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雜技

聊城雜技

聊城是中國雜技的發源地之一。新石器時代晚期,聊城是東夷人活動的主要區域,當時東夷人的首領蚩尤據說便是一位雜技高手,古代雜技就源於角牴戲即蚩尤戲。聊城雜技現分布於東阿、茌平、陽穀等縣及其周邊地區。

信息

時間:2006年

..

類別:雜技與競技
地區:山東 
編號:Ⅵ—2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聊城市

聊城

聊城是中國雜技的發源地之一。新石器時代晚期,聊城是東夷人活動的主要區域,當時東夷人的首領蚩尤據說便是一位雜技高手,古代雜技就源於角抵戲即蚩尤戲。聊城雜技現分布於東阿、茌平、陽穀等縣及其周邊地區。

歷史

雜技雜技

春秋戰國時期,聊城雜技馬戲得到初步發展,到漢代已經基本成熟。三國時期,雜技馬戲在聊城的東阿一帶已很盛行,成為一

種以

雜技為主兼有其他技藝的表演形式,東阿王曹植曾以“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的詩句來描述這種狀況。歷史上黃河經常泛濫成災,許多農民為了生存不得不棄農學藝,東阿縣孟莊、賀莊、張大人集等村就是著名的雜技村。民國初期,僅東阿縣就有幾十個雜技馬戲班。此外,陽穀、茌平、莘縣、臨清等還有幾十個雜技團。其中有些團體曾到朝鮮、日本、新加坡演出。1955年,東阿縣正式組建馬戲團8個。1970年,成立了聊城地區雜技團。
|
聊城雜技歷史悠久,藝人輩出,逐漸形成了富有齊魯特色的雜技行業文化體系。聊城雜技主要包括馬戲、魔術、表演三大種別,重視腰腿頂功,突出新、難、奇、美、險,藝術風格樸實、英武、粗獷,素有齊魯英豪之稱,深受廣大民眾喜愛。

..

民國初期,僅東阿縣就有幾十個雜技馬戲班。此外,陽穀、茌平、莘縣、臨清等還有幾十個雜技團。其中有些團體曾到朝鮮、日本、新加坡演出。1955年,東阿縣正式組建馬戲團8個。1970年,成立了聊城地區雜技團。
聊城雜技歷史悠久,藝人輩出,逐漸形成了富有齊魯特色的雜技行業文化體系。聊城雜技主要包括馬戲、魔術、表演三大種別,重視腰腿頂功,突出新、難、奇、美、險,藝術風格樸實、英武、粗獷,素有齊魯英豪之稱,深受廣大民眾喜愛。
目前,聊城雜技雖經著力發掘和倡導,但仍存在著衰落的趨勢。這主要是因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原來作為謀生手段的雜技對現在的年輕人已不具吸引力,由此導致嚴重的後繼無人現象。一些頗有造詣的雜技演員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繼謝世,使得一些絕技面臨失傳的危險。

溯源

新石器時代晚期,聊城是東夷人活動的主要區域,當時東夷人的首領蚩尤據說便是一位雜技高手,古代雜技就源於角牴戲即蚩尤戲。

..

春秋戰國時期,聊城雜技馬戲得到初步發展,到漢代已經基本成熟。三國時期,雜技馬戲在聊城的東阿一帶已很盛行,成為一種以雜技為主兼有其他技藝的表演形式。
著名文學家、詩人曹植就是位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魏太和三年(229年),曹植被封為東阿王后,昔日結交的俳優術士會集東阿參加百戲會。據傳,他墓前的一塊風水地就是他當年的娛樂場。解放前,東阿縣成立的"東盛馬戲班",曾流行這樣一首歌子:"跑馬賣解上大桿,跳丸地圈流星鞭,走江行會保平安,莫忘先拜曹子建。"可見,曹植對於東阿雜技的發展所產生的影響。1951年在曹植墓發掘的132件出土文物中,有蒜頭形五花石球1個,據考證即為曹植"跳丸"用的道具。
曹植是一位出色的雜技藝術家,史料記載他"跳丸擊劍,誦俳優小說數千言","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在《白馬篇》中"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首接飛猱,俯身散馬蹄",就是他當時表演馬術的生動寫照。漢魏時期也曾有此佳句來形容聊城雜技聲名的鵲起"踢丸擊劍誰家子,魚山雜技自此興。經過魏晉南北朝,雜技藝術已經非常成熟。

