脅侍菩薩

脅侍菩薩

脅侍菩薩是修行層次最高的菩薩,其修行覺悟僅次於佛陀或等同於佛陀。在沒有成佛前,常在佛陀的身邊,協助佛陀弘揚佛法,教化眾生。按照佛教的理論,大千世界十方三世之中有無數佛,一方佛土,有一佛教化眾生。而每一佛都有兩位或幾位脅侍菩薩。因此,佛國世界裡的脅侍菩薩有多少,也無法計算。

雲岡石窟藏品

基本信息

脅侍菩薩脅侍菩薩

脅侍菩薩(雲岡石窟)

規格:高6米

位置:東部窟區第3窟後室

開鑿時間:雲岡北魏二期洞窟(公元470—494),後期補刻雕像

文物介紹

此文物為脅侍菩薩雕像。菩薩頭梳高髮髻,戴寶冠,冠的正面飾寶瓶,兩側配花蔓。面相腴潤,長耳垂肩且飾耳環,右手握蓮蕾撫於胸前,姿態端凝,蘊借莊重。此雕像位於雲岡東部窟區第3窟後室。

基本信息

脅侍菩薩(雲岡石窟)

位置:第6窟塔柱上層東面左脅侍

文物介紹

菩薩跣足立於蓮台,頭戴花冠,臉型飽滿,慈眼遠眺,笑容既含蓄又神秘,左手輕捏蓮蕾,右手雖然殘損,仍不失豐潤之美。上身輕搭帔帛,下穿長裙,群紗質地之輕薄,可以看到肢體的起伏。上舉的手臂與胯部微妙動態,映襯出女性特有的溫婉與嬌嬈。

地位

在石窟壁畫中經常畫的是“八大菩薩”。即釋迦佛的左右脅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觀音菩薩、勢至菩薩“。藥師佛的左右脅侍:日光菩薩、月光菩薩。還有彌勒菩薩和地藏菩薩。這些都是佛經上有名的菩薩,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菩薩畫在佛的身旁,也稱為脅侍菩薩。脅侍菩薩畫像和佛陀畫像一樣,有一定的法相、手印等。如觀音菩薩手持淨瓶和楊柳枝,天冠有一化佛。勢至菩薩手持蓮花,天冠中有寶瓶。供奉:每天三柱香,農曆十八,十五日、將"舍利鹽"放在俱攞缽過濾溶化後擦拭神像,誠心修行俱攞缽表面會慢慢生長如樹根樁一樣的物質。西方極樂淨土世界南無無量壽阿彌陀佛座下脅侍:南無接引大勢至菩薩、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東方淨琉璃世界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座下脅侍:南無日光遍照菩薩、南無月光遍照菩薩。

法相

文殊菩薩手持寶劍,身乘青色雄獅。

普賢菩薩手持如意或經卷,身乘六牙白象。

觀音菩薩手持淨瓶和楊柳枝,天冠有一化佛。

勢至菩薩手持蓮花,天冠中有寶瓶。

日光菩薩為通身赤紅色,坐赤蓮上,左手持赤蓮,右手半舉朝內結印,蓮上安日輪。

月光菩薩為童子形,坐赤蓮上,黃色裝,右手執上安半月之細葉青蓮,左手持未敷蓮花。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東部天水市東南約45公里處,開鑿於十六國時期的後秦(公元384--417年),以後南北朝時期的北魏、西魏、北周和隋、唐、宋、元乃至明、清等十幾個朝代,都在這裡進行了建設。麥積山現存大小窟龕194 個,共保存從四世紀末到十九世紀的約1500年間的泥塑、石雕7200多件,壁畫1300多平方米。麥積山石窟與莫高窟、雲崗石窟、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的“四大石窟”。

第127 號窟開鑿於北魏至西魏年間,是麥積山西崖三大窟之一,保存了大量的泥塑和石雕。石窟正壁主尊龕中有一石雕坐佛和二脅侍菩薩,是北魏晚期的優秀作品。

脅侍菩薩位於壁龕右側,泥塑,高142 厘米。由於麥積山地區少數民族與漢族長期雜居,所以石窟的雕像、壁畫都帶有比較明顯的漢文化色彩,這尊雕像也不例外。菩薩一手下垂,一手平舉,頭部微微低下,長眉細目,挺直的鼻樑上接眉際,嘴角向上翹起,面現笑容。由於在面部刻畫上避免了高突明顯的眉骨,眼瞼與眉骨間的距離也大為縮短,並在其間和上下唇間刻出了斜面和深槽,使得整個雕像的面部更加生動自然。

在藝術處理上,雕像較其他石窟的宗教作品更富有現實主義的色彩,把神聖與世俗很好地結合起來。薄而下垂的眼瞼,細長上揚的雙眼,表現出了菩薩的深沉明睿,端莊慈祥;鼻翼兩側若隱若現的陰線和嘴角旁的一對酒窩,又使其看上去帶有少女的聰慧狡黠,活潑美麗。高超的表現技法,使得雕像帶有豐腴彈性的質感,收到了造型明確、神情生動的藝術效果,同時,又使得雕像五官的輪廓即便在光線微弱的環境裡,仍能被觀者清楚地看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