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琪

胡振琪

胡振琪,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獲中國礦業大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是我國第一位中美聯合培養的土地復墾學博士。長期從事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研究,為國際土地復墾家聯合會協調委員會委員(中國唯一代表)、美國採礦與復墾學會終身會員、中國土地學會常務理事兼土地整理與復墾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GPS套用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遙感套用協會常務理事、首批國家清潔生產專家庫專家,曾榮獲“美國採礦與復墾學會2009年度科技貢獻獎”、“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中國青年科技獎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基本信息

人物簡歷

姓名: 胡振琪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3年5月

胡振琪 教授 胡振琪 教授

民族:漢職稱:教授、博士生導師

職務: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研究所所長、 礦山生態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胡振琪教授,

個人經歷

1980.9--1984.7 中國礦業學院,學士。

1984.9--1987.7 中國礦業學院,碩士 。

1987.7--1991.8 中國礦業學院(1988年更名為中國礦業大學),助教,在職博士生,博士學位。

其中:1989.2--1991.5 赴美國南伊利諾斯大學採礦系和土壤與植物科學系做博士研究並完成論文。

1992.3--1994.3 中國礦業大學,講師,博士後。

1994.3--1996.9 中國礦業大學,副教授。

其中:1995.1~1996.12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中心繫統生態開放實驗室客座副研究員。

1996.9--1997.9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坎伯恩礦院,研究污染土地的復墾(英國皇家學會對華研究員獎學金資助去英國客座研究,Exeter大學榮譽研究員)。

1997.9--1997.11 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導 (1997年1月破格晉升教授,1997年6月被批准為博士生導師)。

1997.12--2002年 由徐州校本部派任剛成立的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任教授、博導。

2002年---2006年,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研究所,所長。

2006年7月---2009年9月,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礦山生態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09年9月至今,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礦山生態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10年6月起,胡振琪教授兼任任《國際採礦復墾與環境雜誌》執行主編。

學術領域

土地復墾與礦區生態重建,礦區環境與污染土地修復,國土資源利用與管理。

從事教學20餘年,獨立教授2門博士生學位課、3門碩士生課程、12門本科生專業課

《土地復墾學》 北京市精品課程

主編教材

(1) 胡振琪主編,《土地整理概論》,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2) 胡振琪主編,《套用工程測量學》,煤炭工業出版社,2008(普通高等教育地礦、安全類“十一五”規劃教材)

(3) 王萬茂、韓桐魁主編、胡振琪等副主編,《土地利用規劃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教育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

(4) 胡振琪、卞正富、成樞等編著,《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8.8

科研項目

1、土地整理工程施工關鍵技術研究,國家十一五支撐計畫,2009.01—2011.06

2、基於探地雷達無損探測的土地整理工程質量監測技術(“土地整理質量與生態監測關鍵技術研究”課題中的子課題),國家十一五支撐計畫,2009.01—2011.06

3、地震災區損毀農用地恢復技術集成與示範,(“地震災後大田作物與蔬菜生產恢復技術研究”的子課題,來自項目“地震災後新農村建設技術集成與示範”),國家十一五支撐計畫,2009.6-2010.12

4、酸性煤矸石山源頭污染控制與生態恢復一體化機理與方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9.01—2011.12

5、煤礦區典型重金屬複合污染土壤的綜合修復技術,科技部863計畫,2006—2009.12

6、“煤基生態環境修復劑”的研究與開發及其套用,科技部863計畫, 2003—2005

7、典型煤—糧複合主產區逆境農業生態系統的調控與修復模式,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2006-2008

8、採煤擾動環境下土壤質量的演變及其可持續利用對策,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2005—2008

9、生物復墾的復墾材料的研究與開發,中捷(克)政府間科技合作項目(37-21),2004-2006

10、粉煤灰及污泥的利用對農業生態環境的影響(Study of the agro-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the reuse of fly ash from coal combustion and municipal sewage sludge),中國-希臘科技合作計畫,2001-2003, 2005-2007

11、神東礦區土地生態環境的損害及其修復技術,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東煤炭分公司,2005-2007

12、煤礦廢棄地生態環境調查評價與修復規劃及技術方案,北京市科委, 2005—2006

13、中國生態補償機制與政策研究(礦產資源生態補償專題),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05-2006

