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源[烈士、作家]

肖源,原名余小沅,浙江杭州人。中共黨員、民革成員。1990年畢業於西北大學研究生班,碩士。1965年赴永寧縣養和公社插隊務農,後歷任寧夏衛東煤礦礦工,石嘴山市作家協會專職副主席,《江南》雜誌編輯,浙江省民革宣傳處副處長,浙江省政協《聯誼報》副總編,主任編輯。199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基本信息

革命先烈

肖源(1926~1949),原名肖國源,出生在雲南省鳳儀縣(今屬大理市)。

1938年,他考入大理省立中學讀書。

肖源 肖源

1941年5月,經李仲烈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擔任地下交通員,往來於大理喜洲之間,傳遞黨的檔案和信息。1941年10月,反共高潮波及大理,地下黨領導成員被迫轉移,肖源同黨組織失去聯繫。1943年,肖源到了昆明,考入五華中學。1944年,肖源參加了地下黨領導的“海嘯歌詠隊”及其秘密讀書小組,閱讀革命書刊,傳播革命思想,以歌詠為武器,宣傳教育民眾。

1946年8月,肖源考入昆明師範學院國文系。院內成立了系級代表會,公開選舉產生第一屆學生自治會,肖源被選為理事並擔任學生自治會的宣傳部長。

1946年下半年,重慶《新華日報》被查封,省工委和雲大黨組織秘密創辦《新華通訊》刊物,並秘密出版發行,肖源參加了刻寫、印刷等工作。1947年5月,由雲大尹宜公介紹,肖源第二次入黨。6月,中共昆明市工委決定在“南風”成立黨支部,肖源成為支部的領導成員之一。“南風”黨支部領導100多名成員積極參加了歷次愛國民主運動。1947年底,中共雲南省工委派肖源和李宣明帶領一批革命學生到滇南,作為李宣明的父親愛國進步人士李和才聘請的教師。1948年6月,中共滇南工委派肖源以迤南邊區軍政委員會聯絡組組長的名義,到景谷縣勐主工作,他的公開身份是碧光中學教師。

1949年4月,普光部隊改編為二縱隊第13支隊,原第一支隊改編為二縱隊第十一支隊進駐緬寧(今臨滄),肖源任第十一支隊政委。1949年7月成立緬寧縣臨時人民政府,肖源任縣長。接著,開辦幹部分校,肖源兼任校長。1949年7月,雲南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余建勛從普洱逃出後又被盧漢委任為國民黨保山專區保全司令。他糾集3000多人,於8月初進逼緬寧。由於敵我力量懸殊,經請示上級同意,第十一支隊於8月12日撤出緬寧縣城,由肖源、王天翔帶著3個經過整訓的精幹大隊400多人,跳出敵人的包圍圈,到平村、那義等地活動。瀾滄到緬寧的其餘部隊由傅曉樓率領撤回瀾滄繼續整訓,肖源擔任了整訓總隊的政治特派員。

壯烈犧牲

1949年11月5日,肖源接上級通知到普洱開會,途經景谷,遭到叛匪李希哲部襲擊,肖源壯烈犧牲,年僅23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