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結石

肝膽結石

肝膽結石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是指發生於肝膽系統內任何部位的結石,包括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肝總管結石、肝內膽管結石、複合部位結石等。按結石的化學成分,肝膽結石分為膽固醇結石、膽色素結石和混合性結石。

症狀

膽囊結石的症狀也不完全相同,有的僅表現慢性消化不良,可以有噯氣、噁心、納差和上腹輕度脹痛。這些症狀沒有特殊性,很多其他疾病都可以有這些症狀。譬如胃潰瘍、胃癌、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胰腺炎等。腹腔內其他臟器疾病都可以具有這些症狀,甚至腹腔之外心肺胸膜也可以表現這些症狀。因此患者去醫院求診時,醫師既不問詳細病況,又不做體格檢查,甚至病人話未說完,就開出處方或開出超音波檢查申請單。如此看病就可能發生誤診。因為膽囊結石用超音波檢查是十分容易發現確定的。如果有膽囊結石,也有可能為其他疾病引起。一旦發現常見的膽囊結石,醫師就不加深究,都歸罪於膽囊結石。甚至立即住院手術,入院後也不詳細了解病史和體格檢查,一切仰仗各種特殊檢查和化驗。這幾年中我已遇到不少病例患有胃癌、肝門膽管癌、胰腺癌等重症,在他院當作膽囊結石手術,術後又推出門外,最後進入我院再手術。

膽囊結石另一症狀是突然發生上腹部或右上腹急性絞痛,疼痛劇烈有陣發性傾向。腹痛可在進食後或夜間突發,持續15分鐘到數小時,疼痛起於上腹部,可以轉移至背部。此種絞痛消失後,仍有上腹部脹痛1-2天。絞痛發作可間隔數周、數月甚至數年後再發生,但不會每天都有絞痛發作。

膽囊中膽石可以排出進入膽管,此後再進入小腸隨大便解出。膽囊可以不斷產生結石,較小結石則經常自然排出。如果膽囊結石較大,其直徑超過細小膽管則不易排出,發生嵌頓引起絞痛。即使服用各種具有排石美名的藥物,也不能證明已排出,不用藥物也自然有結石排出。膽石排出量非好事,因為一旦發生阻塞膽管,即可發生絞痛,甚至感染髮熱;阻塞膽總管可以發生黃疸,或發生急性膽石性胰腺炎。膽囊中小結石即使排出仍可再生,膽石排出不是此病已愈,故若不去除膽囊,即使去盡膽囊中結石,仍會繼續產生結石。因此膽囊結石留在膽囊之中不排出來比排出為好。即使因此發生膽囊炎,治療就簡單多了,切除膽囊即可,術後一周余即可出院。如果膽管中有結石,阻塞膽汁流至小腸可引起感染髮炎和黃疸,需切開膽管取石解除阻塞,住院時間就長達3-6周。如發生膽性胰腺炎則住院手術後恢復時間更長,且重症膽石性胰腺炎是有致命危險的併發症。實際上一些所謂排石藥物和方法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較小膽囊結石自然排出,即使排出也不能認為治癒。排出途中受阻則發生併發症,危害不小。因此膽石症一旦發生黃疸,即皮膚和眼呈黃色,患者可有寒戰發熱,此時則必須住院治療。應該記住,如果沒有疼痛,一旦發生黃疸和尿色深黃,不宜對症治療,必須住院檢查查明病原,因為不一定是膽石引起。

形成原因

膽結石其形成的原因比較複雜,膽道感染、膽汁排出減緩和膽固醇等代謝失常,可促使膽石形成。而膽道蛔蟲病、膽道感染、肝硬變等疾病,比較肥胖的中年以上的人、胃切除術後等,均可繼發膽結石。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呈進行性上升趨勢。

疾病概述

肝膽結石是指發生於肝膽系統內任何部位的結石,包括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肝總管結石、肝內膽管結石、複合部位結石等,按結石的化學成分,肝膽結石分為膽固醇結石、膽色素結石和混合性結石。本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呈進行性上升趨勢。

解剖位置

肝內膽管指位於肝臟內部的膽管系統,在肝臟內部成樹枝狀分布,有小逐漸變大,最後匯集成左右兩支,分別叫左右肝管,這時膽管已走出肝臟,匯集秤肝總管,再同膽囊管匯合承膽總管。膽汁由肝臟細胞分泌後,經歷上述管道系統進入十二指腸,然後再發揮其幫助消化的功能。肝內膽管結石是指結石分布在肝內膽管的某一分支內,也可分布在某一區域肝葉、肝段的膽管內,臨床上發現左側多於右側。當肝內膽管的結石順著膽管進入肝外膽管時就成為肝外膽管結石,所以肝內膽管結石常伴發肝外膽管結石。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是肝內膽管結石的主要治療方法,手術方法則可根據當時情況和結石所在部位進行選擇,可採用切開膽管取石、膽管與腸道吻合引流、以及部分肝切除手術。 經口服的溶石或排石藥物對結石的治療作用有限,特別是在結石已發生梗阻膽管石,繼續使用溶石藥和排石藥可能會延誤病情。至於在手術中向膽管內注入各種結石溶劑的方法在臨床中由於可能會導致各種併發症而較少採用。 有時在手術後仍保留了T管的情況下,發現膽管內仍有結石或是手術中發現結石位於肝臟內較深的部位,也可通過膽道鏡在直視下用取石鉗取石網籃等方法,清除膽石。(但是手術治療不一定達到治癒的目的,一些老年患者由於體質弱,手術風險大一般不建議手術治療)

