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賦

背景資料

漢昭帝始元二年(前85)置回浦縣,三國吳會稽王太平二年(257)設臨海郡,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置台州,此後,臨海一直為台州的州、路、府治所。1986年3月1日,臨海撤縣設市。陸域面積220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819平方公里,轄5個街道辦事處和14個鎮,總人口114萬。先後榮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休閒用品禮品生產基地、中國無核蜜桔之鄉等稱號,是二十一世紀中國大陸第一縷曙光首照地和最佳觀察地、全國股份合作制經濟的發祥之地。

作品原文

東海之濱,有城以瀕,黃金海岸,臨海其名。雁盪挺奇於南,謝客未登,僅傳臨海之嶠;天台聳秀於北,孫綽一賦,享譽金聲之嘆①。東擁渤澥,文山駐足,留海山仙子之佳句;西控括蒼,方平往來,駕鶴蘸天仙之清流②。
東南古郡,國家名城;歷史悠久,積澱厚深。置縣肇於西漢,一脈九曲漫漫回浦;設郡時在孫吳,一府千年悠悠臨海。東晉孫恩舉兵,烽煙遍地,周胄回響,太守辛景智勇,先塹後城,倚險而勝。自唐設州,擴至江乾,古城格局,延續至今。明代倭患浸熾,燒殺劫掠,塗炭生靈,大將湯和奉旨,築衛建所,拒敵保民。譚子理運籌帷幄,練兵訓卒,修城浚濠安六邑③;戚繼光橫戈馬上,九戰九捷,掃盡倭寇靖三台。贊豐功偉績,譚戚碑祠屢建;任滄海桑田,桃渚故城巍然。治所敵台比肩,明長城之“師範”;府城宋磚裹砌,亦長城之“藍本”。龍興寺碧瓦丹甍,鑒真東渡之“驛站”,最澄受戒之母寺;紫陽街明風清韻,台州府城之“精英”,紫陽真人之故里④。延恩古寺,門前尚遺湧泉之跡;郎家舊里,屋後還留黃衙之井。尤足奇者,元宵戶戶吃糟羹,張燈卻早別地一日;無須怪焉,中秋家家做糕囡,賞月偏晚他處一宵⑤。
魚米之鄉,人居佳市,山川毓秀,風物鍾靈。巾峰聳雙塔於霄漢,自古號一郡游觀之勝;東湖嵌明珠於郭外,素來稱春夏行樂之尊。北固屏貫,台閣煙霞,雉堞鋪翠古韻清幽;靈江帶繞,風帆淺影,潮波涌濤三江爭流。括蒼之巔巍峨,世紀曙光首照;珊瑚之岩奇異,鬼斧神工天成。九台幽溝,鳥語杜鵑數春晚;尤溪急流,杉舞紅豆嫌秋短。牛頭山,逆流成千古奇談,築湖惠百萬市民;新靈湖,聚景創當代勝跡,蓄水減洪潦萬傾。城隍古隋樟,雷劈風摧尚枝葉爭盛;桃江十三渚,稻黃橘香且水渚交橫。黃沙獅子與臨海詞調,傳承創新,成國家非遺;泥塑剪紙和梘橋大鼓,精工巧制,為海內絕藝。榜列全國環境與旅遊優秀,躋身國家衛生及園林城市。
古往今來,崇文厚德,文脈流徽,人傑地靈。晉有高士任旭,志操勵俗,博學明道;唐則名僧灌頂,學貫天台,尊為五祖。駱賓王名冠“四傑”,花甲來臨,作檄文名震四海;鄭廣文號稱“三絕”,暮年貶台,行教化啟慧黎民⑥。臨海城中,官高同朝五宰輔⑦,折桂文武五狀元;巾山腳下,兄弟聯翩四進士,父子一門三巡撫。王士性學博識廣,奠人文地理之學;朱玉文獻身科研,謂無父蛤蟆博士⑧。求自由,楊、郭壯舉,犧牲他鄉,壯氣如虹;為革命,林、吳英烈,冤死異國,英名傳頌⑨。劉璈創三台書院,重振台州之文教;翰文興回浦學校,力倡嚴謹之學風。莘莘學子樂讀,菁菁英才輩出。“小鄒魯”、民風純樸,系古代之譽也;大文化、繁榮興盛,乃當代之實焉。
改革潮湧,務實創新;社會發展,日異月殊。新思路拉動城鄉發展,大手筆繪就建設藍圖。股份合作,開全國先河;對外開放,列國家首批。工業領先,五大產業成支柱;農業創新,四張名片樹品牌。紐扣雖小,神州產量第一;眼鏡不大,近售遠銷無雙。國內跑車臨海產,萬噸巨輪靈江造。長虹飛架,昔日舟橋成文物;交通巨變,曾經天塹變坦途。城鎮快速騰飛,商賈雲集;濱海圍塗造地,新城漸立。為民政兮,重人本;謀民利兮,思民生。政通人和,百業鼎興,繼往開來,錦繡前程!

