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城街道

聖城街道

聖城街道隸屬山東濰坊壽光市,總面積65.16平方公里,轄70個行政村(農村社區)、13個城市社區,常住人口22萬,是壽光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街道黨工委下設基層黨組織126個,黨員2977名。2006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7.5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1.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28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20元。連續兩屆進入全國千強鄉鎮行列,目前列第509位,四年提升了304個位次。

基本信息

聖城街道是壽光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總面積65.16平方公里,轄70個行政村(農村社區)、13個城市社區,常住人口22萬。街道黨工委下設基層黨組織126個,黨員2977名。2006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7.5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1.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28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20元。連續兩屆進入全國千強鄉鎮行列,目前列第509位,四年提升了304個位次。先後榮獲省級和諧示範街道、省級文明街道、省級社會文化先進街道、省級衛生街道、濰坊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榮譽稱號。

簡介

聖城街道聖城街道
聖城街道工業經濟實力雄厚。境內規劃有科技工業園晨鳴工業園聖城項目區三大工業園區,以發展新型工業為重點,大力引進高新技術、先進制造、節能環保等領域的工業項目,初步形成了石油機械、禽肉食品、紡織窗飾、家具板材、精細化工、新型建材等6大產業群,民營企業總數達到616家,其中限額以上企業達到72家,培育形成了墨龍機械、天成食品、富士木業、天健化工、泰和華宇、玉馬窗飾、國泰布業、永泰建材等一批骨幹企業,工業對財政的貢獻率達到90%。

商貿流通興旺發達。堅持商貿流通業、休閒娛樂業、新興服務業“三業”並舉,新投用了中百大廈、文化廣場、西關農貿市場、時代廣場、東城市場、南魏機車超市、百萬莊園等一批市場和超市,目前全街道擁有專業市場和大型超市40多處,工商業戶累計達到6867戶;第三產業增加值達11億元,占GDP的比重40%,服務業逐步成為一大亮點。

發展目標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主動按照壽光建設現代化中等城市的發展目標,堅持以城市的標準規劃農村,以社區的標準建設村莊,新鋪開了徐家、東夏、後張、前張等城中村公寓化改造工程,新開工建設公寓樓43棟、開工面積25.1萬平方米,竣工投用公寓樓16棟、竣工面積6.4萬平方米。街村兩級先後投資7800多萬元,深入開展了“五城”創建活動和新農村建設,鎮村環境面貌不斷改善。

和諧社會亮點紛呈。堅持把新增的財力主要用於發展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上,投資8000多萬元,新建了張建橋國中和5處國小,新開工建設了2處專業醫院,新建了街道敬老院,新建文化大院30多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達到90%,農村適齡人口參加養老保險率達到95%,農村低保對象全部實現了應保盡保。目前,全街道呈現出經濟健康發展、事業繁榮進步、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2007年,聖城街道工作總的要求是,圍繞“一個目標”、“三大任務”,突出“六個重點”,辦好“十件大事”,落實“一項措施”。“一個目標”,即各項工作確保全市一流水平,實現更好更快發展,綜合實力進入全國千強鄉鎮300強。“三大任務”:一是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二是全面提升城市建設與管理水平。三是全面保持社會穩定。“六個重點”:一是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推進城市建設。二是加大現代服務業發展力度,繁榮第三產業。三是加大城市社區建設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四是加大新農村建設力度,創建和諧村莊。五是加大和諧社會推進力度,增強發展活力。六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增強經濟實力。“十件大事”:一是擴大招商引資,新上投資過3000萬元的項目12個以上;二是加大科學投入,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億元;三是加快城中村改造,全面展開東夏、徐家、高家、三官、小關、辛莊等重點村的“建新拆舊”任務;四是繁榮第三產業,新開工和投用專業市場和大型超市13處;五是啟動城市社區建設,確保13個城市社區全部正常運行;六是加快古槐商業街、銀海花園、中央華府建設,新開工東關、城裡兩個大型銀海商住小區,全面提升銀海路品位;七是分類推進新農村建設,力爭三分之一的村基本達到和諧新農村標準;八是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投資2億元,完成“五校(改建西關、張建橋國中,新建東關、張建橋、東七國小)三院(托老院、口腔醫院、婦幼保健院)一小區(聖城小區)”建設;九是穩妥推進拆遷,按時完成市里安排的六大片區和有關道路的城建拆遷任務;十是加快財源建設,確保完成地方財政收入8500萬元。“一項措施”:即進一步加強幹部作風建設,提高領導工作水平。牢固樹立全局、工作第一、團結至關重要、嚴明紀律“四種觀念”,發揚實幹創業和爭創一流“兩種精神”,培養解決實際問題和創新發展“兩種能力”,努力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