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海峰

王姣、肖海峰:“我國糧食直接補貼政策效果評價”,《中國農村經濟》,2006年第12期。 胡鐵華、肖海峰:“中國與東協農產品貿易特徵分析”,《中國農業經濟評論》,2006年第3期。 肖海峰、王姣:“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影響因素分析”,《農業技術經濟》2004年第6期。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姓名:肖海峰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4年5月
籍貫:內蒙古武川縣 學位:博士 職稱:教授

個人簡歷

● 教育經歷
1991.10-1995.10:德國Hohenheim大學農業政策與農產品市場研究所讀博士學位
1991.4-1991.9:德國Mannheim歌德學院學習德語
1990.3-1991.3: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習德語
1985.9-1988.7: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讀碩士研究生
1981.9-1985.7: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讀本科
● 工作經歷
2002.12-: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貿易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7.12-2002.11: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貿易系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1988.7-1997.12: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助教、講師

著作論文

● 著作及教材
何秀榮編著(肖海峰為主要作者之一):《比較農業經濟學》,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
肖海峰、李瑞峰、鮮祖德著:《中國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家庭食物安全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年12月。
馬曉河、藍海濤等著(肖海峰為主要作者之一):《中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與糧食安全》,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肖海峰、王姣著:《中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及保護機制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年9月。
肖海峰、譚向勇及李秉龍編著:《農業政策學教程》,中央黨校出版社,2005年12月。
譚向勇、肖海峰及李秉龍編著:《農業政策原理》,山西經濟出版社,2004年4月第二版。
秦富、王秀清、辛賢、肖海峰著:《歐美國家食品安全體系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年4月。
譚向勇、肖海峰、李秉龍編著:《農業政策原理》,山西經濟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Xiao Haifeng: Der Getreidemarkt in der VR China(《中國糧食市場研究》), Verlag Ulrich E.Grauer Stuttgart,1995.
● 論文
徐會苹、肖海峰:“FDI對中國食品行業國內資本擠出效應的實證分析”,《金融理論與實踐》,2010年第12期。
袁曉菁、肖海峰:“我國豬肉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完善對策”,《農業現代化研究》,2010年第5期。
曹佳、肖海峰:“我國畜牧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的測算與分析”,《技術經濟》,2010年第4期。
曹佳、肖海峰:“農戶對當前生豬補貼政策的評價――基於河北、遼寧兩省農戶問卷調查的分析”,《中國農村發展觀察》2010年第1期。
楊光、肖海峰:“我國生豬養殖戶飼料需求行為分析――基於遼寧、河北生豬養殖戶的問卷調查”,《技術經濟》2010年第4期。