現狀

目前,聊城雜技雖經著力發掘和倡導,但仍存在著衰落的趨勢。這主要是因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原來作為謀生手段的雜技對現在的年輕人已不具吸引力,由此導致嚴重的後繼無人現象。一些頗有造詣的雜技演員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繼謝世,使得一些絕技面臨失傳的危險。

雜技雜技

1993年文化部批准在聊城建立中國少兒雜技基地,並將其列入國務院蒲公英計畫。聊城市政府依託中國少兒雜技基地,建立了聊城蒲公英雜技藝術學校,培養雜技後備人才。但這仍然與科學的、立體的、全面的、原生態的保護相距甚遠,非物質遺產的搶救保護意識和工作力度亟待進一步加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千年滄桑育奇葩

聊城的雜技藝術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據《史記》載:雜技源於角牴,又名蚩尤戲。而傳說中的最早的角牴英雄蚩尤,生前主要活動區域之一就在聊城一帶,死後,其首葬在聊城壽張。曹植曾為東阿王,史載他精於“百戲”表演,東阿民間就流傳過這樣一首民謠:“跑馬賣解上大桿,跳丸地圈流星鞭,走江行會保平安,莫忘先拜曹子建。”由此可知,那時聊城的雜技馬戲已經相當知名。此後,聊城民間雜技長盛不衰,並且湧現出了像李祿友(李半仙)、張義成(張大辮子)等對中國近代雜技藝術有重要影響的雜技藝術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聊城雜技得到長足發展,民眾基礎更加豐厚。東阿的路莊、臧莊、葫蘆頭,莘縣的劉菜園等村,都是著名的雜技村。據統計,僅東阿縣在全國許多省市雜技團工作的藝人就有1200多名,原籍聊城或與聊城地區藝人有血緣、師承關係的雜技藝人,幾乎遍及全國各大雜技團體。

老戲不斷綻新容

聊城市雜技團培訓基地,我們看到大批不同時期、不同節目的劇照,栩栩如生的畫面,折射出聊城雜技的“守”與“變”。該團團長王廣明介紹說,雜技藝術已由單純的技巧表演轉變為技巧表演與舞蹈、音樂、服裝藝術和諧統一的綜合藝術。雜技團要適應這種轉變,唯有節目創新。
..

傳統節目《飛叉》,過去一直是在地上舞叉,他們把它編為男女演員在7根1·8米高的鐵樁上對舞,創意新穎,技巧、表演形式都有新的突破。《梅花樁飛叉》曾在第三屆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上奪得“銀獅獎”,之後又問鼎文化部“創新獎”,並參加45周年國慶演出。
《小小炊事員》是個童趣十足的節目,從前只是鍋呀碗呀在幾個小演員中飛快地傳來傳去,樣式簡單,經過精心改編後,在美輪美奐的燈光下,演員們將轉碟舞動得錯落有致,讓觀眾美不勝收,這個節目一舉奪得文化部頒發的銀獎。
1999年,文化部授予聊城市雜技團“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最近幾年,他們更努力建設隊伍,開拓市場,一年演出600多場次,其中他們編排創作的多個節目獲國家及省級大獎,到世界上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過表演。

育得新人闖新天

在雜技界有這樣一種說法,叫全國雜技一台戲。雜技節目變化不及時,久而久之觀眾當然就不願再看了。王廣明認為,要多出新節目,必須要多培養新人。
..

為了培育新人,聊城市推出“搭文化台唱旅遊戲”的舉措,給雜技創造了機遇,政府投資近千萬元建成了3800多平方米的雜技培訓基地,基地內“數碼劇場”的啟用,也為雜技創新發展提供了硬體支持。聊城市雜技團聯合辦學,今年40多名天南海北的新學員走進雜技藝術學校,在5年時間裡系統學習雜技專業及文化、音樂、舞蹈知識,為聊城雜技的發展帶來希望。
1959年3月10日,《聊城大眾》刊發訊息,“山東省第一屆雜技馬戲匯報演出大會,將於明日在聊城市開幕”,同時發表社論,對會演表示歡迎和祝賀。
1959年3月19日,《聊城大眾》用一個整版的篇幅,圖文並茂地報導了會演閉幕的訊息,而當日的報紙共兩版。
一次雜技會演為何讓當時的聊城地委機關報用如此大篇幅進行報導呢?19日,聊城雜技團原團長向記者講述了這背後的故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