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元奶源門

陷入“早熟門”的聖元乳業,又碰上了關於奶源的質疑。

陷入“早熟門”的聖元乳業,又碰上了關於奶源的質疑。
在聖元品牌的產品宣傳中,聖元均稱用的是進口奶源。對此有業內人士提出質疑:既然有國內奶源地,卻都說來自國外,那么國內的奶源到底在做什麼?

聖元奶粉純進口

走訪北京一些大型超市發現,目前在售的聖元嬰兒配方奶粉有聖元優博嬰兒配方奶粉、聖元優聰金裝嬰兒配方奶粉和聖元優聰金D100嬰兒配方奶粉等系列,所有產品均標稱“進口奶源”。

聖元聖元

聖元公開資料顯示:“自三聚氰胺事件以來,我們重構了自己的供應層,改用進口奶粉生產優博、優聰和荷蘭乳牛3品牌,這3個品牌構成了2009財年配方奶粉產品的約90%,目前我們使用的是來自紐西蘭的奶粉。”

聖元產品是否真如宣傳所稱的“百分之百純進口奶源”?

昨日,聖元乳業戰略合作總監姜雲鵬回應稱:聖元進口奶源都是從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地進口的。記者諮詢是否有歐盟的來源,姜也給出肯定回答。

一名業內人士提出質疑:既然有國內奶源地,卻都說來自國外,那么國內的奶源到底在做什麼?
對此,聖元國際集團公關部經理張迎玖在給記者發來的簡訊中稱,國內奶源生產的是和聖元品牌無關的產品,聖元品牌的奶源都是純進口的。

或涉侵害知情權

在聖元官方網站中,聖元優博的宣傳語是 “歐盟奶源 安全品質”。企業聲稱,聖元優博精選來自歐盟純淨牧場的優質奶源。

調查發現,雖然聖元優博1段嬰兒配方奶粉 (900克)和聖元優聰系列(900克)桶裝奶粉的外包裝上標明“乳品原料全部來自歐盟”,但在外包裝的底部卻有一行不起眼的提示:特殊情況下使用歐盟外的乳品原料,企業將不做特殊說明,但僅限於美國、紐西蘭和澳大利亞三國。

乳品專家王丁棉此前曾提出,紐西蘭養殖奶牛在繁育配種階段會注射激素,美國也是如此,只有歐盟採取放養模式,不允許使用激素。

“很多消費者購買的就是歐盟品質,如果不是歐盟的奶源,為什麼不作聲明?至於所謂‘特殊聲明’,這是企業自己規定的,隨便怎么說都行。”北京市集佳律師事務所律師張亞洲律師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商家在銷售商品時,必須提供真實的產品信息,根據 《消費權益保護法》、《契約法》等法規,聖元這種行為侵害了消費者知情權,在一定程度上已涉嫌欺詐。

鳳凰衛視回應聖元:報導無失實之處

聖元方面一方面堅稱“進口奶源”,另一方面也忙著應對 “早熟門”事件。
目前,聖元在官方網站中發表聲明稱,已委託著名律師事務所起訴鳳凰衛視,指控其斷章取義,編造奶粉導致性早熟的謊言,擾亂社會視聽,嚴重干擾企業正常經營,是這次激素風波的始作俑者。
對此,鳳凰網CEO、鳳凰衛視副總裁劉爽昨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該電視台和網站針對聖元的均為公正客觀,並無失實之處。
“我們轉載的文章都標明了出處來源,直接連線採訪當事人報導也都是公正客觀的,並沒有斷章取義。”
劉爽表示,目前很多企業針對負面報導採取各種手段攻擊、詆毀媒體,但是媒體捍衛公眾的知情權、承擔輿論監督責任是責無旁貸的。
鳳凰網財經中心總監樊震介紹,紙媒報導聖元事件的當天,網站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開始籌備採訪選題,立場是公正客觀的,採訪時均保留了錄音和相關資料,報導播出後,聖元並未與單位或者個人有過聯繫。
目前,聖元除了公開聲明外,尚未向公眾公布奶製品關於激素的送檢報告,也未說明檢驗機關的名稱及檢驗日期。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認為,雖然嬰兒出現性早熟特徵的原因並未查明,但此事的報導對剛剛復甦的國內乳品行業又是一次重大打擊,受損最大的恐怕將是農戶。
“從‘大頭娃娃’事件到‘三聚氰胺’事件,奶粉的安全性已讓消費者心生恐懼。
不管此次事件真相如何,消費者對奶粉行業的信心又將跌回谷底,國內奶粉企業的業績不容樂觀。
更嚴重的是,這將影響國內乳品行業未來的發展。”周思然表示。
乳業專家魏榮認為,國內奶粉企業的劣勢,必會給洋奶粉帶來成長的空間。
在國內奶粉市場上,外資品牌已占據中高端奶粉市場70%以上的份額,各種奶粉安全事故更加削弱了國內奶粉企業在中高端奶粉市場中的話語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