曹佳、肖海峰:“1978-2007年我國畜牧業全要素生產率及影響因素研究”,《技術經濟》,2009年第7期。
肖海峰、曹佳:“試點地區政策性農業保險運行績效評價”,《調研世界》,2009年第6期。
李婷、肖海峰:“農戶對中國政策性農業保險開展狀況的評價――基於吉林、江蘇兩省農戶問卷調查的分析”,《中國農村經濟》,2009年第6期。
張成玉、肖海峰:“我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增收節支效果研究”――基於江蘇、吉林兩省的實證分析”,《農業技術經濟》,2009年第3期。
曹佳、肖海峰:“1978-2007年我國畜牧業全要素生產率及影響因素研究”,《技術經濟》,2009年第7期。
張成玉、肖海峰、Yannick kuhel:“江蘇省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經濟效果評價――基於PMP模型的分析”,《技術經濟》,2009年第4期。
曹佳、肖海峰:“歐盟共同農業政策面臨的挑戰及最新改革措施”,《世界農業》,2009年第9期。
楊光、肖海峰:“德國飼料工業的發展及對中國的啟示“,《世界農業》,2009年第8期。
肖海峰、王祖力:“中國貧困地區農村居民膳食質量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中國農村經濟》,2008年第2期。
肖海峰、李瑞峰:“我國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家庭食物安全狀況的自我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農業技術經濟》,2008年第3期。
李婷、肖海峰:“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現狀分析與經營機制完善對策”,《金融理論與實踐》,2008年第10期。
王裕雄、肖海峰、張婧:“我國貧困地區農村居民食物消費影響因素研究”,《技術經濟》,2008年第8期。
王祖力、肖海峰:“化肥施用對糧食產量增長的作用分析”,《農業經濟問題》,2008年第8期。
肖海峰、王裕雄:“2010年、2020年我國糧食需求量預測”,《中國農業經濟評論》,2007Vol.5 No.2。
李瑞峰、肖海峰:“我國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家庭食物安全影響因素分析”,《農業技術經濟》,2007年第3期。
王姣、肖海峰:“我國良種補貼、農機補貼和減免農業稅政策效果分析”,《農業經濟問題》,2007年第2期。
李瑞峰、肖海峰“我國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家庭食物安全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中國農業經濟評論》,2007Vol.5 No.2。
肖海峰、王姣:“我國新農業政策效果分析”,《中國農業經濟評論》,2006Vol.4 No.3。
王姣、肖海峰:“我國糧食直接補貼政策效果評價”,《中國農村經濟》,2006年第12期。
肖海峰、胡鐵華:“中國-東協農產品貿易影響因素及前景分析”,《調研世界》,2006年,第7期。
胡鐵華、肖海峰:“中國與東協農產品貿易特徵分析”,《中國農業經濟評論》,2006年第3期。
胡鐵華、肖海峰:“中國與東協農產品貿易格局分析”,《世界農業》,2006年第6期。
李瑞峰、肖海峰:“歐盟、美國和中國的農民直接補貼政策研究”,《世界經濟研究》,2006年第7期。
李瑞峰、肖海峰:“我國糧食直接補貼政策實施效果、存在問題及完善對策”,《農業現代化研究“,2006年第2期。
李瑞峰、肖海峰:“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食物安全的衡量與評價“,《2006年全國中青年農業經濟學者年會論文集》,2006年。
肖海峰、李瑞峰、王姣:“農民對我國糧食直接補貼政策的評價與期望”,《中國農村經濟》,2005年的3期。該文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農業經濟》2005年第8期全文轉載。
肖海峰、李鵬:“德國的食品質量安全體系”, 《糧油食品科技》,2005年第二期。
肖海峰、李鵬:“德國的食品質量認證體系” 《中國牧業通訊》,2005年第5 期。
王姣、肖海峰:“世界牛肉生產與貿易狀況分析”,《世界農業》,2005年第7期。
蔣學雷、孫東升、肖海峰:“新農業政策的經濟影響分析”,《農業經濟問題》,2005年增刊。
何秀榮、肖海峰等:“中國國家層面的食物安全評估”,《中國農村觀察》2004年第6期。
肖海峰、王姣:“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影響因素分析”,《農業技術經濟》2004年第6期。
肖海峰、李鵬:“美國、歐盟和日本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護體系及對我國的啟示”,《調研世界》,2004年第11期。
