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

脾胃虛

脾胃,是指脾臟和胃腑。脾胃虛弱分為:脾氣虛、脾陽虛、胃氣虛、胃陰虛。脾氣虛的症狀主要是氣短乏力、頭暈、大便溏瀉,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髒白;脾陽虛主要表現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膩就會腹痛腹瀉,大便稀;胃氣虛主要表現在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後脹滿;胃陰虛主要表現在虛火上炎,口乾、容易飢餓,胃酸、隱痛不適,口舌生瘡等。

基本信息

類別

脾胃,是指脾臟和胃腑。脾胃虛症有以下幾種:

脾胃氣虛

脾胃虛食譜——歸脾麥片粥脾胃虛食譜——歸脾麥片粥
常因病後,或因飲食不節,內傷脾胃所致。主症:飲食減少,食後腹脹,肢體浮腫,大便溏瀉,體倦無力,氣短懶言,面色萎黃,舌質淡,苔白,脈細弱。脾氣下陷,則出現脫肛、陰挺、胃下垂等症。脾不統血,還可出現便血、崩漏、皮下出血等。
治則:一般宜健脾益氣;中氣下陷,宜不中升陷;脾不統血宜補脾攝血。
方例:一般用四君子湯;中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脾不統血用歸脾湯

脾胃陽虛

由脾胃氣虛繼續發展,或過食生冷,或過服寒涼瀉下藥,損傷脾胃之陽氣所致。
主症:飲食減少,口泛清水,腹中冷痛,喜溫欲按,四肢不溫,久瀉,久痢。婦女白帶清稀,小腹冷痛。舌質淡,苔白,脈沉遲無力。
治則:溫中健脾。
方例:理中湯。

胃陰虛

多因熱病之後津液損傷所致。
主症:口燥咽乾,不思飲食,低熱,盜汗,手足心熱,大便乾,舌質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
治則:滋陰養胃。
方例:益胃湯(沙參麥冬、生地、玉竹冰糖)

治胃寒3法

①鮮姜、白糖治胃寒痛:鮮姜500克(細末),白糖250克,醃在一起;每日3次,飯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湯匙);堅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見效;如沒徹底好,再繼續吃,直至好為止。
②白酒燒雞蛋治胃寒:二鍋頭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1個雞蛋,把酒點燃,酒燒乾了雞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輕者吃一、二次可愈。注意雞蛋不加任何調料。
③吃蘋果可緩解胃酸:有的人在冬末春初,遇陰冷天或飲食不當,常泛胃酸,很難受。如果此時吃一個或半個大蘋果,胃很快舒服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