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歌求道:中國聲樂藝術的理論與實踐

聲歌求道:中國聲樂藝術的理論與實踐

《聲歌求道:中國聲樂藝術的理論與實踐》是一本郭克儉編制,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在2007-6-1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聲歌求道:中國聲樂藝術的理論與實踐聲歌求道:中國聲樂藝術的理論與實踐
作 者: 郭克儉 著

出 版 社: 文化藝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6-1

字 數: 465000

版 次: 1

頁 數: 406

印刷時間: 2007-6-1

開 本:

印 次: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03931871

包 裝: 平裝

內容介紹

在這個大背景下,郭克儉選擇聲樂理論及批評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之一,我以為是明智之舉。因為他的聲樂專業背景、理論素養和知識結構,對於從事這項研究有旁人不易具有的獨特優勢。郭克儉是個聰明人,他知道應該怎樣利用和發揮自己的優勢。我注意到,他在學術研究和理論批評中所取得的種種成績,大多與他在綜合素質方面的優勢有關。

讀者從本書不難看出,郭克儉的聲樂研究和評論活動,其涉獵範圍廣及美聲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傳統戲曲、歌劇及音樂劇中的聲樂問題;其論述的命題,從歌唱藝術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到聲樂教學中的教材與教法研究,從民間戲曲諺語口訣的蒐集、整理及其藝術真諦的闡發,到對肆虐一時的“假唱”現象之深層文化探究,從聲樂研究現狀及相關學術會議的綜合梳理和評述,到關於我國聲樂藝術未來發展的戰略構想。說明作者的學術視野比較開闊,善於從紛繁複雜的聲樂實踐中提取命題,所論大多有一定深度。

當然,這本論集中的文章質量參差不齊,也有少量價值不高、文字粗糙的急就章、應景文摻雜其間。但我以為,只要有關於諺訣研究的這兩篇文章在,這本書仍不失為近年聲樂理論研究中一個起點較高的新成果,不但值得一讀,且有一定的資料價值和收藏價值。

或許人們並不完全贊同書中某些文章提出的主張和觀點,而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如何,也有待同行們的品評和歌唱藝術實踐的檢驗,但他鍾情於聲樂理論及批評活動,從中求聲樂之道、探歌唱之理,並以自己的成果參與中國聲樂理論建設的努力,應該得到鼓勵和肯定;而且我敢說,與現今大量音樂學術出版物相比,這本論集的質量當在整體水平線之上。

收在這本論集中的不少篇什,在公開發表之前我就看過,有的還提出過修改意見。今日翻閱舊稿,有關它們如何構思、修改、成稿之類陳年往事便浮上心頭、歷歷在目;想不到十年前的小伙子,經過這些年成功與挫折、學術與人生的雙重歷練,如今漸趨成熟,並已開始出版論集和專著了。這是時代給予他的幸運。

作者介紹

郭克儉(1967-),文學(音樂學)博士學位。淮北煤炭師範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音樂系主任。先後入選安徽省中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1999)、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2002)。1998—2000榮獲淮北煤師院優秀教師稱號,2006年被評為淮北煤師院學科拔尖人才、

科技先進工作者。

郭克儉教授長期從事音樂學教學與研究。主講聲樂、聲樂教學法、民族音樂學概論、音樂論文寫作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聲樂藝術、民族音樂學,在專業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國家重點期刊16篇。另外,論文《關於“夾板音”唱法的研究》獲第五屆安徽省優秀社科成果三

等獎,《傳統聲樂文化特質及其當下意義》獲安徽省教育廳2003—2004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主持完成廳級以上課題6項,獲省級以上科研和音樂專業比賽獎勵10多次。學術研究的旨趣上注重對傳統聲樂文化的總結梳理和音樂現實現象的批評。

目錄

序言求聲樂之道探歌唱之理居其宏

第一章傳統聲樂的觀念與實踐

一、民族聲樂男聲的幾種演唱模式

二、對一種傳統歌唱呼吸法的初探——也談“憋氣”

三、關於“丹田氣”與兩種呼吸方法的思考

四、關於“夾板音”唱法研究

五、傳統聲樂文化特質及其當下意義——兼及近年來民族聲樂教學理論與實踐之問題檢討

六、融合與互補——關於民族聲樂藝術發展現狀的思考

七、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章戲曲藝術的歌唱與表演

一、豫劇舞台表演藝術特徵論

二、豫劇唱法初探

三、豫劇演唱諺訣論

四、豫劇演唱諺訣人文闡釋

五、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章音樂戲劇的理論與方法

一、對《中國音樂劇123》的三點質疑

二、建構歌劇美學之廈——居其宏著《歌劇美學論綱》讀後

三、聚焦文化市場打造世紀平台——全國歌劇(音樂劇)發展理論研討會述評

四、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四章通俗唱法的思考與構想

一、多一點溫情少一點狂躁——淺談“喊唱”與“沙啞腔”

二、通俗唱法教學及相關問題的思考——兼對一種通俗唱法演唱觀念的質疑

三、21世紀我國通俗唱法發展構想

四、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五章聲樂藝術的批評與追問

一、高音王子——克里斯蒂安·詹森獨唱音樂會聽後.

二、草原情愫——寫在蒙古族長調義演之後

三、抒情與戲劇——兼評馬金泉獨唱音樂會

四、豐收後的思索——近年來聲樂藝術研究

五、關於“假唱”及相關文化現象的思考

六、“Kunstlied/Art song”譯名考辨

七、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六章聲歌事象之紀實與備忘

一、當代中國聲樂藝術活動紀實

二、當代國內聲樂比賽獲獎選錄

三、歷屆央視青年歌手大賽備忘

四、國際聲樂比賽國人獲獎報告

五、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