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教學論

職業教育教學論

《職業教育教學論》是2012年3月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英俊。

基本信息

出版信息

ISBN:9787513010504

定價:38.00元

作者:徐英俊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03月

版次:1

開本:32

裝幀:平裝

頁數:210頁

開卷分類:教育

內容簡介

本書重點研究中等職業教育教學理論問題的著作。編寫的主要內容是:中職學校教學過程、中職學校教學原則、中職學校教學方法、中職學校教學媒體、中職學校實踐教學、中職學校教學模式、中職學校教學設計、中職學校教學藝術、中職學校教學策略等關於中等職業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

作者簡介

徐英俊,現任北京聯合大學職業技術教育教師教育研究所所長、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職教研究所所長,教育學碩士,教育學教授。徐英俊教授長期在高等學校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要承擔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學論、教學設計等本科課程的教學工作。在教學的同時,積極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工作,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累計發表《已開發國家職教師資職前培養與職後培訓的主要特點》、《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現狀抽樣調查及對策分析》等學術論文50餘篇,參編、主編、編著、著有《職業教育學》、《職業教育課程與教學論》等教育類著作12部,代表作是《教學設計》,承擔省部級等各級各類課題13項,獲各級獎項6項。學術研究方向是:教學設計的原理與方法、成人教學與學習理論、職業教育理論與實踐等問題,目前重點研究方向是職業教育教學論。

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圖書

基本信息

職業教育教學論職業教育教學論
書名:職業教育教學論

套系名稱: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成果

書號:978-7-113-13255-2

版次:1-1

開本:16開

頁碼:308頁

作者:鄧澤民

出版時間:2011-12-01

定價:68 元

適用專業:職業院校相關專業

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對職業教育的教學目標進行了系統研究,然後圍繞職業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對職業教育教學內容、職業教育教學過程、職業教育教學原則、職業教育教學方法、職業教育的教學主體、職業教育教學媒體、職業教育教學環境、職業教育教學組織、職業教育雙學分制、職業教育有效教學、職業教育教學模式、職業教育教學管理、職業教育教學藝術、職業教育教學設計、職業教育教學評價等內容進了深入研究。

本書可供職業院校廣大教師、職業教育教學研究人員、教學設計人員參考,也可作為職業教育專業研究生、本科生的輔助教材。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職業教育教學目標

