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莊水庫

該水庫位於黃山鋪鎮胡家莊村村北,屬沂河水系。 大壩為粘土心牆壩,大壩東西走向,壩頂設計長度245m,寬度1.8m。 庫區周圍為丘陵,地貌高差不大,水庫由1條季節性河流匯集而成。

第一章水庫基本情況
一、工程概況
該水庫位於黃山鋪鎮胡家莊村村北,屬沂河水系。該水庫1960年10月建成。水庫控制流域面積0.85平方公里,總庫容36.31萬立方米,相應水位108.2m,興利庫容23.4萬立方米,興利水位106.4m,放水洞底高程102m,死庫容4.3萬立方米,死水位102m。
胡家莊水庫設計防洪標準按20年一遇,是一座兼顧防洪、灌溉、養殖等綜合效益於一體的多年調節小(二)型水庫。整個樞紐工程由大壩、放水洞、溢洪道等部分組成。壩下游有胡家莊、西泉莊等村莊, 2000口人。該水庫設計灌溉面積200畝,水庫壩址區基本地震烈度為8度。
大壩為粘土心牆壩,大壩東西走向,壩頂設計長度245m,寬度1.8m。壩頂高程108.7m,最大壩高15.2m。迎水坡土沙坡,坡比1:1.8,背水坡1:1.5。
溢洪道位於大壩西頭,基礎為震旦系片麻岩開挖建成,寬頂堰式,長60m,寬8.6m,邊坡1:1.5,溢洪道底高程為1.6.4m,最大流量18 立方米/秒,無導流牆。
放水洞在大壩中端,採用漿砌石上蓋方洞,直徑0.3×0.3m,最大流量0.26立方米/秒,閘門形式為斜拉轉動式鐵閘門,採用人工啟閉。
二、工程建設及歷次加固情況
胡家莊水庫系五十年代末以會戰形式修建,清基一般,齒牆中心線位於大壩中軸線,底寬4m ,頂寬2m,平均嵌入基岩0.5m,粘壤土回填,人工夯實;心牆粘土回填人工夯實,頂高程106.7m,頂寬1.5m,砂殼採用兩岸砂土和風化岩土、砂礫石以及開挖溢洪道的碎石人工夯實填築。
大壩自運行到現在未進行過加固,2001年冬對放水洞存在的滲漏嚴重問題進行過維修。
三、流域概況
1、地理位置
胡家莊水庫位於沂水縣黃山鋪鎮胡家莊東200m處,沂河上游。屬沂河水系,水庫控制流域面積0.85平方公里流域形狀近似扁長形。壩址以上流域有一條季節性河流,幹流長度1.73Km,幹流平均坡度42m/km。主要為丘陵地區。地層為震旦系片麻岩。砂礫石等。岩石風化後成土狀。未見有大的構造,節理裂隙不發育,多為閉合,形成良好隔水層。
壩址下游第四系主要為沖積,沖洪積和坡積的粘土,亞粘土,厚度0.5-2.0m,含有大量的礫石及小碎石
2、地形地貌特徵
庫區周圍為丘陵,地貌高差不大,水庫由1條季節性河流匯集而成。山丘陵區,壩址以上流域扁長型。流域內有1條季節性河流,幹流長度1.73Km,幹流平均坡度42m/Km。主要種植玉米、地瓜等作物。
3、氣候氣象
該地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具有顯著的大陸性氣候特徵,四季變化明顯,光照充足。冬季乾冷,雨雪稀少,風向多偏北;春季乾燥,易發生春旱,風向多偏南;夏季高溫潮濕,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氣爽,少雨乾旱。多年平均氣溫12.3℃,極端最高氣溫39.2℃,極端最低氣溫-20.2℃。多年平均降水量698.8mm,其中汛期(6-9月)多年平均降水量563mm,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80%。
多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6%,平均無霜期206天,平均日照2420.5小時。多年平均陸上水面蒸發量為1271.5mm,相當於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57倍。
壩址區最大風速17.1m/s.
4、工程地質
黃山鋪鎮胡家莊水庫座落於沂沭斷裂東側,水庫地層為震旦系片麻岩,壩址區地層為震旦系片麻岩,成分為火山灰。砂礫石等。岩石風化後成土狀。未見有大的構造,節理裂隙不發育,多為閉合,形成良好隔水層。
壩址下游第四系主要為沖積,沖洪積和坡積的粘土,亞粘土,厚度0.5-2.0m,含有大量的礫石及小碎石
溢洪道座落於白堊紀凝灰質砂礫岩上,表層風化嚴重,呈砂礫狀。
5、水文地質
壩址區地下水按埋藏條件分為基岩裂縫滲水和沖洪積層中的孔隙水兩種,基岩滲水主要分布在風化砂岩、砂礫岩中,補給來源主要是大氣降水,孔隙水主要分布在河床,沖洪積層中,補給來源除大氣降水,還接受基岩裂縫滲水的補給。
第二章大壩運行管理評價
1、大壩管理:該水庫所有權屬鎮政府,胡家莊村管理,主管部門沂水縣水利局,個人承包。防汛、水位控制及調度由鎮村結合。
2、大壩運行:由於受當時資金、技術等條件制約,大壩建設沒有達到標準,壩身單薄,溢洪道窄,放水洞漏水。
因無建庫時築壩材料碾壓密實度、乾容重等原始資料。通過現場檢查,壩頂高程、粘土心牆高程、壩坡比未達到設計標準。該壩不穩定。
3、大壩維修加固
大壩自運行到現在未進行過加固,2001年冬對放水洞存在的滲漏嚴重問題進行過維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