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殼效應

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發現單耳失聰者,仍有辨認聲源方位的能力,井提出過耳完效應的構想,但不為人們所重視。直到本世紀六十年代,當立體聲技術得到長足發展之後,人們認識到雙耳效應對某些聲源方位感覺難以解釋,於是耳殼效應才得以被人重新認識。
當我們孩提時代,都可能做過一些有趣的試驗,比如把耳朵往外拉成兜風耳,這時我們感覺到外界的聲音突然變大變清楚了;如果把耳朵向後按到貼住頭骨,又會發現聲音減弱了。
如前所述,耳殼有反射並聚集聲音的功能。同時由於耳殼凹凸不平,因此,耳殼不同的部位所產生的反射聲,比直達聲稍遲進入耳鼓,形成比直達聲極短延時量酌重複聲。
重複聲比直達聲的延時量因入射角不同而異。對於垂直方向的入射聲,重複聲的延時量約為20一45ys,水平方向的入射聲約5。20P‘。
實驗證明,耳殼效應只對4—20kHz的頻段有效。
每個人都生有自己持有的耳部形狀,因此,如同每個人的指紋不同一樣,每個人的耳殼效應特徵也不同,每個人都根據自己大腦皮質所儲存的耳殼效應數據來辨認聲源方位。顯然,耳殼效應是後天形成的,是可以訓練的。
耳殼效應對判斷來自聽音人背後的聲音也有效。當一個聲音來自背後時,耳殼將阻擋了這個聲音的高頻泛音,這樣。同前方的聲源相比,出現了明顯的音色差;同時,由於耳殼的遮蔽作用,來自背後的聲音將不產生重複音。大腦聽覺區將這些信息同以往掌握的信號相比較,從而得出聲源出自背後的認定。
從理論上講,如果背後的聲源偏離中心鈾,那么到達兩耳的聲音也會形成時間差和聲級差。然而由於耳殼的背面沒有聚集和反射聲波的功能只能依*邊蔽效應和衍射聲來判斷聲源,更重要的是,來自背後的聲音無法直接用視覺輔助定位,因此,判斷的準確性較差,定位偏差達5—1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