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活檢

肌肉活檢

醫生為了診斷或鑑別診斷神經肌肉疾病,取出身體某些部位的肌肉(黃豆粒大小)進行顯微鏡或電鏡下檢查。取出肌肉的部位,由肌病的性質(遠端或近端受累?)和病情發展程度所決定。肌活檢是創傷性檢查,但目前又不能由其他檢查所代替,包括基因檢查在內的所有輔助檢查也不能取代肌肉活檢。

基本信息

臨床意義

肌肉活檢是通過手術獲得一小塊骨骼肌標本進行病理檢查的方法,病理是臨床和基礎的橋樑,是肌肉病診斷中可以確定疾病性質的主要方法,也是不可替代的方法。

注意事項

標本運輸 標本應儘快送到附近的神經病理實驗室,常溫保存一般不要超過兩個小時。 (1) 肌肉標本可放在略潮濕的鹽水紗布中幾個小時。 (2) 保存在冷條件下 (3) 肌肉絕對不要浸入鹽水或其他液體或浸入固定液中 (4) 凍肌肉可以放在乾冰內安全地過夜運輸 標本儲存 (1) 組織放入預冷的異戊烷中,而後放入-160℃液氮中,冷凍組織染色可獲得特別好的肌纖維形態及診斷信息。處理標本過程要迅速,防止人工假象。 (2) 長期儲存:-80℃。 (3) 半薄切片:分析肌內衣的毛細血管 (4) 在4%戊二醛固定,塑膠包埋,電鏡分析。 石蠟包埋標本可以觀察炎症以及炎細胞的形態,但是觀察肌纖維的結構很差。

檢查過程

取出身體某些部位的肌肉(黃豆粒大小)進行顯微鏡或電鏡下檢查。

相關疾病

兒童急性良性肌炎,鏇毛蟲病,進行性脊肌萎縮症,內分泌性肌病,包涵體肌炎與遺傳性包涵體肌病,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脊髓性肌萎縮,會陰下降綜合徵,皮肌炎與多發性肌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