肖海峰、王姣、李鵬:“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護體系的完善對策”,《農業經濟》2004年第11期。
肖海峰、李鵬:“德國的農產品質量認證體系”,《世界農業》,2004年第8期。
肖海峰、何秀榮、李鵬:“中國城鄉居民對糧食安全風險的態度、承受能力及其影響因素分析(摘要轉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4年第3期。
肖海峰、何秀榮、李鵬:“中國城鄉居民對糧食安全風險的態度、承受能力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中國農村經濟》2004年第1期。
<農業經濟評論>,2003年第3期。
肖海峰:“條件均值估計及其在農村經濟抽樣調查中的套用”,《農業技術經濟》2002年年第1期。
肖海峰:“多主題抽樣中總體標誌值的估計”,《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2002年第3期。
肖海峰:“條件均值估計及其在農村經濟抽樣調查中的套用”,《WTO與中國農業和農村發展》,2002年中國青年農業經濟學者年會論文集。
肖海峰:“2000年世界糧食生產及貿易狀況分析”,《世界農業》2001年第8期。
肖海峰:“歐盟東擴對歐盟農業的影響”,《世界農業》2001年第12期。
胡瑞法、肖海峰:“重視弱質產業-台灣農業發展與政策演變的啟示”,《國際貿易》,2000年第10期。
肖海峰:“糧食保護價格政策的基本原理及其運行機制的國際比較”,《中國農村經濟》1999年第2期。該文先後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農業經濟》、《期貨導報》及《廣西糧食經濟》轉載。
肖海峰:“中國糧食市場巨觀調控政策的完善措施”,1999年6月1日-7日台灣大學海峽兩岸青年學者論壇學術研討會論文。
譚向勇、肖海峰:“德國豬肉衛生質量的保證措施”,《世界農業》1999年第1期。
譚向勇、肖海峰:“我國糧食流通體制的弊端及改革措施”《中外管理導報》1998年第2期。
肖海峰:“德國糧食產量調查方法”,《統計研究》1997年第5期。
肖海峰:“德國牲畜存欄情況的調查方法”,《農業技術經濟》1997年第4期。
肖海峰:“1997年世界牛肉供給狀況分析”,《世界農業》,1997年第9期。
肖海峰:“德國的農作物生長情況與產量報告制度”,《世界農業》1997年第10期。
肖海峰:“德國糧食單產的調查方法”,《中國統計》1997年第8期。
肖海峰:“德國的農產量特別調查”,《北京統計》1997年第5期。
譚向勇、肖海峰:“中國生豬生產預測”,《農村社會經濟學刊》1996年第二期。
肖海峰:“論多主體分層抽樣”,《統計研究》1990年第2期。
肖海峰:“論多主體系統抽樣”,《農村社會經濟學刊》1988年第4期。
肖海峰:“多主題抽樣中兩種估計方法的比較”,《統計研究》1989年第5期。
肖海峰等:“構建新階段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護體系研究”,農業部“十一五”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重大問題前期研究項目報告,2004年7月。
肖海峰等:“建立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護機制問題研究”,農業部軟科學項目報告,2004年12月。
肖海峰:“我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研究”,國家教委回國留學人員基金資助項目研究報告,2000年2月。
肖海峰、李鵬、宋小潔:“德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研究”,農業部《歐盟及主要成員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研究》項目研究報告,2002年12月。
肖海峰:“農村統計調查中的多主題抽樣調查研究”,國家統計局項目研究報告,2002年12月。
● 學術活動(指參加的國內外學術會議與學術考察訪問等)
2009年11月23-24日,在成都參加“2009年全國畜牧業生產形勢分析會議”,並就全國畜牧業生產統計監測“省部共建”抽樣方案做大會報告。
2009年6月18-20日,在內蒙通遼參加“2009年上半年全國畜牧業生產形勢分析會議”,並做“畜牧業生產統計監測:方法及比較”的大會報告。
2008年12月5日,在中國教育電視台《農村新視野》欄目做嘉賓錄製節目,討論如何健全我國的農業補貼制度。
2008年4月20-22日,在瀋陽參加“全國畜牧業統計監測預警工作會議”,並做“我國畜牧業統計監測抽樣方案設計”的報告。
2000年8月赴德國柏林參加世界農經學會年會。
1999年6月赴台灣大學參加海峽兩岸青年學者論壇並宣讀論文。
多次參加農業部、國家統計局等單位組織的專家評審會。