14、採煤塌陷地研究,濟寧市及9個縣國土資源局,2005---2006

15、典型礦山損毀土地復墾和生態環境重建技術方法及示範研究, 國土資源部重點科技項目,2003—2006

16、兗州礦區煤矸石與粉煤灰無害化利用評價與對策,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2006

17、叢枝菌根與工業礦物聯合修復污染土壤的機理與方法,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020290014),2003-2005

18、採煤塌陷地充填復墾的環境影響與風險分析及其新技術研究,國土資源部, 2000.8 -- 2003.9

19、煤礦區重構土壤特性的時空變化規律及其改良對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071045),2001.1 -- 2003.12

20、礦區復墾土壤重構的理論與方法——以煤礦區為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9701010),1998.1--2000.12

21、採煤沉陷對耕地的破壞機理及復墾對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49401007), 1995.1—1997.12

學術獲獎

科研項目

(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2項)

(1) 煤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損害的綜合治理技術,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第一)

(2) 叢枝菌根與工業礦物聯合修復污染土壤的機理與方法,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2007,(第一)

(3) 煤礦區重構土壤特性的時空變化規律及其改良對策,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2005(第一)

(4) 煤矸石山生態重建模式及其效應,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5(第二)

(5) 採煤沉陷對耕地的影響規律及其綜合復墾技術研究,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03(第一)

(6) 礦山復墾土壤重構的理論與方法,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3(第一)

(7) 採煤驅動下的土地生態系統演變監控及重建的綜合技術,中國煤炭科技進步一等獎 (第二),2002

(8) “皖北煤電公司土地復墾的管理與技術模式研究”,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第二,礦大第一) 2002

(9) 煤礦區土地復墾理論與方法的推廣套用”,中國高校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2001

(10) “開採沉陷對耕地的破壞機理及復墾對策研究”,國家煤炭工業局科技進步三等獎,1999(第一)

(11) "煤礦區土地復墾的理論與方法",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單獨),1997

(12) "煤矸石山綠化造林的基本模式及其套用", 國家環保局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二), 1996.11

(13) “煤礦地質採礦條件的研究”獲煤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五),1994.1

人才獎

1、七部委“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6)

2、中國青年科技獎(2004,第八屆)

3、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2005---2009)

4、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證書(2004)3600384)

5、教 育 部 跨 世 紀 優 秀 人 才 (1998)

6、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孫越崎博士後獎, 1995.10.

7、首屆全國"青年土地科技獎",1994.4 中國土地學會

8、中國煤炭學會第三屆青年科技獎, 1994.10, 中國煤炭學會

9、江蘇省普通高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1994.7,江蘇省教委

10、中國礦大校級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1994.7,中國礦大

11、中國礦大後備學科帶頭人, 1997.5, 中國礦大

12、首批入選江蘇省“333跨世紀工程”, 1997,江蘇省

13、首批入選煤炭部跨世紀學術帶頭人計畫,1996, 煤炭部

14、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煤炭系統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998, 國家煤炭工業局

15、中國礦業大學關鍵崗位特聘教授——(環境工程學科),1999-2001, 中國礦業大學 (全校共6人)

國際獎

美國採礦與復墾學會(ASMR)2009年度科技貢獻獎

參選院士

胡振琪教授是2015年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

重要論文

胡振琪,毛勇.泥漿泵復墾土壤的水分特性及其復墾對策,江蘇煤炭,1992-4

胡振琪.國外土地復墾新進展,中國土地,1996-10

胡振琪,等.煤矸石山刺槐林分生產力及生態效應的研究,生態學報,2002-5

胡振琪,等.煤基混合物對復墾土壤的改良及苜蓿增產效果,農業工程學報,2007-11

胡振琪,等.山西省煤礦區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的機遇和挑戰,山西農業科學,2010-1

胡振琪,等.高潛水位平原區採煤塌陷地復墾土壤形態發育評價,農業工程學報,2013-5

胡振琪,王新靜,賀安民.風積沙區採煤沉陷地裂縫分布特徵與發生髮育規律[J].煤炭學報,2014,39(1):11-18(入選F5000 ).

胡振琪,等.中國東北多煤層老礦區採煤沉陷地損毀特徵與復墾規劃,農業工程學報,2017-5

胡振琪,等.2016年土地科學研究重點進展評述及2017年展望——土地工程與技術分報告,中國土地科學,2017-3

胡振琪,等. 美國懷俄明州煤礦土地復墾監管實踐及對中國的啟示,中國土地科學,2017-6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