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腑治法

髒以太陰為主,所謂脾者,孤髒以灌四旁也。 腑以陽明為主,所謂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十二經脈之長也。 治法以麥冬潤陽明之燥,以地黃滋太陰之濕,以知母、元參、天冬清金而壯少陰之水,以當歸、丹皮、白芍潤木而息厥陰之風。

髒以太陰為主,所謂脾者,孤髒以灌四旁也。腑以陽明為主,所謂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十二經脈之長也。足太陰以濕土主令,足陽明從燥金化氣。溫病陽明之燥,劫奪太陰之濕,滋太陰之濕而瀉陽明之燥固已,而推原太陰土濕之所由來,實原於水,而腎水之所以枯槁,一耗傷於燥土,一盜泄於風木。治法以麥冬潤陽明之燥,以地黃滋太陰之濕,以知母、元參、天冬清金而壯少陰之水,以當歸、丹皮、白芍潤木而息厥陰之風。而地黃之性,滋濕清風,兼而能之,故三陰並宜。
地黃泄陽助濕,至下之品,至於溫病,土燥而木枯,則反為靈寶,莫佳於此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