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山[河北遵化]

臥龍山[河北遵化]

臥龍山,山勢自西向東,峰巒疊起,蜿蜒曲折,連綿不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龍頭峰、龍脊峰、龍腹峰、龍乳峰、龍尾峰。五峰相連,酷似一條橫空出世的巨龍在雲影煙光中盤鏇飛騰。

基本信息

簡介

距遵化市區東南二十公里的娘娘莊鄉,有一座連綿起伏的山峰,酷似巨龍橫臥。這裡林木蒼翠,清泉聖水。果樹攔腰,松柏戴帽,這便是令人神往和矚目、著名的娘娘莊鄉“臥龍山”。

臥龍山臥龍山

唐朝時期稱“鎖龍山”。當地人從山南看其龍頭似鞋底模樣,俗稱鞋底山。後來人稱“臥龍山”。

臥龍山,以其雄奇磅礴,被人們賦予了許多美麗而動人的傳說。相傳,東海龍王受玉帝之旨,巡視天下,觀其民間疾苦。當遊歷此地上空時,見災荒遍野,民不聊生。隨派其九子貔貅來此安撫。貔貅耕雲播雨,遍灑甘露於人間。自此窮鄉僻壤變成了山清水秀、美麗富饒的山鄉。為保平安,貔貅變化成一座山,日夜駐守於此,守護著這一帶百姓,由於形似臥龍,故取名臥龍山。

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為鞏固新生的政權,平定四方。東征高麗(現朝鮮半島),來到此山腳下,見其王氣蔥鬱,便問當地山民。此山為何山?當地人答曰:“臥龍山”。李世民頓生疑念。恐又有龍出現,奪其江山。一怒之下,腳向龍頭踏去,便形成今日之腳印。又取出腰間紅繩系之,使之不再成為氣候,並更名為“鎖龍山”。因此,留下了沿龍頸一圈為紅岩石的奇景。鎖龍後,唐王仍放心不下,又在此山西面修一寶塔。夕陽西下,塔影投至龍山上,似神鞭鎮之。現村西北有古塔遺址尚存。

自然風光

臥龍山,山勢自西向東,峰巒疊起,蜿蜒曲折,連綿不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龍頭峰、龍脊峰、龍腹峰、龍乳峰、龍尾峰。五峰相連,酷似一條橫空出世的巨龍在雲影煙光中盤

臥龍山臥龍山

鏇飛騰。滿山松柏繁茂,鬱鬱蔥蔥;山花爛漫,爭奇鬥豔;怪石嶙峋,奇特崢嶸;風濤陣陣,百鳥齊鳴;山腰有泉,水秀山青。

臥龍山,森林復蓋率達80%,滿山數千萬株松柏,給山劈山了綠裝。高大的迎客松,那伸向上空的松枝似向遊客招手,那陣陣的松濤聲如向遊客歡呼,臥龍山熱情好客,歡迎您光臨。山中,有好多怪石,裸露山中,立如刀,臥似虎,有的像雄鷹展翅,有的似金雞獨立,有的如野豬覓食,有的似象走林間……千姿百態,形象各異。龍乳峰下的龍乳泉,是天然形成的奇泉,三尺見方,三尺水深。走進龍乳泉,耳聞泉水叮咚,眼看清澈見底口飲沁人心腑。龍乳泉水“四不”奇特無比:春季久旱不乾涸;夏季多雨不外溢;秋季氣爽不渾濁;冬季寒冷不結冰。經化驗,屬山澗礦泉水,含有鐵,鈣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人們稱之為聖水。真可謂:臥龍山,有山有水有靈氣,龍泉聖水“珍,稀,奇”,請您取水帶回家,常飲此水治百疾,延年益壽。

臥龍山,一年四季都是您的好去處。春遊臥龍山,觀百花盛開,賞心悅目。放眼四周,在環山梯田的果園裡,雪白的梨花,分紅的桃花,嬌艷的海棠花,萬紫千紅的野山花,爭奇鬥豔,招來蜂翔蝶舞,美不勝收。

夏登臥龍山,乘涼風習習,趨炎避暑。臥龍山海拔413米,暑期氣溫平均24℃,林蔭蔽日,空氣清新,客房整潔,環境清幽。臥龍山,南距金豐湖不足5公里,洗洗冷水澡,水上餐廳品品農家飯,也別有一番情趣。秋登臥龍山,感天高氣爽,心曠神怡,環山果園裡,熟透的葡萄粒粒似珍珠,柿子桃在枝頭婉如紅燈籠,海棠,梨,蘋果……各種鮮果會使您讒言欲滴。也可到果園裡自行選擇採摘,價格會比市場上便宜幾倍,既新鮮又實惠。冬登臥龍山,踏白雪皚皚,強身健體,進入旅遊淡季,臥龍山卻不同。特別是瑞雪降臨,雪壓蒼松翠柏,墨綠托白,上山腳踏發出吱吱響聲的白雪,眼觀復蓋著的積雪的那些瓊樓玉宇的殿堂,好不美哉,樂哉,快哉。

