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吐溫60)

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吐溫60), 是食品添加劑,原料: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和環氧乙烷。

國家標準

GB 25553-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聚氧乙烯 (20)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吐溫60)

本標準適用於以為原料,經加成反應製得的食品添加劑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吐溫6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吐溫60)

2010-12-21 發布 2011-02-21 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發布

前言

本標準的附錄A 為規範性附錄。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吐溫60)

1 範圍

本標準適用於以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和環氧乙烷為原料,經加成反應製得的食品添加劑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吐溫 60).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本標準中引用的檔案對於本標準的套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於本標準。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本標準。

3 技術要求

3.1 感官要求:應符合表 1的規定。

3.2 理化指標:應符合表 2的規定。

附 錄 A

(規範性附錄)

檢驗方法

A.1 警示

試驗方法規定的一些試驗過程可能導致危險情況。操作者應採取適當的安全和防護措施。

A.2 一般規定

除非另有說明,在分析中僅使用確認為分析純的試劑和GB/T 6682-2008中規定的三級水。

試驗方法中所用標準滴定溶液、雜質測定用標準溶液、製劑及製品,在沒有註明其他要求時,均按GB/T 601、GB/T 602 和GB/T 603 之規定製備。

A.3 鑑別試驗

A.3.1 試劑和材料

A.3.1.1 氫氧化鈉溶液:43g/L。

A.3.1.2 硫氰酸鈷銨溶液:硫氰酸銨 17.4g,硝酸鈷2.8g,加水溶解成 100mL。

A.3.1.3 鹽酸溶液:23+77。

A.3.2 分析步驟

A.3.2.1 取 1mL 實驗室樣品,溶於20mL 水。取該溶液10mL,置於25mL 試管中,加 5mL 硫氰酸鈷銨溶液,混勻,加 5mL 三氯甲烷,振搖混合,靜置後,三氯甲烷層顯藍色。

A.3.2.2 取 1mL 實驗室樣品,溶於20 mL 水。取該溶液 5mL,置於25mL 試管中,加 5mL 氫氧化鈉溶液,煮沸數分鐘,冷卻,用鹽酸溶液酸化,顯乳白色渾濁。

A.3.2.3 取6mL 實驗室樣品,置於25mL 試管中,加4mL 水混勻,呈膠狀物。

4酸值的測定

A.4.1 試劑和材料

A.4.1.1 異丙醇。

A.4.1.2 甲苯。

A.4.1.3 氫氧化鈉標準滴定溶液:c(NaOH )=0.1mol/L。

A.4.1.4 酚酞指示液:10g/L。

A.4.2 分析步驟

稱取約5g實驗室樣品,精確至0.000 1g,置於錐形瓶中,加入異丙醇和甲苯各40mL,加熱使其溶解。加入5滴酚酞指示液,用氫氧化鈉標準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紅色,保持30s不褪色為終點。

A.4.3 結果計算

酸值w1, 以氫氧化鉀(KOH )計,數值以毫克每克(mg/g )表示,按式(A.1)計算:

取兩次平行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報告結果。兩次平行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於0.2 (mg/g )。

A.5 皂化值的測定

A.5.1 試劑和材料 A.7.1.1 無水乙醇。

A.5.1.2 氫氧化鉀乙醇溶液:40g/L。

A.5.1.3 鹽酸標準滴定溶液:c(HCl)=0.5mol/L。

A.5.1.4 酚酞指示液:10g/L。

A.5.2 分析步驟

稱取約2.5g 實驗室樣品,精確至0.0001g,置於250mL 磨口錐形瓶中,加入(25±0.02)mL 氫氧化鉀乙醇溶液,連線冷凝管,置於水浴中加熱回流 1 h,稍冷後用 10mL 無水乙醇淋洗冷凝管,取下錐形瓶,加入 5 滴酚酞指示液,用鹽酸標準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的紅色剛剛消失,加熱試液至沸。若出現粉紅色,繼續滴定至紅色消失即為終點。

在測定的同時,按與測定相同的步驟,對不加試料而使用相同數量的試劑溶液做空白試驗。

A.5.3 結果計算

皂化值w2,以氫氧化鉀(KOH)計,數值以毫克每克(mg/g)表示,按式(A.2)計算:

取兩次平行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報告結果。兩次平行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於1 (mg/g )。

A.6 羥值的測定

A.6.1 試劑和材料

A.6.1.1 吡啶:以酚酞為指示劑,用鹽酸溶液(1+110)中和。

A.6.1.2 正丁醇:以酚酞為指示劑,用氫氧化鉀乙醇標準滴定溶液中和。

A.6.1.3 乙醯化劑:乙酸酐與吡啶按1+3混勻,貯存於棕色瓶中。

A.6.1.4 氫氧化鉀乙醇標準滴定溶液:c(KOH)=0.5mol/L。

A.6.1.5 酚酞指示液:10g/L。

A.6.2 分析步驟

稱取約2.2g實驗室樣品,精確至0.000 1g,置於250mL磨口錐形瓶中,加入(5±0.02)mL乙醯化劑,連線冷凝管,置於水浴中加熱回流1h。從冷凝管上端加入10mL水於錐形瓶中,繼續加熱10min後,冷卻至室溫。用15mL正丁醇沖洗冷凝管,拆下冷凝管,再用10mL正丁醇沖洗瓶壁。加入8滴酚酞指示液,用氫氧化鉀乙醇標準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紅色即為終點。

在測定的同時,按與測定相同的步驟,對不加試料而使用相同數量的試劑溶液做空白試驗。

為校正游離酸,稱取約10g實驗室樣品,精確至0.01g。置於錐形瓶中,加入30mL吡啶,加入5滴酚酞指示液,用氫氧化鉀乙醇標準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紅色。

A.6.3 結果計算

羥值w3 , 以氫氧化鉀(KOH)計,數值以毫克每克(mg/g)表示,按式(A.6)計算:

取兩次平行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報告結果。兩次平行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於4 (mg/g )。

A7 水分的測定

稱取約 0.6g 實驗室樣品,精確至0.0002g。置於25mL 燒杯中,加入少量三氯甲烷加熱溶解並轉移至25mL 容量瓶中,用三氯甲烷沖洗燒杯數次,一併轉入容量瓶中,稀釋至刻度。量取(5±0.02)mL該試樣溶液,按GB/T 6283 中直接電量法測定。

取兩次平行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報告結果。兩次平行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於0.05%。

A.8 灼燒殘渣的測定

按GB/T 7531進行。灼燒溫度為(850±25)℃。

A.9 砷的測定

按GB/T 5009.76砷斑法進行。按“濕法消解”法處理樣品,測定時量取(10±0.02) mL試樣溶液(相當於1.0g實驗室樣品)。

限量標準液的配製:用移液管移取(3±0.02) mL砷(As )標準溶液(相當於3μg As),與試樣同時同樣處理。

A.10 鉛(Pb)的測定

A.10.1 比色法(仲裁法)

按GB/T 5009.75 進行。樣品的處理:稱取約2.5g 實驗室樣品,精確至0.0001g,置於50mL 坩堝中,先在低溫下炭化,然後在 500℃~550℃灰化,冷卻後,加入 5mL 硝酸溶液(1+1),攪拌使之溶解,加水 10mL 轉移至25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A.10.2 原子吸收光譜法

按GB 5009.12進行。按GB/T 5009.75 “乾法消解”處理樣品。採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時,可視樣品情況將試樣溶液進行適當的稀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