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里克湖

老里克湖

老里克湖位於中國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與安圖縣交界處甑峰山西北的老里克山頂,甄峰山海拔1,470米,地域面積30多公頃,土質構造屬高山濕地,人跡罕至。 “老里克”是滿語中鳥禽的稱謂,意思是“長脖子”,滿語裡把白鷺、仙鶴等長頸飛禽叫長脖子,由此可推出,過去這湖中常年有此類飛禽棲息,想來那時的湖面要超過兩米的冰凍層,魚蝦才能繁衍生息。老里克湖是這一高山濕地中的季節性湖泊,枯水季節里基本沒有水,是一片泥濘的沼澤;豐水季節時積水成湖,湖面東西長650米,南北寬310米,面積約20萬平方米,是海蘭江的發源地。 每年的十月開始,這裡就被皓白的大雪所覆蓋了,西伯利亞南下的寒流和日本海北上的暖流在這裡交匯,都想越過高高的枕頭峰把對方壓倒,兩種氣旋攪合升騰,形成了厚實的降雪鋒面,因此,這一區域降雪頻繁、雪量極大,平均厚度要在一米以上,最深處足足有三、五米,且雪期長達6-7個月。這裡人跡罕至,各種動物的蹤跡遍布雪野,時不時會有動物棲息的雪洞出現,冒著縷縷的哈氣。 漫長的冬季里,梨花似的瑞雪不停地紛飛,或大或小、或秘密或疏,粘稠的雪絮落在繁茂枝幹間,自然形成了造型各異的天然雪雕與壯美的霧凇景觀,讓人仿佛置身於潔白的格林童話世界裡。 《老里克湖》 揚眉 甄峰山高嶺漫長,如鳳似凰兩翼揚, 林木繁茂毛草細,水汽豐盈濕地涼; 霧凇沆碭梨花雪,銀裝素裹晶瑩裳, 精靈鬼怪多變幻,飛禽走獸覓食忙。

基本信息

長脖子的老里克

老里克湖 老里克湖
老里克湖位於中國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與安圖縣交界處甑峰山的西北老里克山頂,甄峰山海拔1,470米,地域面積30多公頃,土質構造屬高山濕地,人跡罕至。老里克湖是這一高山濕地中的季節性湖泊,枯水季節里基本沒有水,是一片泥濘的沼澤;豐水季節時積水成湖,湖面東西長650米,南北寬310米,面積約20萬平方米,是海蘭江的發源地。
“老里克”是滿語中鳥禽的稱謂,意思是“長脖子”,滿語裡把白鷺、仙鶴等長頸飛禽叫長脖子,由此可推出,過去這湖中常年有此類飛禽棲息,想來那時的湖面還是很深的,最起碼要超過兩米的冰凍層,魚蝦才能繁衍生息,只不過日積月累的泥炭把湖面給抬升了,沒了魚,也就少了水禽。每年的十月開始,這裡就被皓白的大雪所覆蓋了,西伯利亞南下的寒流和日本海北上的暖流在這裡交匯,都想越過高高的枕頭峰把對方壓倒,兩種氣旋攪合升騰,形成了厚實的降雪鋒面,因此,這一區域降雪頻繁、雪量極大,平均厚度要在一米以上,最深處足足有三、五米,且雪期長達6-7個月。這裡人跡罕至,各種動物的蹤跡遍布雪野,時不時會有動物棲息的雪洞出現,冒著縷縷的哈氣。漫長的冬季里,梨花似的瑞雪不停地紛飛,或大或小、或秘密或疏,粘稠的雪絮落在繁茂枝幹間,自然形成了造型各異的天然雪雕與壯美的霧凇景觀,讓人仿佛置身於潔白的格林童話世界裡。

《老里克湖》

揚眉

甄峰山高嶺漫長,如鳳似凰兩翼揚,

林木繁茂毛草細,水汽豐盈濕地涼;

