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腦梗塞後遺症

腔隙性腦梗塞後遺症

腔隙性腦梗塞後遺症是腔隙性腦梗發病一年後仍有肢體、語言障礙或者有精神異樣等就屬於後遺症了,30%的腔隙性腦梗患者會留下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在我國30%-40%的腔隙性腦梗患者面臨復發。

疾病介紹

腔隙性腦梗塞 腔隙性腦梗塞

隙性腦梗後遺症期的治療重點以防止腔隙性腦梗復發進展為主,而且還應積極治療改善症狀。有的患者在發病一年內能夠堅持服藥,一年後就忽視了可靠用藥;有的患者認為只要堅持鍛鍊,控制好飲食,吃不吃藥沒關係。只靠鍛鍊和飲食調節,這是一級預防,是對尚未發生腔隙性腦梗病變,但存在危險因素的人的一種防病措施。對已經發生了腔隙性腦梗的患者來說,要防止復發並繼續改善症狀,讓它一直向好的方向發展,除注意清淡飲食,功能鍛鍊,控制好血壓血脂外,最重要的還是可靠用藥對腔隙性腦梗病因的持續性防治。

防治原則

在我國腦梗塞患者五年內的復發率是40%,而一旦復發,患者及家屬將面臨更沉重的精神及經濟負擔,所以說與其發病再治,不如未發先防。腔隙性腦梗是慢性病,而且多發於60歲左右的老年人,選擇用藥的重點,除對腔隙性腦梗病因如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等有針對性的防治作用外,還應具備長效、安全、無耐藥性、藥物成份穩定、劑型合理、劑量小的優勢,這才是真正適合中老年腔隙性腦梗病人長期服用的最佳二級預防(防止復發,改善症狀)用藥,而能夠著眼二級預防進行二次研發的臨床重點用藥,就是腔隙性腦梗患者恢復期及後遺症期的首選用藥。

治療方法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三一醫院神經外科首席專家田增民教授 採用的機器人立體定向手術具有微創、安全、可靠等特點,能迅速、精確地定位顱內病變的部位、大小、體積、形狀、與周圍腦組織關係;能迅速、精確的尋找最佳手術路徑;能迅速的對顱內病灶進行精確地毀損、調控、修復。尤其是對於不適合開顱手術的腦深部小病灶、多發病灶和位於重要功能區的病灶,以及對於高齡患者、體質虛弱不能耐受開顱手術的患者,立體定向手術具有其它技術不可替代的特點。

四大優勢

1、定位準確

通過對患者顱腦進行細緻的掃描,配合彩色都卜勒影像儀來構建三維立體的腦部結構圖;將穿刺針、微電極等顯微器械置入腦內特定靶點,通過記錄電生理信號來確定需要進行手術的部位。

2、手術精度穩定

機器人腦立體定向手術系統CRAS-BH1、CRAS-BH2、CRAS-BH3和黎元BH-600,套用美國耶魯大學的動力機械臂。通過靶點定位後,動力機械臂能以0.1mm的重複精度保持穩定的軌跡,確保手術準確無誤。

3、創傷小 效率高

藉助先進的機器人手臂的高精確性及高穩定性將之移植到已經被手術切除後的病灶區,修復已經受損的大腦皮層,使之變得完好無缺,不僅從根本上治療了腦病,而且還讓患者完全康復到了正常人的水平,享受最高質量的生活樂趣。

4、術後迅速恢復

機器人腦立體定向手術系統自套用臨床以來,成功治療15000餘例。併發症發生率< 0.5%。手術時間平均20min。多數患者於手術後2~4小時,即可進流食。術後次日,術前病情較輕者可下床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