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蓉蓉[舞蹈家]

胡蓉蓉[舞蹈家]

胡蓉蓉:中國第一隻“小天鵝”,胡蓉蓉走進蘭心大劇院的時候,只有十幾歲,她是我國第一個跳芭蕾舞的人。三十年代的上海,沒有人不知道她的名氣。作為當時最著名的童星,胡蓉蓉是一個時代寵兒,她像美國的秀蘭·鄧波兒一樣,聰明可愛,多才多藝。5歲就進入演藝界,被幾家電影大公司捧著,先後主演了《壓歲錢》、《歌兒救母記》、《小俠女》等多部影片。 從芭蕾舞學校再到芭蕾舞團,胡蓉蓉從學員變成了演員。胡蓉蓉用她那一雙美麗的芭蕾腳尖,在舞台上、在人生中滑出了一段精彩。她不斷進行新的嘗試,改編了多部國產芭蕾舞劇,如《雷雨》、《紅色娘子軍》,並帶到國外演出,受到高度評價。

基本信息

簡介

1934年入上海紗考爾斯基芭蕾學校。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其間參加了《天鵝湖》、《火鳥》舞劇片斷的演出,並在《葛蓓莉亞》中擔任主要演員。參加過進步影片《壓歲錢》、《小俠女》等的拍攝,是30年代中國童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主要從事舞蹈編導和教學工作,努力探索芭蕾民族化的道路。1964年,她參與編導的芭蕾舞劇《白毛女》是芭蕾民族化的成功之作 。1982年 ,她又將曹禺的《雷雨》改編成同名芭蕾,對芭蕾的革新進行了大膽的嘗試。

背景

中國的舞蹈一直沿襲著盛唐時期的風格,雖然受多民族文化的影響,但始終都封閉在自娛自樂的圈子裡,沒有走出國門。到上個世紀30年代,受一部分僑居在上海的俄羅斯舞蹈家的影響,上海開始陸續出現了外來的舞蹈藝術--芭蕾舞的演出活動。在新文化運動的浪潮中,國人們對這一藝術形式,抱以了相當高的熱情,觀看芭蕾舞演出一時成為了時髦的象徵。在短短几年中,芭蕾舞在上海的發展,竟然出現了空前的盛況。上海有名的蘭心大劇院,就是西方藝術的一個匯集地。

舞蹈經歷

胡蓉蓉胡蓉蓉

走進蘭心大劇院的時候,只有十幾歲,她是中國第一個跳芭蕾舞的人。三十年代的上海,沒有人不知道她的名氣。作為當時最著名的童星,胡蓉蓉是一個時代寵兒,她像美國的秀蘭·鄧波兒一樣,聰明可愛,多才多藝。5歲就進入演藝界,被幾家電影大公司捧著,先後主演了《壓歲錢》、《歌兒救母記》、《小俠女》等多部影片。
胡蓉蓉開始學芭蕾舞只是為了練練功,出於角色的需要,她請了多個不同舞種的老師教她舞蹈。由於她天資聰慧,她的芭蕾舞老師索考爾斯基,一個優秀的俄羅斯芭蕾舞男演員,鼓勵她進了上海最有名的芭蕾舞學校
從芭蕾舞學校再到芭蕾舞團,胡蓉蓉從學員變成了演員。在芭蕾舞團里,除她之外,演員清一色都是洋人,而每次上台,胡蓉蓉都不敢怠慢。她心想,無論如何都不能比洋人差,給中國人丟臉。抱著這樣的信念,胡蓉蓉拿到了主演的角色。
隨著芭蕾舞劇《胡桃夾子》在蘭心大戲院演出獲得的成功,胡蓉蓉的名氣更大了,她也正式從電影行業轉入了芭蕾舞藝術。有一次,她的洋人男舞伴回國後,胡蓉蓉突然發現,自己竟然一下子無法演出了。那一刻,胡蓉蓉第一次萌發了想法,一定要培養出中國自己的芭蕾舞演員。
中國真正擁有自己的芭蕾舞,是在建國後的60年代,胡蓉蓉參與編導了第一幕芭蕾舞劇《白毛女》,該劇既運用了芭蕾語彙,又吸收了中國民間舞、傳統戲曲等表現手法,是中國民族內容與外來芭蕾藝術形式的成功結合,也是一部國產的經典劇目。
胡蓉蓉用她那一雙美麗的芭蕾腳尖,在舞台上、在人生中滑出了一段精彩。她不斷進行新的嘗試,改編了多部國產芭蕾舞劇,如《雷雨》、《紅色娘子軍》,並帶到國外演出,受到高度評價。1980年和1982年,胡蓉蓉先後擔任了日本國際芭蕾舞比賽和美國國際芭蕾舞比賽的評審。中國人的舞蹈地位終於得到了世界的承認。

任職經歷

1980年和1982年,她先後擔任了日本國際芭蕾舞比賽和美國國際芭蕾舞比賽的評審。
胡蓉蓉現任上海舞蹈學校副校長、顧問、名譽校長、上海芭蕾舞團團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中國舞蹈家協會第三至五屆理事、上海分會主席。

中外知名舞蹈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