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置換術後康復

6.仰臥肩後伸仰臥,屈肘90°,健側手握緊患腕,被動後伸患肩,至感到疼痛時停止2~3分鐘,待疼痛減輕後繼續增大角度。 7.仰臥外展位外旋仰臥,肩關節外展90°,屈肘90°,健側手握緊患腕,被動外旋患肩,至感到疼痛時停止2~3分鐘,待疼痛減輕後繼續增大角度。 8.仰臥外展位內旋仰臥,肩關節外展90°,屈肘90°,健側手握緊患腕,被動內旋患肩,至感到疼痛時停止2~3分鐘,待疼痛減輕後繼續增大角度。

疾病簡介

人工肩關節置換術使用金屬材料和高分子塑膠置入人體替換受損骨和軟骨來緩解疼痛等症狀的手術方法。術中切除肱骨上端的頭體,將金屬置入體插入肱骨的中心,並刨削關節盂部分至骨層,用嵌入肩胛骨的塑膠窩代替。

歷史

1892年,法國醫師Jules Emile 對一位患有肱骨近端大結節腫脹的年輕人進行了第一例人工肩關節置換手術,並於1893年首先報導了此例人工肩關節置換手術。但後因持續感染而不得不取出。1951年,現代人工肩關節的奠基人美國的Neer醫師首先設計出了第1代“整體型”人工肩關節置換的新篇章。
1953年後,肩關節假體僅能提供一個單一固定的假體柄,肱骨頭的方向是固定不變的,導致肩袖的損傷、缺失和假體的鬆動。這種非感染性鬆動使人工肩關節置換進入了一個低潮期。
1974年,Neer醫師在第1代假體的基礎上,開發了NeerⅡ型假體1991年,法國醫師Walch和Bioleau設計了第3代“解剖型”人體肩關節假體,允許有相對於肱骨軸線不同的頸乾角、扭轉角和頭的偏心性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解刨重建——重建盂肱關節對應的解刨關係,從而緩解疼痛並部分或全部恢復肩關節的功能,臨床療效較滿意。
近年提出了新的三維可調節性假體——第4代肩關節假體系統。它是第3代假體解刨重建基礎上,改進肱骨近端關節面傾斜角、前後扭轉角和肱骨頭的偏心距,通過改善肱骨頭假體來增加假體個體適應性、提高患肩功能、改善生活量。

手術簡介

人工肩關節假體的類型與手術適應症
1.非制約式肩關節假體
非制約式肩關節假體置換的適應症:①難以復位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②肱骨頭缺血性壞死③肱骨頭腫瘤。
2.制約式或半制約式定點人工全關節假體
臨床上多用於廣泛累及肩部的惡性腫瘤切除後功能重建的保肢手術。
⑴肩胛部破壞較廣泛的骨良性腫瘤和瘤樣病變:如骨巨細胞瘤、骨囊腫及骨纖維結構不良等,尤其適用於累及關節盂的患者。
⑵無轉移的肩胛部低度惡性腫瘤以及無轉移的高度惡性腫瘤限於骨內或瘤的包囊內。
⑶嚴重外傷導致肩胛骨和肱骨頭關節面粉碎性骨折而無法復位者。

術後併發症

目前人工肩關節置換併發症的發生率較高,約為14%。最常見的主要有:假體鬆動、關節脫位或半脫位、假體周圍骨折、異位骨化、術後感染等,還應重視腫瘤病例特有的併發症。
(一)假體鬆動
(二)術後肩關節不穩定
(三)肩袖損傷
(四)假體周圍骨折
(五)三角肌功能受損
(六)術後感染
(七)神經損傷
(八)異位骨化
(九)人工肩關節置換術後翻修
(十)人工肩關節置換術後功能障礙

術後康複評定

分別在康復治療前,治療後第2、7、12、24周時對患者進行評定。採用高岸的肩關節功能評定方法,對肩關節疼痛、功能、ROM和肌力等進行綜合評定。採用目測類比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估肩關節疼痛,並詳細記錄肩關節ROM的變化,測量結果採用1990年美國醫學會修訂的《永久病損評定指南》(GEPI)中介紹的方法進行肩關節定量評定,整個肩關節的功能相當於上肢功能的60%,其中前屈相當於肩功能的40%,後伸相當於肩功能的10%,外展相當於肩功能的20%,內收相當於肩功能的10%,內旋和外旋各相當於肩功能的10%。用GEPI方法評定肩關節的功能,首先需要求得前屈、後伸、外展、內收、內旋和外旋各自損傷的程度,然後再計算出肩關節損傷的百分比,進一步了解整個上肢功能的損傷。

圍手術期康復

肩關節置換術的主要目的為解除肩關節疼痛,恢復肩關節功能,穩定關節。肩關節置換術後的康複目標主要是儘快盡好地恢復患者肩關節的關節活動度、肩周的肌肉力量和良好的肩關節的穩定性和協調性。與其他手術相比,人工全肩關節置換更依賴於術後康復治療來獲得良好的關節活動度。全肩關節置換術後一般會出現肩部肌肉腫脹、關節內積血,如不及時康復治療會發生肌肉纖維化、粘連,影響關節活動。早期功能訓練是防止肌肉纖維化、粘連的有效措施,既可能保證關節有一定的活動,同時又不影響軟組織的癒合。但是,過於保守的康復訓練會導致關節僵硬,而過於積極又會使關節囊、肩袖的癒合受到損害,從而影響肩關節的穩定性和關節功能。肩關節置換術後理想活動範圍應達到:肩關節上舉140°,外旋40°,外展90°,內旋70°,後伸50°。