肝內膽管結石常有患側肝區和胸背部的持續性脹痛、發熱和黃疽。如果膽管內發生化膿性炎症,變會出現發熱、寒顫、敗血症、休克。如果膽管內結石引起的梗阻不能及時解除,便會導致細菌及如肝臟,導致肝內膿腫。晚期還會因膽汁淤積在肝臟內,而發生肝硬化。 體檢時常發現右上腹明顯觸痛和叩擊痛。定位診斷可依靠B超、CT、PTC和ERCP。

治療方法

一、體外碎石法:液電式碎石機的原理是利用液電式高位放電產生的巨大的能量,經過連續多次放電衝擊,將結石粉碎,然後排出體外。用進行碎石治療,即使較大的結石碎成小結石,也存在著排不淨或再發的難題,另外振波碎石對肝組織還有損傷。

二、西醫藥物治療:西藥治療膽結石,治標不治本,藥效不能直達病灶,且西藥含有激素,副作用大,過量服用可能反而對人體產生其他危害。

三、中醫治療;中醫治療膽結石講究辨證施治,而且集治療和調理為一體,避免手術帶來的身體傷害,能夠標本兼治。通過藥物充分吸收,服用之後能夠快速消除炎症,腹痛腹脹、嘔吐及噁心等症狀得以解除,最終溶石排石。

術後護理

手術後,患者不但身體虛弱需要恢復,心理上也很脆弱,需要加強術後的心理護理。那么肝內膽管結石患者手術後如何進行心理護理呢?

患者入院後,主動與其交談,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使其樹立治療信心。向其家屬講明術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使家屬有充分思想準備。患者術後因傷口疼痛不願活動時,向其說明術後活動的益處,並講述活動的注意事項,以取得患者合作,根據患者的疑慮耐心地進行疏導,消除其顧慮,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緒,利於疾病康復。

其次,為患者營造一個綠色溫馨的康復環境,可藉助草木或者鮮花的力量。努力帶動患者的輕鬆心情,讓患者在輕快的心態上逐漸加快康復。

另外還要配合醫生,認真進行飲食宣教,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禁油膩、粗糙、辛辣飲食,戒菸、酒,同時調節飲食種類,挑選符合口味的飲食,以增加食慾。

患者康復後,可定期進行中醫蜂療膽道保健,清理患者膽道,降低結石復發率。

自然療法

方法一、

材料

1 蘋果汁2 瀉鹽3 冷壓初榨橄欖油4 新鮮青檸檬汁 5 熱水袋

1—5日

1、 正常飲食,稍清淡些。

2、自製蘋果汁1000ml,約需12-30個蘋果,榨成汁不可加水。大約分四次喝完(軟化血管)。

第6日

1、 早餐、中餐以粥代替,或者不吃,仍然喝1000ml蘋果汁。

2、 午後1:30後不吃東西,只喝水。

3、 晚上18:00,5克瀉鹽,融入250ml純淨水喝完。

4、 20:00,5克瀉鹽,融入250ml純淨水喝完。

5、 9:45自製調和飲料。具體做法是:125ml橄欖油+125ml檸檬汁。(檸檬汁不可以加水,約用4-6個)。22:00搖均後喝完(最好用吸管,5分鐘內喝下)。

6、 喝完後上床,側身睡覺(右),在右側肝膽位置用熱水袋敷至少15分鐘。自然入睡。

第7日

3—12點會多次拉出“翡翠”。

如果本人有便秘,可以在早上起床後再補充一次,5克瀉鹽,融入250ml純淨水喝完,

方法二、

青皮16g,皮硝16g,煎水二碗洗之。每月一次,每日三次,辰午酉時各洗一次。正月初三日、二月初一日、三月初三日、四月初九日、五月初五日、六月初六日、七月初三日、八月二十五日、九月二十日、十月十三日、十一月十四日、十二月初九日,無論男婦女幼,花目翳障,氣火虛眼,一切眼病,洗之即愈。 辰午酉三進,每時包括2小時。辰時為7點起至9點正止,午時為11點起至13點正止,酉時為17點起至19點正止。 此法最好有人發心能集中搞,如十人同洗,可購青皮、皮硝各5兩同煎好分開去洗。現在病目人甚多,有效可推廣。註:根據我母親的實際使用經驗,其中蘋果也可以不必打汁,每日直接食用5個;瀉鹽如果不好購買,也可用其它瀉藥替代,比如說中藥“番瀉葉”,到了該服用瀉藥的那天,上午即可用大約15克“番瀉葉”泡水,就像泡茶一樣,可多次沖水,多次飲用。

