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吃之“醬”(1)

”剛開始,醬是用肉加工製成。 ,鯤:魚子,也就是魚子醬。 ”《禮記》:“醬、齊視秋時。

(據紅網)漢班固的《漢武帝內傳》中,記西王母下人間見漢武帝,其中記西王母告訴武帝,說神藥上有“連珠雲醬”、“玉律金醬”,還有“無靈之醬”。於是就有制醬法是西王母傳與人間的說法。西王母下凡,自然只是傳說。
另有說法,說醬乃周公所創。周公就是叔旦,周武王的弟弟,曾助武王滅商。但《周禮》中已有“百醬’之說,醬的製作發明,應該在周之前。
醬剛開始並非作為調料,而是作為一種重要的食品而誕生的。按張岱《夜航船》中對飲食創造歷史的回顧:有巢氏(有巢氏是傳說中巢居的發明者,遠古時,相傳他為避免野獸侵襲,教民構木為巢,開始了在樹上巢居)教民食果,燧人氏始鑽術取火,作醴酪(通過蒸釀而成熟食),神農始教民食谷,加於燒石之上而食。黃帝始具五穀種。神農的兒子開始種莊稼,教民食蔬菜瓜果。燧人氏作肉脯,黃帝作炙肉,成湯作醢。(醢就是最早的肉醬。成湯是商開國之君,成湯滅夏桑而立商。)禹作鯗(鯗:魚乾),吳壽夢作酢(酢:醃魚、糟魚、吳壽夢即春秋時吳王)。神農諸侯夙沙氏煮鹽,嫘姐作〔酉意〕(酉意:梅漿,梅與鹽一起,是當時重要的調味品。嫘女,又稱嫘姐,傳說乃黃帝元妃),神農作油,殷果作醯(醯:醋,殷果,不知是殷代哪一位帝王,以詞義解,果為終,或許是殷代的最後一位帝王),周公作醬。
張岱說:“成湯作醢。”剛開始,醬是用肉加工製成。其加工方法,將新鮮的好肉研碎,用釀酒用的曲拌均,裝進容器,容器用泥封口,放在太陽下曬兩個七天,待酒麴的氣味變成醬的氣味,就可食用。這種肉醬還可以速成:肉斫碎,與曲、鹽拌勻後裝進容器,用泥密封。在地上掘一個坑,用火燒紅後把灰去掉,用水澆過後在坑裡厚厚地鋪上草,草中間留一個空,空中正好放裝拌好曲和肉的容器,把坑填上七八寸厚的土,在填的土上面,燒乾牛糞,一整夜不讓火熄滅,到第二天,醬滲出來就熟了。
這種肉醬,當時稱“醢”,又稱“ ”。《說文》:“ :醬也。醬:醢也。從肉從酉,酒以和醬也。”因為醬是酒,肉和鹽在一起交合而成,滋味好。《風俗通》:“醬成於鹽而成於鹽,夫物之變有時而重。”所以在當時曾被稱作美食。到周代,人們發覺草木之屬都可以為醬,於是醬的品類日益增多,貴族們每天的膳食中,醬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從《周禮》中看,當時的醬品已有一百多種。《周禮·天官·膳夫》:“凡王之饋,食用六穀(徐、黍、稷、粱、麥、菰),膳用六牲(牛、羊、豕、犬、雁、魚),飲用六清(水、漿、醴、醫、酏),羞用品(加饌)百二十品,珍用八物(八珍),醬用百有二十瓮。”《周禮·天官·食醫》:“食醫(掌天子膳食調和劑量)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羞、百醬,八珍之齊。”《周禮·天官·醢人》:“主舉,則供醢六十瓮,以五齊、七醢七菹、三〔上難下肉〕實之。”君王每天膳食,醢人都要進肉醬六十瓮,“齊”其實是酸菜,“菹”其實是醃菜;〔上難下肉〕是帶骨的肉醬,當初都歸為醬類。