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網紅

股市網紅

股市網紅,所謂網紅是指在現實或者網路生活中因為某個事件或者某個行為而被網民關注從而走紅的人。然而,股市網紅兜售的應該是其智慧,投資者更需要的是分析師的詳實數據,理性分析,合理推斷,邏輯清晰,最後是要落實到報告的而準確性,給投資者帶來豐厚利潤才可能認可你。他們不一定有出眾的顏值,但形象深入人心;他們不一定有動人的聲線,但出口一個觀點,可能影響你的投資。

概述

股市網紅股市網紅
網紅的產生是有歷史背景的,是伴隨著移動端的產生讓網紅真正意義上大規模的爆發出來了。因為移動端使人群產生了一個細分的人群體系,讓某一類的人中很容易產生一個偶像,所以網紅是一個細分化人群的代表。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網紅並不是鋪天蓋地的冬粉,而是僅僅吸引了一部分人群。同時網紅和明星還有一些傳統意義上的一些差別,就是在社交領域內。

網紅也是在移動端時代帶來的一個新變化。真正意義上牛逼的大網紅,一方面自己很有特點很有專業性,才藝方面也比較突出;另一方面他和他的冬粉之間利用某一些工具平台,建立了長期持續的互動性 。

在視頻風口下的娛樂網紅正當時,其實,在波瀾起伏的A股市場,更有一批被無數死忠粉追隨的網紅。他們不一定有出眾的顏值,但形象深入人心;他們不一定有動人的聲線,但出口一個觀點,可能影響你的投資 。

產生原因

“網際網路3.0時代,是意見領袖與網民互動的全媒體時代。”吸引眾多“股市網紅”入駐的點掌財經董秘王曉敏說,隨著智慧型手機智慧型電視的普及,移動和智慧型視頻產業藍海初現。尤其在財經領域,視頻一方面能產生較強的用戶粘性,另一方面也能方便股民與專家互動、學習專業知識。

王曉敏說,很多用戶之所以喜歡“股市網紅”,是因為在視頻網站上,他們的表現與在電視台做嘉賓時完全不同。視頻網站允許觀眾實時留言,包括直接質問嘉賓,滿足了觀眾與嘉賓互動的需求。在2015年牛市期間,來自觀眾的建議或意見實現每秒互動“刷屏”,主持人不得不“塗黑”處理,才能捕獲提問。

此外,互動網站提供的豐富內容也更容易得到股民認可,因為每個股民都有自己的投資偏好和邏輯,各路“網紅”的入駐,使他們找到最合心意的那一個。

創造價值

股市網紅產業鏈股市網紅產業鏈
對“股市網紅”來說,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專業特長通過網際網路傳播,既收穫冬粉,也可以通過“內容創作”獲得收入。即便是免費的視頻節目,“股市網紅”依舊可以得到平台給予的相應報酬。當然,那些收費課程的收入更是隨著人氣節節攀升。

捧紅“股市網紅”的平台也由此受益。根據點掌財經提供的數據,這家成立才3年的網際網路創業企業,完全沒有走“融資燒錢—再融資再燒錢”的發展模式,而是實現自我造血。王曉敏說,公司從成立第一年起就沒有虧過錢,去年淨利潤1000萬元。之所以有這樣的成績,王曉敏認為這是因為“股市網紅”代表了內容創業的價值,圍繞好的內容,個人和平台都有機會產生更高價值。

業內人士認為,從發展趨勢看,“股市網紅”的背後將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除專業財經內容外,還有與之相關的投資理財、基金路演、創業項目路演等服務,提供了更多盈利機會。

所存問題

“股市網紅”並非完全沒有問題。註冊證券分析師田宜(化名)說,很多“股市網紅”不具備證券行業執業資格,所做的股市分析和推薦存在“打擦邊球”嫌疑。

具體來說,註冊證券分析師需要通過證券從業資格考試後,在證券行業就職,才能獲得執業資格。獲得這一資格後,雖然可以為公眾分析股市、推薦股票,但個人不可以炒股,也不可以通過薦股直接獲利。“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股市網紅’一邊推薦股票,一邊自己炒股,收費課程也涉及薦股。只不過他們的做法不是職務行為,而是帶有嘉賓、個人投資者等頭銜,目前的法律法規很難約束。”田宜說,這類打“擦邊球”的行為到底會不會影響普通股民乃至股市,似乎還沒人評判。

據了解,涉嫌違法薦股在2006年就有先例。當時因在網路上傳授炒股經驗而躥紅的“帶頭大哥777”自詡為“散戶的保護神”,並以培訓的形式多次在網際網路上發布招募會員信息、收取會員費並進行證券指導。最終,法院以“帶頭大哥777”犯非法經營罪,判處其有期徒刑3年,並處罰金和追繳違法所得。

田宜指出,一些免費的薦股行為也可能有問題:“表面雖然沒有收費,但如果 ‘股市網紅’在推薦前進行股票交易,獲得利益,這個合法合規嗎?”他說,“股市網紅”和相關平台屬於新生事物,針對這些人群和平台的監管也應跟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