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恐懼症

老闆恐懼症

老闆恐懼症,是社交恐懼症的一種,是常見的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之一,輕微的老闆恐懼症可以在工作中自然調節,如果調節無效或症狀加重,再滿足於自我調節就會陷入誤區,這種情況下就該去接受專業的心理諮詢、心理訓練或心理治療。

概述

老闆恐懼症老闆恐懼症
老闆恐懼症,是一種情緒障礙,主要是由工作壓力引起的,此外還在於個人自我心態的調節。心理專家建議要克服這種心理障礙,要拋棄不宜與上司過多接觸的觀念,當上司反饋不佳的時候,要及時判斷問題究竟出在何方,要儘可能多與上司溝通,在不斷地溝通中增強自信。

具體表現

1、電話讓人心驚肉跳,一位大學畢業生剛進單位的時候,為了便於區分,在手機上為不同身份的人設定了不同的響鈴,為老闆設定的是成龍的“神話”,以前每當“神話”響起的時候會覺得精神一振,然而現在,“神話”卻似“緊箍咒”一般,總是讓渾身一驚。每次聽到老闆的來電,我都要深呼吸才能接通。
2、發展到後來聽到老闆的聲音都會覺得神經緊張,每次路過老闆的辦公室都躡手躡腳,生怕被老闆發現然後被叫去談話,開會的時候,也儘量選擇離老闆最遠的位置,並始終低著頭,不讓目光與老闆交流。老闆也發現了異常試圖與員工進行交流,但是躲躲藏藏地表現讓談話最後以失敗告終。
3、成天盼望自己生病,一些大學生畢業後進入一家企業,由於同事不多經常與老闆獨處,老闆是一個嚴謹且不苟言笑的人,使得原本就性格內向的常常覺得壓力很大。在工作中出現了錯誤遭到了老闆的嚴厲批評,從那之後只要看到老闆就覺得渾身不自在,發展到後來,竟然出現了“上班恐懼症”。
4、每天要跟老闆面對面工作就覺得頭疼、肚子疼,到了單位也會焦慮不安,不想和任何人說話,一旦下班鈴響就如釋重負般長舒一口氣,精神百倍地安排剩餘時間。

現象剖析

老闆恐懼症老闆恐懼症
1、從人生經歷來說,如果小的時候怕家長,念書的時候怕老師,工作了就比較容易變成怕領導,怕上級。
2、有自卑傾向、有對人敏感傾向、有自我壓抑傾向,就業後容易出現上級恐懼症狀。
3、從誘發因素上說,某次任務完成得不好,或領導的一次批評和否定,或偶爾聽到的某種言傳,都會誘發對領導的恐懼。如果具備以上三大因素,又不會正確調節產生的緊張感和恐懼感,慢慢就會形成條件反射式的領導恐懼,從而把本可一帶而過的緊張感逐步積累成揮之不去的恐懼症狀。
4、陷入這種症狀中會使人感到心神不安、效率降低、上下級關係彆扭甚至緊張,工作就變成了沉重的苦役。症狀進一步加重會使人產生迴避動機──如果真的開始迴避領導、迴避交往、迴避任務,人的社會功能就會受到損害。如不恰當地調整,就會產生跳槽、休假甚至辭職等退縮行為。由此可見,上級恐懼不是病,真病起來也要命。

緩解方式

1、上級恐懼心理本可以在工作中自然而然地化解掉。如果症狀越來越重,主要原因往往是調節的方向不對或方法有誤。總是期望領導能變得和顏悅色、善解人意、溫柔如許等等,總是希望自己在領導面前表現得心境平和、從容不迫、落落大方、魅力百分百,總是希望把自己的哪怕一納米的缺點、弱點都消滅乾淨,至少在領導面前消滅乾淨。
2、總是想會把一個人的全部注意力都盯在自己和領導的心理關係上,用專業的語言來說這叫“精神互動作用”。說白了,對上下級關係的過度關注恰恰是上級恐懼症的“精神支柱”,也就是說過度關注會使恐懼加劇。

具體措施

老闆恐懼症老闆恐懼症
1、全盤接受,就是說把自己害怕上級的這種心理狀態原原本本地容納下來,把它看作是自己人際交往的特點之一。寧願帶著這樣的特點去和領導真實交往,也不削足適履地硬弄出一套去適應領導,不過千萬要相信任何領導都不會因為你有點兒怕他而恨你,倒是你不拿他當回事兒更容易形成問題。
2、本末正置,完成任務是上下級關係的“本”,心理感受是上下級關係的“末”。如果領導還給你發工資,一定不是因為你在他面前旁若無人、放鬆之至,而是因為你完成了這個崗位規定的任務。領導靠所有的下級卓越完成他下達的任務,而不靠大家悠然的心情和悅目的表情。
3、如果你心情好、表情好,那只能算是上下級關係的副產品。如果把心理的關係變成上下級關係的主鏇律,那個領導肯定會使企業虧損,使機關拖沓,使團體渙散,使自己下台,使員工沒飯吃。這樣的領導你可能不恐懼,但你也沒活兒乾、沒飯吃,至少乾不出豪邁感。
4、樹立普通觀,不必神化上級。“上級恐懼症”源自心中的一種上級神話。苦於“上級恐懼症”的人,無一例外地把上級給神話了。苦於“上級恐懼症”的人不是期待自己和上級能有神交就是把上級想像成近乎上帝的某種神話。
5、肯定沒把上級當成普通人,其實上級就是被時勢的某個浪頭,推向了某個位置的那個普通人。把你推上那個位置,你也是被叫做上級的普通人。骨子裡有了這樣的平等觀或普通觀,再想得“上級恐懼症”也不容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