第一節 職業教育教學目標的價值取向 / 1

一、個體發展的需要 / 1

二、社會發展的需求 / 3

三、職業發展的需求 / 4

第二節 職業教育教學目標的結構設計 / 4

一、方向性目標的設計 / 5

二、層次性目標的設計 / 5

第三節 職業教育教學目標的確定方法 / 8

一、方向性目標的確定方法 / 8

二、層次性目標的確定方法 / 8

第二章 職業教育教學內容

第一節 職業教育教學內容的選擇 / 17

一、職業教育教學內容選擇的範圍 / 17

二、職業教育教學內容選擇的方法 / 17

第二節 職業教育教學內容的組織 / 19

一、職業教育教學內容的巨觀組織 / 19

二、職業教育教學內容的微觀組織 / 20

第三章 職業教育教學過程

第一節 從興趣發展考察教學過程 / 26

一、設趣階段 / 26

二、激趣階段 / 27

三、誘趣階段 / 27

四、擴趣階段 / 27

第二節 從職業活動過程考察教學過程 / 28

一、過程導向教學過程 / 28

二、情景導向教學過程 / 29

三、效果導向教學過程 / 29

第三節 從能力形成心理考察教學過程 / 30

一、理論知識教學過程 / 30

二、心智技能教學過程 / 32

三、操作技能教學過程 / 34

四、品性養成教學過程 / 38

五、能力形成教學過程 / 39

第四章 職業教育教學原則

第一節 學習心理規律套用的偏差 / 42

一、學習動機規律的套用偏差 / 43

二、技能學習規律的套用偏差 / 47

三、學習遷移規律的套用偏差 / 52

第二節 職業教育教學原則的提出 / 56

一、心智技能在技能形成中的關鍵作用 / 56

二、實踐模式對心智技能形成的影響 / 57

三、職業活動中實踐模式的基本類型 / 58

四、職業教育中技能教學的基本原則 / 60

第五章 職業教育教學方法

第一節 過程導向的行動教學方法 / 62

一、四階段教學法 / 63

二、項目教學法 / 64

第二節 情景導向的行動教學方法 / 69

一、模擬教學法 / 69

二、案例教學法 / 75

三、角色扮演法 / 79

第三節 效果導向的行動教學方法 / 83

一、頭腦風暴法 / 83

二、卡片展示法 / 87

第四節 多個導向的行動教學方法 / 89

一、引導課文教學法 / 89

二、心智圖教學法 / 90

第六章 職業教育教學主體

第一節 職業教育的教師 / 94

一、“雙師型”教師 / 94

二、兼職教師計畫 / 96

第二節 職業教育的學生 / 103

一、學習準備普遍不足 / 103

二、內因學習動機缺乏 / 103

三、個體差異更加明顯 / 103

第七章 職業教育教學媒體

第一節 基於網路的虛擬現實技術 / 105

一、虛擬現實技術的定義 / 105

二、虛擬現實技術的特徵 / 105

三、虛擬現實技術的套用 / 106

第二節 虛擬現實互動的教學平台 / 108

一、平台模組的劃分 / 108

二、軟體功能的開發 / 109

三、教師的虛擬教學 / 110

四、學生線上的管理 / 112

五、學生的虛擬學習 / 114

六、教務管理的實施 / 118

七、教學平台的特點 / 118

第三節 虛擬現實的數控培訓系統 / 119

一、虛擬加工 / 120

二、機械原理 / 122

三、機電控制 / 123

四、故障診斷 / 124

五、管理後台 / 125

第八章 職業教育教學環境

第一節 職業教育教學環境的特徵 / 128

一、職業教育行動導向教學環境的真實性 / 128

二、職業教育行動導向教學環境的重複性 / 129

三、職業教育行動導向教學環境的科學性 / 129

四、職業教育行動導向教學環境的規範性 / 129

五、職業教育行動導向教學環境的經濟性 / 129

第二節 職業教育教學環境的類型 / 130

一、過程導向的教學情境 / 130

二、情境導向的教學情境 / 130

三、效果導向的教學情境 / 131

第九章 職業教育教學組織

第一節 技能教學的組織 / 132

一、定向階段的教學組織 / 132

二、模仿階段的教學組織 / 133

三、整合階段的教學組織 / 133

四、熟練階段的教學組織 / 133

第二節 任務教學的組織 / 134

一、任務描述階段的教學組織 / 134

二、任務分析階段的教學組織 / 134

三、完成任務階段的教學組織 / 135

四、學習評價階段的教學組織 / 135

第三節 項目教學的組織 / 136

一、項目開發動員階段的教學組織 / 136

二、成立項目小組階段的教學組織 / 136

三、編制項目計畫階段的教學組織 / 136

四、實施項目計畫階段的教學組織 / 137

五、項目評估總結階段的教學組織 / 137

第四節 崗位教學的組織 / 137

一、工作島教學組織形式 / 137

二、影子崗教學組織形式 / 138

三、學徒制教學組織形式 / 138

四、工業中心教學組織形式 / 138

第十章 職業教育雙學分制

第一節 雙學分課程制度的產生 / 139

一、技術準備計畫 / 139