膽結石不能吃什麼

膽結石的形成和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關係,往往是因為平時飲食和生活習慣不好導致了結石的形成。

1、膽結石不能吃什麼-----食物篇

1:少吃油膩的食物,膽汁是用來幫助消化脂肪的,所以吃了油膩的食物,就會促進膽汁分泌,膽囊收縮,如果已有膽囊結石,膽囊收縮會使結石向膽囊頸移動,結石容易嵌在膽囊頸部,導致膽絞痛、急性膽囊炎發作,中國結石病防治中心提醒膽囊結石患者應少吃油膩食物,但也不能完全禁止,以免出現必需脂肪酸缺乏。

2:不宜多喝牛奶,牛奶中含的蛋白質絕大部分都是不易消化的酪蛋白,牛奶的脂肪球大,除不易被消化外,它所含的低價揮發性脂肪酸較多,對腸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且,牛奶中的脂肪消化需要膽汁,所以飲用牛奶會加重膽囊負擔,使病情加重。

3: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忌油膩、節五辛是膽結石患者的禁忌原則之一,膽囊炎、膽結石多屬濕熱所致,油膩、辛辣刺激可以助濕生熱,故當忌。如:辣椒油、咖喱粉、花椒粉等。

2、膽結石不能吃什麼-----水果篇

一般情況下,膽結石患者除了荔枝、龍眼、芒果、榴槤和木鳳梨外,其他水果都是可以吃的,但是,有一點一定要注意,膽結石患者不能吃柿子,因為柿子裡所含的成分很容易導致結石的形成。柑橘類的水果以及其他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都可以有效的預防膽結石的形成,因此,建議膽結石患者可以多食用這類水果。

膽結石患者都有上腹部脹滿、口苦或口中無味等症狀,都想吃一些酸性的水果,如:山楂、石榴、楊梅等以便消除上述的症狀。但是,臨床上發現,患者進食這類水果後往往會使病情加重,腹部更加脹滿、右肋下由不適轉為疼痛,厭食甚至嘔吐。膽結石患者不能吃酸性的水果,酸性水果含有大量的酸味,有較強的收斂作用,會引起膽絞痛,加重膽結石。膽結石患者還應該注意,忌食沒有洗乾淨的水果,以防止進食蛔蟲卵,炸土豆片、炸香蕉等煎炸水果切忌也不能食用。

預防措施

1、保持樂觀開朗,心情舒暢。樂觀情緒是預防膽石病首要因素,任何不良情緒都會引起膽固醇代謝失調,導致結石形成或復發。

2、合理飲食有規律。有規律的進食是預防結石的最好方法,因為未進食時膽囊中充滿了膽汁,膽囊黏膜吸收水分使膽汁變濃,膽汁的粘稠度亦增加,終於形成膽泥。

3、戒酒,少吃肥膩食物。要少酒、少高脂肪食物,適度營養並適當限制飲食中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

4、多喝水。每天5-8杯,不渴也要喝,使膽紅素從尿中排出。日常生活中以茶為飲品除預防和改善結石外還能調節人體機理平衡,增強人體抵抗力,極大的降低疾病的復發率。溶石排石,清熱利尿的作用,像金錢草、碟清草、蒲公英、金銀花等。

5、多運動鍛鍊。每天適當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加速體內代謝廢物的排泄。

6、保證攝入足夠量的蛋白質。據研究,蛋白質攝入量的長期不足,與膽色素結石的形成有關。

7、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滿足身體所需的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增強機體代謝。

8、講究飲食衛生。防止細菌、蟲卵從口入,從而避免腸道內進入寄生蟲如蛔蟲等,引起膽道感染。

中醫治療

中醫學認為膽結石其形成與膽肝相關,膽依附於肝,膽與肝氣的運行和脾胃吸收食物精華,有排泄濁物功能。由於飲食不節,或暴飲暴食,損傷脾胃、脾失健運,水濕不化,積濕成痰,痰混內生,阻礙氣機,氣機郁滯膽汁疏泄失常,郁久化熱化火,痰濕生熱,濕熱與痰互結,痰熱互結濕熱蘊結石久成膽結石。另外,平時過食肥甘厚味,或飲酒過度,或過食辛辣,使中焦濕熱內生,土反侮木,濕熱薰蒸於肝膽,肝膽失於疏泄,膽汁鬱積被濕熱蘊蒸也會形成膽結石。苗醫治療膽結石講究辨證施治,而且集治療和調理為一體,能夠標本兼治。膽石化瘀方作為治療膽結石的水煎良方,結合苗醫、中醫獨特配藥,其以水煎內服,使藥物有效成分很好的溶解在湯藥里,通過藥物充分吸收,服用之後能夠快速消除炎症,腹痛腹脹、嘔吐及噁心等症狀得以解除,最終溶石排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