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症候群

腐敗症候群

在許多社會裡,腐敗對民主和經濟發展是一種威脅。它的產生既取決於人們追求、使用和交換財富與權力的方式,也取決於支撐和制約這些過程的國家、政治和社會制度是強大還是薄弱。

圖書信息

圖書名:腐敗症候群

版 次:1 字 數:273000 印刷時間:2009-1-1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內容簡介

麥可·約翰斯頓認為這些因素的差異性導致了四組主要腐敗徵候群的產生:權勢市場、精英卡特爾、寡頭與幫派,以及官僚權貴。約翰斯頓利用統計方法確定每組的社會,並利用案例研究揭示預料中的徵候群確實發生了。作為研究對象的國家包括美國、日本和德國(權勢市場);義大利、韓國和波札那(精英卡特爾);俄羅斯、菲律賓和墨西哥(寡頭與幫派);中國、肯亞和印度尼西亞(官僚權貴)。最後一章探討改革,強調應當如何運用人們所熟悉的措施,或者如何不使用這些措施以免造成傷害,其目的是突出“深度民主化”價值。

目錄

腐敗:人類社會的頑痼——一個外國學者的思考

前言

第一章 財富、權力與腐敗

第二章 國際環境:權力、共識與政策

第三章 參與、制度與腐敗徵候群

第四章 權勢市場:權勢尋租,決策出售

第五章 精英卡特爾:如何收買朋友,如何統治人民

第六章 寡頭與幫派:我們是一家人——而你們則不是

第七章 官僚權貴:伸手和排擠他人

第八章 從分析至改革

附錄A:各組國家以及至統計數據中心的距離

附錄B:國家組群的統計指標

參考文獻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