二、雙學分課程 / 140

第二節 雙學分課程制度的借鑑 / 140

一、設立銜接不同教育層次的雙學分課程 / 141

二、設立溝通不同教育類型的雙學分課程 / 141

三、設立學校教育與培訓間的雙學分課程 / 141

第三節 雙學分課程制度的作用 / 142

一、實踐終身教育理念 / 142

二、促進教育機會平等 / 142

三、增強經濟服務功能 / 142

四、銜接各類各層教育 / 143

五、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 143

第十一章 職業教育有效教學

第一節 職業教育教學價值觀的演變 / 144

一、知識傳授價值觀的摒棄 / 144

二、能力培養價值觀的提出 / 145

第二節 職業教育有效教學的特徵 / 145

第三節 職業教育有效教學的途徑 / 147

一、明確教學目標 / 147

二、開展教學設計 / 147

三、最佳化教師結構 / 148

四、校企深度合作 / 148

第十二章 職業教育教學模式

第一節 教學模式的概述 / 149

一、教學模式的概念 / 149

二、教學模式的結構 / 149

三、教學模式的特點 / 150

四、教學模式的功能 / 152

第二節 典型的教學模式 / 152

一、範例教學模式 / 152

二、拋錨式教學模式 / 155

三、探究式教學模式 / 157

四、掌握學習教學模式 / 158

第三節 教學模式的發展 / 160

一、從歸納型到演繹型 / 161

二、從教為主到學為主 / 161

三、從傳統方法到信息技術 / 161

第十三章 職業教育教學管理

第一節 職業教育教學管理的機制 / 162

一、扁平化管理的內涵 / 162

二、扁平化的教學管理 / 163

三、專業法人的責權利 / 163

四、扁平化管理的優點 / 166

第二節 職業教育教學管理的原則 / 167

一、育人為本的原則 / 167

二、規範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 / 168

三、市場與學生髮展相結合的原則 / 168

第三節 職業教育教學管理的內容 / 169

一、職業教育專業設定管理 / 169

二、職業教育教學計畫管理 / 170

三、職業教育教學運行管理 / 171

四、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管理 / 172

五、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管理 / 174

六、職業教育教學基本建設管理 / 175

第十四章 職業教育教學藝術

第一節 教學藝術概述 / 176

一、教學藝術的含義 / 176

二、教學藝術的特點 / 176

三、教學藝術的功能 / 177

第二節 教學藝術方式 / 178

一、導課藝術 / 178

二、組織藝術 / 179

三、語言藝術 / 182

四、結課藝術 / 186

第三節 教學風格概述 / 188

一、教學風格的含義 / 188

二、教學風格的特徵 / 189

三、教學風格的形成 / 190

四、形成的影響因素 / 191

第四節 教學風格類型 / 193

一、直觀型 / 193

二、理智型 / 193

三、情感型 / 193

四、幽默型 / 194

五、典雅型 / 194

第十五章 職業教育教學設計

第一節 教學設計的產生與發展 / 196

一、教學設計理論的歷史軌跡 / 196

二、教學設計理論的發展趨勢 / 198

第二節 職業教育教學設計原則 / 204

一、職業活動邏輯的原則 / 204

二、學習動機發展的原則 / 205

三、學習興趣誘發的原則 / 206

四、以能力為本位的原則 / 207

五、職業教育傳播的原則 / 208

第三節 職業教育教學設計模式 / 212

一、教學目標確立 / 213

二、學習者的分析 / 214

三、學習內容的分析 / 217

四、教學策略的制定 / 219

五、教學程式的確定 / 219

六、教學形式的確定 / 225

七、教學情境的設計 / 226

八、教學方法的選用 / 229

九、教學媒體的選用 / 233

第十六章 職業教育教學評價

第一節 教學評價的概述 / 240

一、教學評價的意義 / 240

二、教學評價的功能 / 240

三、教學評價的原則 / 242

四、教學評價的類型 / 244

五、教學評價的過程 / 247

第二節 學業成就的評價 / 247

一、學業成就評價的原則 / 247

二、學業成就評價的設計 / 249

第三節 教學評價的發展 / 251

一、教學評價對象的擴展 / 251

二、教學評價主體多元化 / 252

三、教學評價方法的結合 / 254

附錄A 職業教育物流專業教師實踐能力標準

附錄B 職業教育教師教學能力標準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