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斑海豬魚

胸斑海豬魚

胸斑海豬魚(學名:Halichoeres melanochir)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科海豬魚屬的魚類,俗名黑斑海豬魚。胸斑海豬魚是中小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艷,是適合水族觀賞的魚類,非食用經濟魚種。台灣四周岩岸海域都可發現牠的蹤影,為常見珊瑚礁中的魚種。本魚棲息於岩礁平台區,夜晚潛沙而眠,屬肉食性,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具性轉變。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胸斑海豬魚胸斑海豬魚

中文名稱:胸斑海豬魚

俗名黑貓仔、小娘子、黑烈仔、礫仔、汕虎仔、黑臂儒艮鯛

科目英文Labridae科目隆頭魚科
命名者Fowler&Bean,1928

分布

世界分布西太平洋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日本至澳洲海域等。台灣各地岩礁海域皆有分布。

棲息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 0-30公尺

特點

本魚體側扁,體色變化大。幼魚體呈灰白色,體側具數條灰黑縱帶,背鰭、胸鰭基部與尾柄各具一黑斑;成魚漸變為灰綠色或綠褐色,每一鱗片均具深色緣,特徵是胸鰭基部的黑斑極為明顯,尾部截形,體長可達18厘米。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吻較長,尖突。前鼻孔具短管。口小;上頜有犬齒四枚,外側兩枚向後方彎曲。除枕區外頭部全裸;背鰭與臀鰭有低鱗鞘。D. IX, 12;A. III, 12;L.l. 27-28;背鰭硬棘柔弱。幼魚體背側灰黑,體腹側灰白,體側每一鱗片有一黑點而形成點狀列,胸鰭基具一大形黑斑,背鰭前端、中部及尾柄背側各具一黃緣黑眼斑,背鰭臀鰭與體色相同,具多條橘紅色細縱線,胸鰭與腹鰭黃色;尾鰭鰭條橘紅色,鰭膜綠色,鰭上下緣具寬的橘紅緣。雌魚體色偏綠,頰部具淡橙色水平波狀紋,眼斑漸縮小而消失,僅剩背鰭前端及尾柄背側的小黑點,餘同幼魚;雄魚體綠褐色至紅褐色,餘同雌魚。

其他資料

觀賞魚類 是

食用魚類 是

是否有毒 否

經濟魚類 是

最大長度 18 c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