教學工作

本科生課程:《農業政策學》
研究生課程:《農產品市場分析》
MPA課程:《農業市場政策》

科研項目

&#61656; 農業部、財政部項目:“國家絨毛用羊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2011-2015年,主持人;
&#61656; 中德合作項目(中國教育部與德意志研究聯合會(DFG)資助):“中國華北地區高生產力條件下減輕環境壓力相關技術與政策的經濟效果研究”,2008-2013年,主持人;
&#61656; 農業部項目:“生豬等主要畜禽產品生產統計監測及預警研究”,2008年起連續項目,主持人;
&#61656; 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北京市豬肉可追溯系統中農戶行為研究”,2009-2010年,主持人;
&#61656; 農業部項目:“我國畜牧業百場(廠)千村萬戶生產監測系統抽樣誤差評估”,2009-2010年,主持人;
&#61656; 農業部軟科學項目:“完善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經營機制研究”,2008年,主持人;
&#61656; 國家外專局項目:“我國新農業政策及效果研究”,2007-2008年,主持人;
&#61656; 農業部項目:我國畜牧業發展狀況研究“,2007-2008年,主持人;
&#6165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農村貧困地區居民家庭食物安全問題研究”,2005-2007年,主持人;
&#61656; 大連商品交易所委託項目:“玉米期貨對玉米產業發展的作用及對策研究”,2005-2007年,主持人;
&#61656; 國家發改委項目:“不同階段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目標規模及要素投入需求研究”,2005-2006年,主持人;
&#61656; 世界銀行第四期技術合作貸款項目:國家農業政策開放實驗室項目子項目13:中國農業與貿易中長期預測,2003-2004,主持人;
&#61656; 德國科技與教育部項目:“中國華北地區農戶和地區層次可持續種植業生產體系研究”,2004-2008年,主持人;
&#61656; 農業部項目:我國糧食直接補貼政策及其效果研究“,2004-2005,主持人;
&#61656; 農業部軟科學項目:“建立糧食生產能力保護機制問題研究”,2004年,主持人;
&#61656; 農業部計畫司項目:“構建我國新階段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護體系研究”,2003-2004年,主持人;
&#61656; 聯合國糧農組織項目:“中國糧食安全研究”,2002-2003年,主持人;
&#61656; 國家統計局項目:“農村經濟調查中的多主題抽樣調查研究”,2002年,主持人;
&#61656; 農業部項目:“德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研究”,2002年,主持人;
&#61656; 德國科技與教育部項目:“中國華北地區小麥/玉米及蔬菜生產體系的生態經濟效益分析”,1999-2003年,主持人;
&#61656; 科技部重點軟科學項目:“縣域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及農業資源增值轉化研究”,2001-2003年,副主持人;
&#61656; 教育部回國留學人員項目:“中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進一步研究”,1998-1999年,主持人;
&#61656; 德國CDG資助項目:“德國糧食和肉類統計調查方法研究”,1996年, 主持人;
&#6165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要農產品國內外市場相互協調及影響研究”,2001-2003年,主要參加人;
&#61656; 農業部畜牧司項目:“國內外畜產品質量安全對比研究”,2002年,主要參加人;
&#6165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農業推廣投資總量、結構與效益研究”,1999-2001年,主要參加人;
&#61656;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農業技術創新模式及相關制度研究”,2001-2002年,主要參加人;
&#61656; 農業部國際合作司項目:“國外農業概況研究”,2000-2001年,主要參加人;
&#61656; 全國社科基金項目:“農產品市場分析的理論與實證研究”,1996-1998年,主要參加人;
&#61656; 中華農業科教基金項目:“21世紀我國農產品進出口戰略研究”,1997-1998年,主要參加人;
&#61656; 中華農業科教基金項目:“WTO新一輪農業多邊談判對中國的影響與對策研究”,1999-2000年,主要參加人;
&#61656; 德國技術合作公司(GTZ)項目:“中國糧食市場行銷改進及政策改革研究”,1990-1994年,主要參加人;
&#6165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糧食市場組織體系研究”,1993-1995年,主要參加人;

教學工作

本科生課程:《農業政策學》
研究生課程:《農產品市場分析》
MPA課程:《農業市場政策》

獎勵及其他

第四屆農村發展研究獎專著提名獎,2010年;
中國農業大學十大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2009年;
全國農業推廣碩士優秀論文指導教師,2008年;
中國農業大學優秀教師,2007年10月;
中國農業大學十大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2007年7月;
中國農業大學十大優秀農業推廣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2007年7月;
中國農業大學百篇優秀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2007年7月;
《農業政策原理》獲2005年北京市精品教材,本人為第二作者;
2000年5月被中國農業大學聘為"新世紀人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第1屆(1998-1999年度)全國外經貿研究成果三等獎(2000年5月),全國外經貿研究成果獎領導委員會--"中國農產品貿易政策選擇",排名4/6;
第十屆山西省優秀圖書二等獎(1998年4月),山西省新聞出版局--《農業政策原理》,排名2/3;
北方15省、市、自治區第13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圖書(1998年7月),北方15省、市、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圖書評選委員會--《農業政策原理》,排名2/3;
1997、1998連續兩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其中1997年為校級先進工作者;
研究生課程《農產品市場分析》被我校研究生院評為優秀課程;
中國農業經濟學會會員
中國農業技術經濟學會理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同行評審專家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同行評審專家
國家出國留學基金委員會項目評審專家
農業部“生豬等主要畜禽統計監測預警項目”專家組專家
《農業經濟問題》和《農業技術經濟》雜誌評審專家
《浙江大學學報》、《南京農業大學學報》評審專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