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內壓

胸內壓

胸內壓又稱胸膜內壓或胸膜腔內壓,是指髒層胸膜與壁層胸膜之間的潛在腔(即胸膜腔)內的壓力。在平靜呼吸時,它始終低於大氣壓,故亦稱“胸內負壓”。

基本信息

概述

胸內壓胸內壓

胸膜腔是由髒層胸膜和壁層胸膜所圍成的密閉潛在腔隙。胸內壓是指胸膜腔內的壓力。在平靜呼吸全過程中胸內壓均低於大氣壓,習慣上稱為胸內負壓。胸內負壓是出生後形成和發展的。出生前,胎兒的胸廓和的容積很小,肺內不含空氣。胎兒一降生,胸廓突然展開,肺被動擴張,空氣經呼吸道進入肺內,肺組織便產生了離開胸廓傾向的回縮力,也就是產生了肺回縮力。隨著胸廓的快速生長,肺被動擴張的程度增大,肺的回縮力也增大。壁胸膜由於受到胸廓的骨骼等組織的支持和保護,外界的大氣壓不能通過胸壁作用於胸膜腔。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而肺泡內氣體通過呼吸道與體外空氣相連通,大氣壓可以通過很薄的肺泡壁壓迫臟胸膜。因此,胸膜腔受到兩組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這兩組力是大氣壓(向外的力)和肺回縮力(向內的力)。

公式表示

胸內壓胸內壓

胸內壓=大氣壓-肺回縮力

若大氣壓為0,胸內壓=-肺回縮力(肺泡表面張力+肺彈性回縮力)

由上述公式可以了解到胸內壓實際上是由肺回縮力所決定的。胸內壓隨著呼吸運動的變化也發生周期性的變化。但正常情況下,胸內壓無論吸氣或呼氣時,胸內壓均低於大氣壓,也就是說都是負壓。

生理意義

一、是可使肺保持擴張狀態,有利於肺通氣和肺換氣。

二、是能降低心房、腔靜脈和胸導管內的壓力,促進靜脈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