常用康復訓練方法

人工全肩關節置換術後早期康復訓練直接影響著手術的效果,是人工全肩關節置換術後肩關節能否獲得滿意功能的關鍵一步,必須充分重視。常見康復訓練方法如下:
1.“擺動”練習身體前傾90°,手臂自然下垂,先進行前後方向的擺動,若無明顯疼痛,再進行左右側向擺動,最後增加繞環(畫圈)動作,每個方向20~30次/組。疼痛明顯時可在三角巾或健側手的保護下擺動(圖1)。
2.仰臥肩前屈仰臥,健側手握緊患肘,被動前屈患肩,至感到疼痛時停止2~3分鐘,待疼痛減輕後逐漸增大角度。至較大角度時,也可借用治療棒完成更大角度練習(圖2)。
3.坐位肩外展坐位,健側手握緊患肘,被動外展患肩,至感到疼痛時停止2~3分鐘,待疼痛減輕後逐漸增大角度。至較大角度時,也可借用治療棒完成更大角度練習(圖3)。
4.仰臥肩外旋仰臥,上臂貼緊軀幹,屈肘90°,健側手握緊患腕,被動外旋患肩,至感到疼痛時停止2~3分鐘,待疼痛減輕後繼續增大角度。至較大角度時,也可借用治療棒完成更大角度練習(圖4)。
5.仰臥肩內旋仰臥,上臂貼緊軀幹,屈肘90°,健側手握緊患腕,被動內旋患肩,至感到疼痛時停止2~3分鐘,待疼痛減輕後繼續增大角度(圖5)。
6.仰臥肩後伸仰臥,屈肘90°,健側手握緊患腕,被動後伸患肩,至感到疼痛時停止2~3分鐘,待疼痛減輕後繼續增大角度。至較大角度時,也可借用治療棒完成更大角度練習(圖6)。
7.仰臥外展位外旋仰臥,肩關節外展90°,屈肘90°,健側手握緊患腕,被動外旋患肩,至感到疼痛時停止2~3分鐘,待疼痛減輕後繼續增大角度。至較大角度時,也可借用治療棒完成更大角度練習(圖12-2-8)。
8.仰臥外展位內旋仰臥,肩關節外展90°,屈肘90°,健側手握緊患腕,被動內旋患肩,至感到疼痛時停止2~3分鐘,待疼痛減輕後繼續增大角度。至較大角度時,也可借用治療棒完成更大角度練習(圖12-2-9)。
9.水平內收坐位或仰臥,健側手握緊患肘,被動內收患肩,至感到疼痛時停止2~3分鐘,待疼痛減輕後繼續增大角度(圖9)。

康復計畫的制訂

全肩關節置換術後功能康復應根據患者情況制訂康復計畫。
1.第1階段被動功能鍛鍊,以增加活動範圍為主,減少關節囊、韌帶等軟組織粘連可取仰臥位,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前屈、外旋、外展鍛鍊,同時加以鐘擺樣運動,持續4~6周。
(1)術後第l~2天:進行柔和的關節鍛鍊、握拳和松拳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和手指的功能恢復。患肩在休息時固定於中立位,減小肩袖張力。
(2)術後第3天:進行上肢關節(手、腕、肘)被動、主動伸屈運動,以及肩部肌肉等長收縮,每次10分鐘左右,每天3~5次,以促使上肢遠端肌力、腕關節功能的儘早恢復。
(3)術後第5~7天:健側肢體協助做伸肘、屈肘運動,仰臥位時外旋和上舉運動,外旋運動時屈肘90°用健側手握住腕部上舉過肩並用手觸前額,逐漸超過頭部,每天4次,每次10分鐘左右。
(4)術後第7~14天:增加“擺動”練習,彎腰患臂下垂,手持木棍,在地面上進行內旋或外旋畫圈,並逐漸增大圈的半徑。練習時軀體前屈,可以減輕患者肌肉克服重力的負擔,使肩部肌肉進一步鬆弛。
2.第2階段開始主動功能鍛鍊。但仍須輔助被動活動,以增加肩關節活動度。
(1)術後第3周:術肢做主動活動鍛鍊。在進行功能鍛鍊期間,利用理療消除疲勞、緩解疼痛、促進癒合。開始增加等長功能鍛鍊,屈肘90°,用健側手、牆壁等作為阻力,然後等長收縮內外旋肌群。
(2)術後第6周:三角肌和肩袖的創傷基本癒合,開始逐漸做三角肌和岡下肌的主動練習。以上鍛鍊方式,每天重複5次,每次5分鐘左右,進行主動的前屈、後伸、內旋、外旋活動。逐漸增加肩關節肌力和活動範圍。
3.第3階段增加活動範圍,加強力量鍛鍊。
(1)鼓勵患者儘早使用術肢完成日常活動的同時,禁止激烈活動,不宜上提或拖拉重物及投擲、揮動手臂,以免引起置換關節脫位、鬆動甚至假體柄折斷。
(2)隨著時間推延,逐漸過渡到抗阻練習、恢復日常活動和非對抗性的體育鍛鍊,一般術後18周左右完成康復訓練。

注意事項

1.術後的功能訓練必須在治療師的嚴格指導下進行,避免早期的患肢主動旋轉,防止肌肉再次斷裂或撕裂。
2.囑患者在手術3周后的康復治療中,逐漸加大訓練強度;術後3個月可進行提物、系腰帶等一些大幅度略有阻力的動作;禁止劇烈活動,不宜上提或拖拉重物、用力揮動手臂等,以免引起關節假體脫位、鬆動甚至斷裂。
3.指導患者有效利用家庭環境和條件,有計畫、有目的地進行康復訓練,直到功能完全恢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