後清人郝懿行《證俗文》釋:“醬有數義,古者以肉為醬。醬之名有〔將橘字換成酉字邊〕、醢、醯醢(拌醋的醬)、〔上難下肉〕、醬之類有五齏、七醢、七菹、三〔上難下肉〕。”所謂“五齏”是用醬拌和切成碎末的菜餚:“昌本”(菖蒲根)、“脾折”(牛百葉)、“蜃”(大蛤)、“豚拍”(豬的肩胛肉)、“深蒲”(初生未出水的蒲嫩葉)。“七醢”為“醯醢”(豬肉醬)、“〔低換成蟲字旁〕醢”(螞蟻卵醬)、“兔醢”、“雁醢”、“蝸醢”(田螺醬)、“ 醢”(蛤蜊醬)、魚醢。“七菹”為“韭菹”(菹:酸菜或鹹菜)、“菁菹”(菁:韭菜花)、茆菹(茆:水中蓴菜)、“葵菹”(葵:秋葵)、“芹菹”(芹:水芹)、“箔菹”(箔:又作苔,水苔)、“筍菹”(筍:初生竹筍)。“三上難下肉”:“鹿 ”、“麋 ”(麋:麋鹿)、“麇 ”(麇:獐)。
在《禮記》中,提出“五味、六和”。“六和”指的是“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調以滑、甘”,說明當時已非常注意調味。《禮記·內則》中記;吃牛肉、羊肉、豬肉都要用醢拌著吃,吃魚膾,則用芥醬蘸著吃。其中舉例食物之間的互相配合;用螺肉醬吃雕胡米飯和野雞羹,吃麥米飯時配乾肉煮的粥和雞羹,吃細舂稻米飯配狗肉羹和兔肉羹,這些都可以用米粉拌和,不加辛辣的蓼。燒小豬時,先用苦菜把豬包起來,肚裡塞上蓼葉。燒雞時肚裡塞蓼葉,要用醢。燒魚時肚裡塞蓼葉,要用魚子醬。燒鱉時肚裡塞蓼葉,也用醢。吃乾肉片蘸蟻卵醬,吃乾肉粥用兔肉醬,吃熟麋肉片蘸魚醬,吃魚片蘸芥醬。當時的“八珍”中的“淳熬”、“淳母”就是用醢澆在稻米飯或黍米飯上,其它六種,基本上都需用醢、醯煎和。
從《周禮》中的記載到《禮記》中的記載看,醬的作用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從主要的配食品變成了很具體的調味品。
早時,醬除有調味功能,還有除毒功能。《爾雅·釋名》:“醬,將也,制飲食之毒,如將之平禍亂也。”當時醬之有名者,《呂氏春秋》記“鱣鮪之醢”、“長澤之卵”。鱣鮪是大魚,是魚醬。長澤,古地名。西方大澤,卵讀為鯤kun,鯤:魚子,也就是魚子醬。枚乘《七發》記:“熊蹯之〔月需〕nao,芍藥之醬。”韋昭《上林賦》註:“芍藥和齊鹹,酸美味也。”
古人把醬的製成也看成陰陽之氣相交而成。《禮記外傳》:“醢有陸產有水物,天地陰陽之氣所生。”《禮記》:“醬、齊視秋時。”鄭玄註:“醬宜涼也。”崔〔突寶蓋下一個是〕shi《四民月令》:“五月一日可作醢”這就是說,作醬最好是夏天,以利質變;但醬製成後,又宜陰涼貯存。但古人又告知,夏天打雷的天氣不能作醬。《論衡》:“作更醬惡聞雷,此欲使人急作,不能積久。”因為打雷使人怕下雨,急於製作就不宜久藏,這有一定的道理。可《風俗通》卻說:“雷不作醬,俗說令人腹內雷聲。”這種說法根據在哪裡呢?據說子路是感雷精而生的,所以剛而好勇。子路死後,衛國人將他的肉製成肉醬。《禮記》中因此有“孔子覆醢”之說,說孔子哭子路,讓從者覆醢,而且還說,每聞雷聲就感到心惻怛不安。
(未完待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