來吧!朋友,臥龍山不收門票,自由觀光,“喜迎五湖遊客,笑送四海賓朋”。

人文景觀

臥龍山,憑藉大自然賜予的奇特風光,為使景區景色更加完美,又依山就勢,精心設計建築了多處人文景觀。整體建築格調為:仿古建築,磚、木、石結構。朱牆黃瓦、飛檐斗拱、雕梁畫柱,錯落有致,殿樓亭閣,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當東方紅日升起,更加金壁輝煌。

天下美景有萬千,其中就有臥龍山。

教育基地

近日臥龍山,風景如此優美,您何曾知道六十多年前,那飽經塗炭的歲月?就是在這座山上,也就是在現在抗日烈士紀念碑的周圍,發生了浴血戰鬥。抗日烈士紀念碑,高九米,寬三米,漢白玉砌成。碑的四周生長著挺拔的蒼松翠柏,碑座上擺放著謁碑人獻給先烈的簇簇鮮花。碑身右側旗桿上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碑頂的五角紅星在為藍的天空中閃閃發亮。

臥龍山臥龍山

碑身前面刻著“抗日先烈永垂不朽,下峪村民敬立,九九年九月”血紅的大字。

碑身後面,記述了這次戰鬥歷程:

“為國捐軀臥龍含悲緬懷先烈激勵後人

一九四一年農曆臘月十七,我晉察冀軍區冀東軍分區,十三團三營十連三個排,下午在劉備寨北山……

……全連百多名戰士大多都壯烈犧牲,倖存無幾。—(拜訪了當年參戰倖存者孟廣豐老人,根據他的口述整理)

在臥龍山的最好地段,龍腹峰的龍心處建有乾坤聖殿(中華偉人館)。

殿門外,斗拱前,懸掛一黑地金字的扁,上書:“乾坤聖殿”。

楹柱上掛一長聯:

上聯書:革命奇勳如巍巍崑崙功高貫日月;

下聯書:領袖恩情似滴滴雨露潤澤國人心。

正殿里,敬放著五大偉人的銅鑄半身胸像坐北面南,氣宇不凡,中為毛澤東、西為劉少奇、朱德,東為周恩來、鄧小平。

像後背景壁畫是雄偉的萬里長城,偉人們開創的紅色江山如此多嬌,社會主義祖國無限妖嬈。

殿的西壁畫為《開國大典》;

殿的東壁畫為《鄧小平南巡》,

囊括了新中國的歷史和五大偉人的豐功偉績。

東配殿為“鄧小平紀念堂”早期的革命活動晚年作為第二代領導人,改革開放的豐功偉績有關圖片、書籍不斷蒐集充實,歡迎提供。

西配殿為“遵化市革命歷史展館”在中央遵化市委黨史研究室以及遵化市民政局、文化館等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早已正式展出。

可以說,乾坤聖殿(中華偉人館),在我國是首家由農民自籌資金,自覺修建的紀念館,在全國也可稱獨一無二。

拜謁了抗日烈士紀念碑,瞻仰了五大偉大人的遺像,使國人不忘先烈,不忘偉人,不忘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不忘……從而受到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

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在我國作為一種特殊文化而存在,應本著: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愛國愛教,積德行善去運作。祖國統一,繁榮昌盛;人民生活,安居樂業;世界和平,穩定發展;創建和諧,勢在必行。應遵照胡錦濤主席2005年2月3日對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所說:“……秉承佛教人生平等,慈悲為懷的理念,關注社會,關注眾生謙虛謹慎,護國利民……”

臥龍山重建和興建了九座佛、道殿堂:①天王殿②觀音殿③娘娘殿④藥王殿⑤財神殿⑥龍王殿⑦地藏王菩薩殿⑧大雄寶殿⑨萬佛殿給廣大宗教善眾,提供了一處理想的場所。

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和十月十五有兩次傳統廟會,每次廟會數萬人相聚,呈現出太平盛世的祥和氣氛。

整個臥龍山風景旅遊區,自山門直至大雄寶殿,全長五華里,四大景區,二十多處景點連綿不斷,形成一條旅遊長龍。一路松柏鬱鬱蔥蔥,殿宇金壁輝煌,奇花怪草異石,泉水叮咚作響,獸在林間穿行,鳥在空中翱翔,白云為您導遊,山峰為您歌唱,人行曲徑幽深,步入仙境一樣。

臥龍山,以她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精心打造人文景觀,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源遠流長的佛教文化展現在您的面前。使其成為旅遊觀光、度假休閒、愛國教育、佛教文化的綜合聖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