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滌非

肖滌非(1907~1991),原名忠臨,臨川湖南鄉茶溪村人。著名文學史家,杜甫研究專家。194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中文系。同年入該校研究院深造,1943年於研究院畢業。先後任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西南聯大、中正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抗日戰爭勝利後,於1947年重返山東大學任教授直至逝世。

基本信息

1951年,曾在北京華北革命大學學習。學習結束後仍回山東大學,任該校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副教務長,學報《文史哲》副主編等職,並任《光明日報·文學遺產》的編委。1952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64年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78、1983年被選為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此外,還先後被選為第四屆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山東古典文學研究會會長,第一屆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會長;被聘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屆學科評論組成員,國務院古籍出版規劃小組顧問,《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編委,中國詩詞學會顧問,山東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所名譽所長、博士研究生導師,《文史哲》編委、副主任,山東詩詞學會及山東社科聯顧問,江西師範大學學術顧問,《杜甫全集校注》主編;還被家鄉聘為撫州王安石研究會顧問及新編《臨川縣誌》顧問。並為新編縣誌題辭參加志稿評審。
長期從事古典文學研究和教學工作,成績卓著。主要著作有:《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杜甫詩選注》、《杜甫研究》、《樂府詩詞論藪》、《讀書三札記》、《解放集》、《皮子(皮日休)文藪》等。1961~1963年,受中共中央宣傳部和國家高等教育部委託,與游國恩、王起、季鎮淮、費振剛等教授合編《中國文學史》。該書是新中國建立後第一部系統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論述中國文學發展史的重要著作,是大學文科通用教材,榮獲1987年國家教委頒發的“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特等獎”。他還發表許多論文散見於《文史哲》、《文學遺產》、《文匯報》等刊物。由於他在文史方面的巨大成就,被英國傳記學會收入《世界名人錄》。(撫州市台辦整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