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嬰聖殿

Urdan frutican Tamon

聖嬰聖殿(宿霧市)

宿霧市聖殿(Basilica of Santo Niño,亦稱Basilica del Santo Niño, Basílica Minore del Santo Niño,在升為乙級宗座聖殿(Basilica Minore)前曾名為聖奧斯定堂),其標準名稱是聖嬰聖殿,是一座位於菲律賓宿霧市中心的16世紀的教堂。來自西班牙的征服者於1565年在1521年麥哲倫探險時遺留的一個燒焦的木盒子裡發現了一幅雕刻,上面將耶穌刻畫為一個黑色的聖嬰。這座聖殿就坐落於發現該雕刻的地方。

歷史

聖嬰教堂起初是由一個奧斯定會教士安德烈斯·德·烏達內塔(Andrés de Urdaneta)在1565年4月28日年創建。這首座教堂由土、硬木以及水椰(Nypa fruticans)建構。這些材料都是1566年由神父聖地亞哥·德·埃雷拉(Fr. Diego de Herrera)訂購的。1735年,宿霧總督費爾南多·巴爾德斯·y·多聞(Fernando Valdés y Tamon)下令將教堂改用堅硬的岩石建造。該教堂建在前一個教堂的基址上。建設完成於1739年。1965年,在菲律賓皈依基督教四百年之際,教宗保祿六世將本教堂升格為乙級宗座聖殿。
本聖殿仍然在奧斯定會掌握中。

博物館

聖殿內的一個小型博物館展示了宿霧市悠久的基督教傳統。許多古代物品被展出,其中包括百年老家具,教士的祭袍,以及信眾敬獻給聖嬰的各式斗篷。宗教物品如塑像和小像與來自附近修道院的日常生活用品也被展示出來。在這裡還能見到一些玩具;據稱它們和一個由十五顆珠子串成的巨大的聖嬰念珠一樣,都是獻給聖嬰的禮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