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石

語出:《周禮·秋官·大司寇》:“以肺石遠﹝達﹞窮民,凡遠近惸獨老幼之欲有復於上,而其長弗達者,立於肺石,三日,士聽其辭,以告於上而罪其長。”《南齊書·明帝紀》:“上覽易遺,下情難達,是以甘棠見美,肺石流詠。” 宋 沉括 《夢溪筆談·器用》:“ 長安 故宮闕前,有 唐 肺石尚在。其制如佛寺所擊響石而甚大,可長八九尺,形如垂肺。”

肺石:古時設於朝廷門外的赤石。民有不平,得擊石鳴冤。石形如肺,故名。後演化為冤鼓,或曰鳴冤鼓,或曰喊冤鼓。參見 嘉石
周禮·秋官·大司寇》:以肺石遠﹝達﹞窮民,凡遠近惸獨老幼之欲有復於上,而其長弗達者,立於肺石,三日,士聽其辭,以告於上,而罪其長。
 漢鄭玄注云:肺石,赤石也。窮民,天民之窮而無告者。
賈公彥疏云:肺石,赤石也者。陰陽療疾法:肺屬南方,火,火色赤,肺亦赤,故知名肺石,是赤石也。必使之坐赤石者,使之赤心不妄告也。雲窮民天民之窮而無告者,王制文(禮記王制)。彼上文雲少而無父者謂之孤,老而無子者謂之獨,老而無妻者謂之鰥,老而無夫者謂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窮而無告者也,皆有常餼(音細)。
南齊書·明帝紀》:“上覽易遺,下情難達,是以甘棠見美,肺石流詠。” (詩 召南(召音邵)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於南國。)
沈括夢溪筆談·器用》:“長安故宮闕前,有唐肺石尚在。其制如佛寺所擊響石而甚大,可長八九尺,形如垂肺。” (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
孔貞運《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志銘》:“其(袁可立)治獄多陰德,肺石無寃,似於定國。”(於定國漢書有傳。)
王闓運《上征賦》:“傷肺石之無聽兮,對羸老而淫淫。”
肺石的使用方式。按照《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則天光宅元年記載:二月,癸未,制:“朝堂所至登聞鼓及肺石,不須防守,有槌鼓立石者,令御史受狀以聞。” 按詞典解釋,應該是敲擊肺石。然而卻無法解釋為什麼要立石。又,按《周禮·秋官·大司寇》:以肺石遠﹝達﹞窮民,凡遠近惸獨老幼之欲有復於上,而其長弗達者,立於肺石,三日,士聽其辭,以告於上,而罪其長。這裡的‘立於肺石’明顯是指站在肺石上或肺石旁。因此敲擊之說就很含糊了。又,既然朝堂有登聞鼓讓人鳴冤告狀,再放一個石頭讓人敲石鳴冤就很令人費解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