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管理活動

自主管理活動

自主管理活動在TPM管理推進中是指廣大員工在自己所在的單位(科室)、作業區(班組)的工作範圍內,自願結合,組成小組,根據上級的方針目標,針對共同關心的問題,選定課題,運用科學管理方法和專業知識,由全組成員自主地參加計畫、實施、檢查、處理的全過程,並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完成課題、發表成果而進行的民眾性集體活動。

定義

自主管理活動定義、內容,到底是什麼——【TPM管理】自主管理活動定義、內容,到底是什麼——【TPM管理】

自主管理活動在TPM管理推進中是指廣大員工在自己所在的單位(科室)、作業區(班組)的工作範圍內,自願結合,組成小組,根據上級的方針目標,針對共同關心的問題,選定課題,運用科學管理方法和專業知識,由全組成員自主地參加計畫、實施、檢查、處理的全過程,並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完成課題、發表成果而進行的民眾性集體活動。

主要內容

提高質量,改進產品的性能、壽命、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可銷性。
安全、文明、均衡生產,環境保護。
減廢降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加強設備管理,設備性能完善化。
加強能源管理,挖掘節能潛力。
運用科學管理方法,提高勞動生產率。
套用開發新的質量控制技術,以及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
其它各項管理工作的提高、改進和完善。

產生和發展

日本從六十年代初期起,企業界便興起了各種民眾性的自主管理活動,其內容基本相同,但不同企業、不同階段,名稱則是多種多樣的。初始一般叫QC小組,即質量管理小組,1963年日本召開了全國第一次QC小組大會,以後堅持每年召開一次,這一做法,很快就在世界上70多個國家得到了推廣。在此期間,日本有的企業學習美國一些企業的經驗,開展了ZD(ZERODEFECT)活動,即無缺陷活動。

1969年5月,日本鐵鋼聯盟將QC活動和ZD活動統稱為“自主管理活動”,即JK活動。同年9月,日本鐵鋼聯盟在東京召開了第一次自主管理活動發表大會,有34家公司參加,此後鋼鐵企業JK發表大會每年舉行2次,此外每年還召開一次JK活動研修會。

1970年新日鐵成立後,也將所屬企業開展的QC、ZD等各種小組名稱,統一定為JK小組。雖然各單位JK活動象徵標記不同,但其目的基本相同,都是在促使現場基層作業人員組成活動小群體,吸收品管技術,共同尋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漸漸產生自主性、自覺性的責任感,他們認為質量是企業經營的重心,也是產品競爭力的支柱。此後逐漸從質量(QC)擴大至成本、制度、交貨期、作業改善、設備維修、點檢、管理等多方面的活動範圍,結果發現作業人員知識水平提高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大為改善。由於人性被尊重,每個人的潛能獲得更大的發揮,活動的效果自然很好,所以各企業競向推行。

到1968年六月日本鋼鐵連盟正式成立自主管理委員會,將日本所有鋼鐵公司使用二十七種不同質量活動名稱,統一為“自主管理活動(CreatedDevelopmentActivities簡稱CDA)”。

我國是八十年代引進並發展企業自主管理活動。1984-1985年期間,上海寶鋼為了大量引進、消化、吸收日方的管理資料,派出了大批人員去日本學習操作技術和管理知識,學習借鑑了日方的JK經驗,對新日鐵君津制鐵所開展的JK活動有了理性上的認識。結合我國1960年3月22日中央批示的〈鞍鋼憲法〉的核心內容:"幹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和技術人員、工人、幹部‘三結合'(簡稱‘兩參、一改、三結合')"的傳統,發展了現在的自主管理活動。點檢定修制中自主管理活動"就是強調繼承“工人參加管理、充分發揚職工民主管理”的優良傳統,突出其自覺性和民主性的特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