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渦賦

《臨渦賦》,作者為三國時代的曹植。

原文

蔭高樹兮臨曲渦,
微風起兮水增波,
魚頡頏兮鳥逶迤,
雌雄嗚兮聲相和,
萍藻生兮散莖柯,
春水繁兮發丹華。

翻譯

在高高的樹蔭下乘涼啊面對著彎曲的渦河
微風吹來啊河水起浪波
魚在水中舒尾而游啊鳥在空中上下而飛
雌雄求偶而鳴啊聲音相和
水草生得茂盛啊枝葉四布
春季的河水多啊促使丹華發

作者簡介

曹丕(187-226),曹魏高祖文皇帝,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國(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卞夫人的長子。去世後廟號高祖(《資治通鑑》作世祖),謚為文皇帝,葬於首陽陵。由於文學方面的成就而與其父曹操、其弟曹植並稱為“三曹”。

創作過程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進軍濡須口,攻破孫權江西大營,並活捉了督都公孫陽,孫權親率精兵七萬抵抗曹操。兩軍相峙一個多月,曹操見不能速勝,就引軍回到了老家譙郡休整。曹丕、曹植哥倆跟隨曹操也到了老家譙郡。曹丕在《初學記》卷九中作序寫道:
上建安十八年至譙,余兄弟從。上拜墳墓,遂乘馬游觀。經東園,遵渦水,相佯乎高樹之下,駐馬書鞭,為臨渦賦。
他說:我們兄弟二人隨同父王在建安十八年來到譙縣,同父親一起拜祭了祖墳,上完了墳又開始乘馬遊覽。經過東園,沿著渦河岸邊而行,在高樹蔭涼下徘徊,停馬以鞭為筆書於地,寫下了這篇《臨渦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