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蓯蓉鮮乾片

簡介

肉蓯蓉鮮乾片是由新鮮的肉蓯蓉,經過去沙、除雜、滅菌三道工序後,切片風乾製作而成。

功效

肉蓯蓉被譽為“沙漠人參”,是寄生在梭梭根部的一種名貴溫補中藥材,藥用價值極高,與人參、鹿茸被稱列為中國三大補藥。
主要功效滋陰補腎、提高男性性功能、提高精子質量、調理女性不孕月經不調、提高免疫力、抗疲勞、保肝、潤腸通便、抗衰老、預防老年痴呆。
由於肉蓯蓉性溫,滋補效果好,無任何副作用,肉蓯蓉鮮乾片也正逐漸被人們所推崇。

優勢

肉蓯蓉鮮乾片不同於傳統的肉蓯蓉,傳統肉蓯蓉是整根黑色,原因是將新鮮肉蓯蓉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直接風乾,而黑色本身就是一種變質,就像蘋果,整個風乾就會發黑變質,將蘋果切片風乾就會變成可口的蘋果乾。受此啟發經過一年多的研發、市場調研,研發出新一代的肉蓯蓉產品—肉蓯蓉鮮乾片。
肉蓯蓉鮮乾片像蘋果乾一樣,保留了肉蓯蓉原有的顏色,經過優選,功效提高5倍以上。杜絕了像傳統肉蓯蓉的霉變、發黑、不易清洗、口感苦澀、不易食用等缺點。肉蓯蓉鮮乾片則不用清洗,口感甘甜,可直接含著吃,更加方便。泡酒泡水,顏色呈金黃色。口感有了明顯的提升。

原料講究

內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盟地處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和烏蘭布和沙漠的交匯處,自古以來是我國肉蓯蓉的主產地。
肉蓯蓉鮮乾片原料就源自這裡,採購原料嚴格把關,每年春季、秋季是牧民採挖肉蓯蓉的季節,從牧民手裡收購一手的肉蓯蓉,這樣保證了肉蓯蓉的野生,阿拉善野生肉蓯蓉需求量不斷增加,很多不法商家用其它地域的蓯蓉出售冒牌肉蓯蓉鮮乾片,建議消費者加強肉蓯蓉鮮乾片的鑑別意識。
七斤新鮮肉蓯蓉製作一斤肉蓯蓉鮮乾片。整根新鮮的肉蓯蓉只有三分之二含營養價值高的部分可以製作鮮乾片

原料把關,做到三不選:一不選開過花的肉蓯蓉,二不選短頭的肉蓯蓉,三不選阿拉善以外地區的肉蓯蓉做原料。經過精挑細選制生產出來的肉蓯蓉鮮乾片功效比傳統的肉蓯蓉功效提高五倍以上。

如何鑑別

蓯蓉的種類主要分為肉蓯蓉、管花肉蓯蓉、草蓯蓉、蘭州肉蓯蓉、鹽生肉蓯蓉。它們的寄主都不同,生長地域不同,營養價值也不同。蓯蓉在中國內蒙古、甘肅、寧夏、新疆都有分布,通過晝夜溫差、氣候、土壤、歷史的科學考證得出結論,內蒙古阿拉善盟的肉蓯蓉營養價值最高,2013年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中國中藥協會授予阿拉善盟“中國肉蓯蓉之鄉”稱號。
消費者可通過看、捏、嘗三步來鑑別真正的肉蓯蓉鮮乾片。看蓯蓉片是否呈乳白色或黃白色;捏一下蓯蓉片是否有韌性,不是特別硬;含在嘴裡嘗一下蓯蓉片是否苦中有甜,無異味。

肉蓯蓉是寄生植物,主要寄生在梭梭根部,政府加大力度鼓勵肉蓯蓉產業,牧民開始在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和烏蘭布和沙漠種植梭梭,嫁接野生肉蓯蓉,沙漠不再是百無一用的不毛之地,土地荒漠化也逐漸得到改善。阿拉善現有天然梭梭林1450萬畝,人工梭梭林100萬畝,年產鮮蓯蓉5000噸左右、鮮鎖陽10000噸左右。
保護肉蓯蓉野生資源,發展肉蓯蓉生態產業,推進西部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利用沙漠,服務健康,每購買一罐肉蓯蓉鮮乾片,就為沙漠填片綠。內蒙古蒙大食品與大家一起給自己增健康,同時為改善生態做出貢獻。

肉蓯蓉歷史

秦漢《神農本草經》:肉蓯蓉,味甘,微溫。主五勞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痛,養五臟,強陰,益精氣。久服輕身,生山谷。
唐代《道藏》:肉蓯蓉、冬蟲夏草、石斛、天山雪蓮、三兩重人參,百年的首烏、花甲之茯苓、深山靈芝、海底珍珠,並稱為中華九大仙草。
唐代《藥性論》:肉蓯蓉益髓,悅顏色,延年,治女人血崩,壯陽,大補益。五代-《日華子本草》:肉蓯蓉治男絕陽不興,女絕陰不產,潤五臟,長肌肉,暖腰膝。
明代《本草綱目》:味甘,微溫,無毒,大補壯陽,日御過倍,補而不峻,故有從容之號。
明代《本草匯言》:肉蓯蓉,養命門,滋腎氣,補精血之藥也。此乃平補之劑,溫而不熱,補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故有從容之名。
清代《玉楸藥解》:肉蓯蓉暖腰膝,健骨肉,滋腎肝精血,潤腸胃結燥,補精益髓,悅色延年,理男子絕陽不興,女子絕陰不產,為溢美之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