文章注釋

①謝客:即南朝宋山水詩人謝靈運小名“客兒”。謝靈運寫有《登臨海嶠初發疆中作》等讚美臨海山水風光的詩4首,但未登雁盪山。故李白詩有“謝客臨海嶠,嚴光桐廬溪”之句。孫綽:字興公,東晉著名文學家,任章安令時所作之《游天台山賦》極負盛名,有“擲地當作金聲”之譽。
②文山:文天祥,字履善,號文山,南宋名臣、文學家。文天祥過臨海曾作《亂礁洋》一詩有“海山仙子國”之句。方平:即王方平,傳說中的仙人。天仙之清流,指天台、仙居二水,天台之水為始豐溪,仙居之水稱永安溪,二水於三江匯合而成靈江,橫貫臨海經椒江注入東海。
③譚子理:即譚綸。譚綸任台州知府時與戚繼光配合抗倭,功績顯著。六邑:時台州轄臨海、黃岩、太平、天台、仙居、寧海六縣。
④最澄:唐時日本高僧。最澄於元禎年間入唐求法,受戒龍興寺,歸國後創立了日本佛教天台宗。紫陽真人:即張伯端,臨海城關人,創道教內丹(即氣功)南宗一派,其所著之《悟真篇》被後世奉為氣功理論之集大成者。
⑤張燈卻早別地一日:臨海以農曆正月十四為元宵節,相傳唐初大將尉遲恭築台州城,有民工偷吃築城用的米粉糊,按律當處理。尉遲恭仁慈體民,遂將米粉糊一部分拌黃泥築城,一部分摻菜、筍等給民工當點心。因此事發生在正月十四,故台州的元宵改為十四,並吃糟羹,相延成俗。賞月偏晚他處一宵:臨海的中秋節為農曆八月十六,延遲一天過節的原因,一說是元末方國珍之母出生於八月十六日,方起事後割據台州、溫州、慶元(今寧波)三路,將中秋節改至農曆八月十六。
⑥駱賓王:駱賓王與王勃、楊炯、盧照鄰被譽為我國詩壇的“初唐四傑”。公元680年獲釋後任臨海縣丞,684年替徐敬業寫下的《討武曌檄》名震四海。鄭廣文:即唐鄭虔。鄭虔曾首任廣文館博士,唐玄宗譽其詩書畫為“三絕”,晚年貶官台州,猶以教化為己任。
⑦五宰輔:指南宋宰輔錢象祖、謝深甫、陳騤、謝廓然和謝堂。五狀元:台州歷史上出過三位文狀元,即宋王會龍,元泰不華,明秦鳴雷,以及宋徽宗時的上舍第一名(相當於狀元)陳公輔,皆臨海人。另有宋武狀元葉崇,亦臨海人。四進士:宋臨海商飛卿、商逸卿、商許、商炳卿四兄弟皆得中進士,為一時之美談。一門三巡撫:明臨海人王宗沐及其子王士琦、王士昌皆官至巡撫。
⑧王士性:字恆叔,號太初,臨海人,我國人文地理學的開創者。朱玉文:即朱洗。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現稱院士)。
⑨楊、郭:指楊哲商和郭鳳韶。楊哲商,辛亥革命志士,1911年11月6日凌晨,在上海製作炸彈時失手犧牲,年僅28歲。郭鳳韶,女,1926年入團,1930年轉為中共黨員,同年10月25日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義,年僅19歲。雨花台烈士石雕群像中刻有鳳韶的形象,她在臨海城內的故居今闢為郭鳳韶烈士紀念館。林、吳:指林炯和吳先清。林炯,1923年入團,1925年轉為中共黨員,曾任滿洲省委書記。吳先清,女,1924年入黨,系浙江省第一個女黨員。林、吳二人均於1937年在蘇聯肅反擴大化時被捕,後又流放西伯利亞,冤死在異國。

作者簡介

盧如平,臨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徐三見,臨海市博物館館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