霧凇沆碭梨花雪,銀裝素裹晶瑩裳,

精靈鬼怪多變幻,飛禽走獸覓食忙。

老里克湖 老里克湖
格林童話世界 格林童話世界

老里克湖是一個位於高山之巔的季節湖,豐水期蓄積降水成湖,深度2~3米,枯水期水面回落至0.5~1,呈現一片沼澤狀態,由於海拔高、氣候溫涼等因素影響,老里克湖的生態植被多以高山沼澤濕地的形態呈現,林下蒿草以纖細的烏拉草為主,還有各種蕨類植物,茂盛異常。在湖泊邊緣地帶的塔頭、墩子上,群生著珍貴的藍莓,夏秋時節結滿了紫藍色的漿果。圍繞水面的邊緣區域生長著挺拔的冷杉、雲杉、紫衫,少量的落葉松、油松,以及周身白皙的白樺、樹皮斑褐色的碩樺,還有秋季葉片緋紅的喬木五角楓。清澈的湖水溢出,經由東北面較低的沼澤地塔頭間的縫隙匯集成無數條小溪,流進了長滿青苔的亂石灘變成了地下暗河,人們看不見水流,卻能聽見厚實的青苔下水流的叮咚響聲。水流就這樣在地下艱難地流淌八百多米後豁然衝出地面,匯集成湍急的澗流,這就是海蘭河的源頭。以老里克山為中心,方圓十餘公里內聳立著甄峰山、麝香台、老爺嶺、雞冠砬子、睡佛山和仙峰等,但在濕地向外眺望,因為高大的原始森林的遮蔽哪個峰巒也看不到。化凍以後因地面濕滑,人跡就更加罕至,這時,不知在哪裡躲藏了一冬的動物們就開始活躍啦啦,什麼狍子、梅花鹿呀,水貂、松鼠什麼的,乃至黑熊,都利用這短暫的時間,抓緊繁衍生息,特別是南歸的候鳥,在繁茂的樹叢翩飛鳴叫更令山色清幽了。

高山上植被十分豐富,屬於物種最繁多的針闊混交林帶。初春時分,冰雪尚在消融,杉木就吐出了嫩黃的新芽,松乾更發出了青翠的新枝,樺樹也敞開了白皙的胸膛,各式的野花爭芳鬥豔在塔頭上競相開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盛夏時節,碩大的雲朵時不時地匯集在這裡,潑灑下狂暴的雨水,在豐沛的雨水滋潤下,林木枝繁葉茂、翠綠欲滴,南來的鶴寰休閒地游弋在湖面,野鴨則不停地吵鬧著,林下生長著眾多的可食用的蕨類薇菜、廣東菜、猴腿等,尤以葉片肥大脆生的馬蹄葉居多,成片成簇的,有探險者居然坐在其中,信手拈來,就地用飯盒裡的米飯蔥醬卷著葉片饕餮地大吃起來。初秋是老里克是她最絢爛秀美的時刻,蒼綠色的松杉下是婷婷的淺白、黃棕色的樺樹,稀疏的樺樹的枝椏,明黃的樺樹葉片中,是一片片燃燒的火紅色楓樹,還有核桃楸、黃鳳梨褐色的樹冠參雜在其中,構成了巨幅的色彩斑斕、無邊無際的西洋油畫的畫卷,徜徉在其中,遊人既是觀賞者又是風景,世界上再美的自然景色,若是少了人的點綴,也就少了靈魂。

老里克的四周的山區都比濕地高出些許,而且生長著茂密的原始林木,涵養著豐富的水汽。夏季的老里克湖的天氣變化萬千,時陰時晴、時風時雨叫人捉摸不透。大霧瀰漫的時候,升騰的霧團把萬物都披上薄紗,峰巒時隱時現,林帶朦朦朧朧,置身霧海,人們如臨仙境騰雲駕霧;天氣陰沉的時候,烏雲壓頂四周漆黑,大有“黑雲壓城城欲摧”的磅礴氣勢,老里克如被扣在鍋底,令人胸腔發悶窒息的喘不過氣來;山風呼嘯的時候,翻滾的亂雲被扯成了條條烏龍,枝折斷山林嗚咽,松濤陣陣如虎嘯猿啼,令人脊骨發涼毛髮悚然;大雨滂沱的時候,閃電撕裂了烏黑的長空,巨雷轟坍了懸崖峭壁震天撼地,大雨灌注毫不吝嗇似的從天而降,大有天庭塌陷之勢,溪流陡漲拖帶著橫柯倒木傾瀉而下,令人膽戰心驚。而雲雨瞬間划過後,碧空湛藍空氣清爽,湖水清澈而寧靜,星光蕩漾林木的倒影浮動,令人們心曠神怡。夏季的老里克湖呦,就像一個不更事的的少年,任性而頑皮。

