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杰[西華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碩導]

胡杰, 理學博士,西華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以羚牛、金絲猴等珍稀動物為主的保護遺 遺傳學、行為生態學方面的研究。

人物經歷

2006 理學博士 浙江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

1997 理學碩士 四川師範學院生物系。

1994 理學學士 四川師範學院生物系。

1997至今 於西華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

主講課程

本科生:《動物學生物學》、《脊椎動物學》、《保護生物學》、《脊椎動物學野外實習》。

碩士生:《保護生物學》、《獸類學》。

主要貢獻

1 大熊貓——竹子種群數學建模與研究(四川省教育廳青年基金)。

2 摩天嶺大熊貓及其伴生動物的相互關係與(國家自然基金,參與)。

3 大熊貓生境破碎對種群生存力的影響(國家自然基金,參與)。

4 四川省陸生野生動物資源普查(橫向合作課題,參與)。

5 四川省全國第三次大熊貓調查(橫向合作課題,參與)。

6 北川小寨子溝、冕寧冶勒等自然保護區的綜合科學考察(橫向合作課題,參與)。

7 二灘、定曲河、雜古腦河等水電站工程建設環境影響評價(橫向合作課題,參與)。

8 “全國大熊貓保護現狀評估”項目子課題“大熊貓棲息地適合度評價”(WWF項目)。

9 白龍江對羚牛種群遺傳阻隔的研究(四川省教育廳重點項目)。

10 四川梅花鹿景觀遺傳學研究(四川省科技廳項目)。

11 新建成蘭線鐵路對獸類的影響評價(橫向合作課題)。

主要著作

《四川省小寨子溝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參編)。

《四川省冶勒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參編)。

《四川省栗子坪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參編)。

《四川馬鞍山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參編)。

《哺乳動物學》(參編)。

《尋蹤國寶》(參編)。

《脊椎動物資源及保護》(參編)。

代表論文

1.吳華,胡杰,萬秋紅,方盛國,劉武華,章叔岩.梅花鹿的微衛星多態性及種群遺傳結構研究.獸類學報.2008.28(2):109-116。

2.胡杰.圈養雌獐的行為格局.四川動物,2008,27(1):123-126。

3 H J., Fang, S.G.. and Wan, Q.H., Genetic diversity of Chinese water deer (Hydropotes inermis inermis): Implication for conservation. Biochemical Genetics. 2006,44, (3/4), 156-167。

4H u J. Pan, H.J., Wan, Q.H. and Fang S.G.Nuclear DNA microsatellite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captive populations of Chinese water deer. Small Ruminant Research. 2007.67(2-3), 252-256。

5.李艷紅,胡杰.圈養獐分娩的初步觀察.動物學雜誌,2006,21(6):67-71。

6.胡杰,李艷紅,胡錦矗,喻小燕.四川青川縣大熊貓種群分析, 四川動物,2003,22(1):46-48。

7.胡杰,胡錦矗,屈植彪,楊冬雷.黃龍大熊貓對華西箭竹選擇與利用的研究.動物學研究.2000,21(1):48-51。

8.胡杰,胡錦矗,屈植彪,楊冬雷.黃龍大熊貓種群數量及年齡結構調查.動物學研究.2000,21(4):287-290。

獲獎記錄

2006 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9 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社會評價

作為我國大熊貓研究第一人胡錦矗教授的弟子之一,胡杰的教學、科研工作與大熊貓結下了不解之緣,曾多次開展野生大熊貓、金絲猴等珍惜動物的科考調查、研究和保護等工作。2010年3月,其在四川廣元市青川縣唐家河自然保護區發現512震後出生的野外大熊貓。曾擔任全國第三次大熊貓普查隊(1999-2000年)副隊長,2011年與西華師大學的另外2名教師被省林業廳聘為專家組成員,再次受命開展全國第四次大熊貓普查工作。

2011年6月,胡杰教授在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接受了中央電視台第10頻道(CCTV-10)“科技之光”欄目組的採訪。

欄目組就胡杰教授去年1月在唐家河保護區發現“震生”大熊貓的過程以及“5.12”大地震對唐家河大熊貓的影響情況進行了訪問。隨後幾天,欄目組還將以胡杰教授帶領的科考隊如何找尋大熊貓為線索,製作一期名為“野性歸來”的紀實片。該片將以科學的方法來解讀大熊貓的生態生物學習性,目的在於向國內外觀眾宣傳、普及大熊貓保護的相關知識,同時宣傳西華師大及唐家河自然保護區在保護和研究大熊貓方面所做出的貢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