燃起了對它的熱情。經過了幾十年的變遷,自由潛水發展到自由潛水比賽, 自由潛水活動場所主要分為室內(泳池)、室外(大海)兩地。

基本信息

競賽簡介

所謂自由潛水就是指不攜帶氧氣瓶,儘可能深地潛入海中,比賽的勝負則由潛入最深,停留時間最久來決定。人體在潛水時,需要承受極大的壓力,這樣的重壓可以造成耳膜破裂,胸部受壓塌陷,並最終導致死亡。最常見的是,潛水員在深水地方停留太久,浮升時的血液含氧量便會大大降低,導致昏迷。自由潛水中最純粹的一種是“恆定重量潛水”,指的是潛水員下潛與浮上時保持自身所受重力不變,與之相對應的是“無限制潛水”,潛水員下潛時藉助重力裝置,浮上來時同樣藉助重力裝置。

詳細介紹

自由潛水(Free diving):是指不攜帶空氣瓶,只通過自身肺活量調節呼吸屏氣儘量往深潛的運動。因存在危險性加之適合練習的透明度高的開放水域大海(適合的潛點)不多、練習者及其潛伴都應具備專業急救知識等多方原因所限,從1970年代開始的這項運動僅作為水下極限運動,未向民眾廣泛推廣,後因一部“THE BIG BLUE”(譯名碧海藍天)的電影,又讓少數潛水愛好者燃起了對它的熱情。(電影劇情不詳介了,感興趣的可以自己找來看,一部很不錯的片子。)經過了幾十年的變遷,現在的自由潛水也有了新的發展,世界自由潛水協會成立了——AIDA,還有了專門的自由潛水學校, 每年AIDA都會舉辦自由潛水比賽,如果大家聽到誰誰誰又挑戰了人類的極限,潛了多深破了多少米的紀錄之類的新聞,那多半出自這個比賽。 目前自由潛水活動場所主要分為室內(泳池)、室外(大海)兩地,
有以下幾個比賽項目:
室內(泳池):
DWF
這幅作品在埃及紅海拍攝
Dynamic with Fin 水平方向帶腳蹼潛(競距離)
DNF Dynamic with No-Fin 水平方向不帶腳蹼潛(競距離)
STA Static 在水面浮伏(競屏氣時間
室外(大海):
CWT Constant Weight with Fin 恆定重量帶腳蹼垂直下潛(競深度)
CNF Constant Weight with No-Fin 恆定重量無腳蹼垂直下潛(競深度)
FI Free Imagion 恆定重量用手拉繩垂潛(競深度)
VWT Variable Weight 垂直潛(競深度但可以變重量)
NLT No-Limits 藉助重力裝置下潛(競深度)註:所謂恆定重量是指下潛前和下潛後身體的重量不變(包含所帶鉛塊)

發展歷史

無限制潛水紀錄的記載最早始於1919年,當時雷蒙德·布切爾創造了下潛30米的世界紀錄,1953年,義大利人阿爾貝托·諾維利和恩尼奧·法爾科創造了43米的世界紀錄。之後,恩佐·馬奧卡於1965年創下54米的世界紀錄,然後正如《碧海藍天》中所描述的一樣,馬猶和馬奧卡互動競爭打破世界紀錄,直到1970年,馬猶創下76米的紀錄,並於1976年達到人類無限制潛水深度越過100米的驚人成就。1983年,當馬猶以56歲的高齡創下105米的第十個世界紀錄後,宣布從潛水比賽中退役,但令人無法想像的是,馬猶這位世界上首位能夠屏住呼吸潛到100米深海的偉大潛水員,竟毫無預兆地於2000年12月22日在家中上吊自殺,享年74歲。他結束生命的原由永遠都不會有人知曉,也許當他和海豚共同徜徉于海中,心靈相通的那一瞬間,他就已經明白陸地上的世界早已不屬於他了。多年來馬猶只是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他曾說過的一句話:“只要有人能重新發現自我的生理潛能,他能一如潛到10米般輕易地潛到100米以上。” 
直到今天,依舊有無數的人義無反顧地投身於大海之中,在海底深處,在生與死的臨界點體會著生命的意義,正如馬猶的好友,另一位義大利自由潛水專家恩貝托·皮里茲所說:“自由潛水是進入另一個世界,沒有重力,沒有顏色,沒有聲音,是一次進入靈魂的跳遠。”

潛在危險

自由潛水被《福布斯》雜誌稱為世界上第二危險的運動,僅次於高樓跳傘。

昏厥淹死

自由潛水運動無疑非常危險,淹死便是風險之一。潛水者下潛時,海水會對其肺部造成很大壓力,有些人甚至會經歷所謂的“潛水昏厥”,在上浮過程中失去意識。這項運動對體能要求很高,但它對個人注意力的要求也格外嚴格必須排除一切雜念,全心投入到下潛中去。下潛時,人體的毛細血管縮緊,阻斷了血液從心臟向身體末端流動,把更多的氧氣和血液留在心臟和大腦中。接近水面時,毛細血管再次開始擴張,血液開始從大腦流向四肢。在這個過程中,大腦的缺氧很容易造成昏厥。

淺水昏厥只是暫時失去意識,不會對潛水者的健康產生持久的負面影響,如果發生太頻繁,就會變成習慣性反應。在大腦缺氧時,身體為了保存氧氣,會發生主動休克的自然反應。如果發生在第一次單獨潛水的時候就很危險了——昏厥本身並不危險,但無意識地面朝水下會導致溺水,所以最好和有經驗的同伴一起潛水。從水下30米往上,昏厥是一個潛在的致命因素。

桑巴殺手

導致潛水員死亡的另一殺手叫“桑巴”,即四肢痙攣。更多人害怕“肺擠壓”——血液流進肺部,導致呼吸困難和長期創傷。自由潛水中也會遇到耳膜失壓。下潛時,肺部因壓力變小,很難把氣體傳輸到嘴裡,因此潛水員們必須學會從肺部將氣體吸進嘴裡,而且要鎖住喉嚨,不咽下空氣。嘴裡的空氣對潛水員至關重要,潛水員要它來平衡耳壓。如果耳壓不平衡,耳膜就會擠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