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箜篌

臥箜篌

臥箜篌(wò kōng hóu),箜篌的一種。是中國一種歷史悠久的弦鳴彈撥樂器。與琴瑟相似,但有品,盛行於漢至隋唐,宋代後失傳。

詞義

1

臥(wò):睡倒,躺或趴:臥倒。臥鋪。臥室。臥底(埋伏下來做內應,如“臥臥傳中”)。臥槽。臥龍。

箜篌(kōng hóu):古代撥弦樂器名,有豎式和臥式兩種。

歷史

在古代皇室樂中,箜篌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演奏中還是主要的樂器之一。由於它有弦數組,不僅能演奏鏇律,也能奏出和弦,在獨奏或伴奏方面,都較其他樂器理想。

遠在春秋戰國時楚國就已經有和相像的臥箜篌了。漢代臥箜篌被作為“華夏正聲”的代表樂器列入《清商樂》中,當時有五弦十餘柱,以竹為槽,用水拔彈奏,不僅流行於中原和南方一帶,還流傳到東北和朝鮮。漢代流行這種樂器,在詩詞中亦經常用到,如漢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即有“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史記·封禪書》記載:“於是塞南越,禱祠太一、后土,始用樂舞,益詔歌兒,作二十五弦及空候琴瑟自此起。”唐代·杜佑《通典》載箜篌是“漢武帝使樂人候調所作,以祠太一。或雲候暉所作。其聲坎坎應節,謂之坎侯。……舊說一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撥彈之,如琵琶也。”說的就是種屬於琴瑟類的臥箜篌,臥箜篌雖然與琴瑟形似,但其長形共鳴體音箱面板上卻有像琵琶一樣的品位,這是它與琴瑟在形制上相異的主要特異。遼寧輯安(今吉林集安)高句麗壁畫所彈之樂器即是臥箜篌。

臥箜篌曾用於隋唐的高麗樂中,以後在中國日漸銷跡,至宋代後失傳。但臥箜篌在朝鮮卻得以傳承,經過歷代的流傳和改進成為今日的玄琴。在日本臥箜篌因由當時的百濟國(高麗、百濟都為朝鮮古稱)傳入,稱為百濟琴

特徵

一是形制,接近琴瑟而稍小,面板之上有品柱;一是演奏時用撥子,不用手彈。

構成

臥箜篌,主要構成部分為共鳴箱、固定在共鳴箱端部的系弦軸,調音件繫結的琴弦,撐起琴弦的弦碼、琴腳,其特徵在於採用拱形共鳴箱,並且在其上逐個設定:

a:上、下叉不同的雙叉形弦碼;

b:弦碼的叉腰部備有桿頭伸入下叉口的掛弦金屬豎桿;

c:在共鳴箱音板中部膠粘弦碼座;

d:弦碼腳以金屬短軸鉸接在相應碼座上。

演奏方法

臥箜篌發音原理與琴瑟類樂器相同。臥箜篌發音原理與琴瑟類樂器相同。音箱在面板之下,演奏時一手按弦,另一手撥奏,弦數不清。

臥箜篌使弦碼兩側琴弦,既可彈撥,也可在其上作各種壓顫的效果,成為兩個獨立的同音弦列。演奏者雙手,可根據樂譜演奏的需要,輪換進行彈撥和壓顫。改變了過去那種一手專司撥弦,另手只能壓顫的傳統演奏方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