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緊缺體驗日

能源緊缺體驗日,是2009年廣東省節能宣傳周活動提出的具體的活動。在6月16日,廣東將在全省開展“能源緊缺體驗日”活動。當天,各級政府、機關及事業單位被要求至少停開一部電梯,門廳、走廊不開照明燈,機關幹部則不開公務車,一律選擇公共運輸工具、騎腳踏車或步行上班下班。要求全省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做到“少開一天車、少開一台電梯、少開一天空調、少開一天燈、少用一張紙”。

背景

(圖)馬路上塞滿機動車的狀況,讓中國迅速變作能源進口大國馬路上塞滿機動車的狀況,讓中國迅速變作能源進口大國

2009年是“十一五”節能工作的關鍵一年,打好今年節能攻堅戰,對於實現“十一五”節能約束性目標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切實把節能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抓手,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紮實做好節能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單位GDP能耗持續下降,2006-2008年三年累計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的60.7%,實現了任務完成進度與時間進度同步的國家要求,為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09年的節能宣傳周將舉辦“一個主題、九項配套活動”。“一個主題”即2009年廣東省節能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暨高校文藝匯演,“九項配套活動”即舉辦節能節電技術設備展、高效照明產品推廣論壇、“我為廣東節能建言獻策”徵文、手機簡訊宣傳、節能知識競賽、電視公益宣傳、“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社區活動、能源緊缺體驗日、加油站宣傳等活動。通過舉辦這些活動,進一步提高全民的節能意識,形成更加濃厚的節能社會氛圍,為確保全面完成“十一五”節能約束性目標,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是在1990年國務院第六次節能辦公會議上確定的。從1991年開始,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每年舉辦。根據全國的統一安排,2009年我省節能宣傳周活動將圍繞“推廣使用節能產品,促進擴大消費需求”的主題,於6月14日至20日展開。

要求

發出的《關於開展廣東省能源緊缺體驗日活動的通知》明確要求,各級政府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要會同經貿部門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抽查和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並視情況予以通報批評。各新聞媒體要做好跟蹤報導,曝光浪費能源現象,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各級節能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在每年的全國節能宣傳周期間組織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能源緊缺體驗活動,強化節能意識。為此,廣東省政府已經要求在每年的節能宣傳周期間,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能源緊缺體驗活動。

內容

(圖)幹部爬樓梯上班幹部爬樓梯上班

少開一天:幹部職工一律乘公共運輸工具、騎腳踏車或步行上下班,公務出行儘量採用拼車形式。

少開一台電梯:停開五層以下辦公樓電梯,有兩台以上電梯的少開一台,高層建築電梯分段運行或隔層停開,短距離上下樓層不乘電梯。

少開一天空調:各單位辦公區域停開一天空調。

少開一天:停開辦公區門廳、走廊、樓梯等公共場所照明燈,辦公室、會議室不開或少開照明燈。

少用一張:機關工作人員複印、列印時雙面用紙,減少一次性用品消耗。

目的

是通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切身感受能源緊缺給工作、生活造成的重大影響和帶來的不便,進一步增強廣大幹部職工的能源資源憂患意識、依法節能意識和帶頭節約意識,營造節能的濃厚氛圍,充分發揮政府機關在全社會節能工作中的表率作用,努力建設節約型機關。

觀點

“節能意識要從小培養”

從小就要培養孩子們的節約資源意識,形成從幼稚園大學的一整套的國情教育體系,樹立起他們的節能觀念。日本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日本能源的對外依賴性很強,很注意培養孩子的節能意識。

“任何技術改造都是一種節約”

節能不僅針對一種產品、一類產業,也不僅僅指節約能源;節約資源、通過技術改造節省人力等都是節能。可以通過節能產業的發展推進節能方面的相關服務。事實上任何技術改造都是一種節約。

評論

(圖)這樣出行最健康這樣出行最健康

無論是對國家,還是對廣東的百姓來說,6月16日將是一個好日子。這一天,因各行政事業單位體驗能源緊缺,而使道路通暢起來了,空氣清潔起來了,也使社會能源實現了節約。因此獲得利好的,還有廣東省的行政形象。

廣東將在全省開展的“能源體驗日”活動,出發點是節約能源。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一個能源進口大國,經濟飛速發展是主要原因,同時也有非經濟因素的成因,行政高消費就是其中之一,比如公車消費。

廣東首創的“能源緊缺體驗日”,因而是一個善意的行政行為,對官員也是一個善意的提醒。它不僅會使每一個人意識到能源問題關係到國計民生,還會影響到行政廉潔與政府形象。當官員自發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他們會發現自己是這個城市中普通的一員,並以此體驗民生的冷暖,發現城市管理中的各種問題。而官員們發現問題,與普通百姓發現問題是不同的,它會影響到行政決策,使制度規章更符合現實生活,更符合公眾利益。

更多地方也應推出此類體驗日。當地方官員們放下身段,進入普通百姓的生活空間時,他們會發現一個真實的社會,也會發現一個真實的自己。既然生活與工作著的納稅人,每天都可以擠公交、騎腳踏車或步行上班,地方官員們定期體驗普通人的生活,或將此作為生活的常態,也同樣合情合理。由此而改變的,不僅是對能源緊缺的清醒認識,更是對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清醒認識。這樣,“能源緊缺體驗日”活動,其實更是公民意識、百姓意識體驗活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