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龍

肉食龍

肉食龍是群大型掠食者恐龍,生存於侏羅紀到白堊紀。肉食龍下目最初包含許多種類的中到巨型獸腳亞目恐龍,但這些物種彼此之間並沒有接近的關係;肉食龍下目後來被定義為只包含異特龍超科與它們的最近親。自1990年代以後,科學家們發現一些非常大型的肉食龍下目恐龍,例如玫瑰馬普龍、鯊齒龍、魁紂龍等,它們是目前已知最大型的食肉恐龍和陸地食肉動物之一。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肉食龍肉食龍

中文名稱(chinese):肉食龍

拉丁文學名(name:carnosaurus

發音(pronounced); kar-no-sawr-us

含義(meaning):肉食恐龍

目(order): saurischia蜥臀目

亞目(suborder):heropoda 獸腳亞目

屬(genus): carnosaurus 肉食龍

時代(period): 白堊紀晚期

分布(found in):美國

肉食龍肉食龍

食性(diet):肉食

發現者(discoverer): von huene,1929

命名者(first described)“:von huene,1929

游泳足跡

游泳足跡游泳足跡

2013年4月9日

,中外古生物學者宣布,他們在四川省西南部,大涼山腹心地帶的昭覺縣,發現了中國首例確鑿的肉食龍游泳足跡。這類足跡目前在全球僅發現數例,亞洲尚無記錄。同時發現的還有一罕見的,包括多種植食性恐龍和肉食性恐龍的足跡組合。

分類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亞目( suborder)→ theropoda 獸腳亞目

科( family)→ ?

屬( genus )→ carnosaurus 肉食龍

模式種( type species )→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 ...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 ...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

時代

時代( period )→白堊紀晚期

分布( found in )→ 美國

發現地層( stratum )→ ...

特徵

食性( diet )→ 肉食

典型狀態( length up to )→ ...

推測體重( mass )→ ...

發現者( discoverer )→ von huene, 1929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von huene, 192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