這裡因受海拔高的因素影響,冬季來的早、去的晚,每年的十月初就已是瑞雪紛飛的日子啦。飄飛的瑞雪在暖濕的水霧裡稜角被鈍化,遇到樹木的枝椏、梢條,就會粘連著四周的雪粒一起凍結到寒徹的枝椏物體上,一層層包裹著,最後形成銀裝素裹的瓊花玉樹,這種現象叫雪掛,亦屬於霧凇種屬之中。雪掛的現象在長白山先鋒林場的老里克湖區四周表現得尤為突出。碩大棉桃似的雪花在濕糯的空氣中變得靦腆了,她們各個多情地依附在或疏或密的枝幹上,懶散地歇息在或橫或豎的樹樁上,不一會,茂密的原始森林間就變幻出格林童話世界裡各種各樣白皙的大小動物和頑皮的精靈來了,他們或攀附在樹身上,或依偎枝椏中;或奔跑在樹叢中,或懸掛在枝頭上;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形單影孤;嬉戲著、打鬧著,沉思著、酣睡著,呈現出千姿百態的賣萌景象。你若不是置身於這潔白妙幻的世界中,很難想像出大自然真的會具有如此氣象萬千的造化神力。

神奇變幻的霧凇

霧凇(wùsōng),俗稱樹掛,是在嚴寒的冬季里,空氣中飽和的水汽遇到冷澀的物體凝華而成的霜晶體,按其形成方式分類霧凇非冰非雪,是氣候類別里的一種獨立現象,因為它的形成既需要很低的氣溫,又要空氣中含有飽和的水汽,且更要有可依附的附著體,同時能具備前兩個形成霧凇極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條件更是需要一個良好的契機點。

老里克湖 老里克湖

在森林中,霧凇是由迷霧中無數零攝氏度以下,且尚未結凍的細小霧滴隨輕風在樹枝等物體上,不斷積聚凍粘形成的霜晶體,表現為白色不透明的粒狀或無色透明的散射狀結構沉積物。我國是世界上記載霧凇最早的國家,《春秋》上把霧凇叫做"樹稼";宋代曾鞏《冬夜即事》詩有:"香消一榻氍毹暖,月澹千門霧凇寒。聞說豐年從此始,更回籠燭卷廉看"之語;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著名的《湖心亭看雪》一文中更有曰:"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的名文。

旅遊文化學者揚眉通過親身的細緻觀察,得出:"東北長白山區的霧凇有兩個純種,一個亞種"的結論:

其一是:肥碩的霧滴遇到乾冷寒徹的枝椏物體後,迅速凍而結成白色粒狀的小冰屑,叫屑狀霧凇;屑狀霧凇的結構較為緊密,呈顆粒狀凝固在物體的表面,一般的搖動也不會脫落。

其二是:嬌小的霧滴遇到濕冷寒徹的枝椏物體後,不斷凝華而形成的無色晶芒狀小冰屑,叫晶狀霧凇;晶狀結構較鬆散,呈鋒芒狀粘附在物體表面,稍有震動就會脫落。

再有一個亞種是:飄飛的瑞雪在暖濕的水霧裡稜角被鈍化,遇到樹木的枝椏、梢條,就會粘連著雪粒一起凍結到寒徹的枝椏物體上,及至一層層包裹,最後形成銀裝素裹的雪樹,這種現象叫雪掛,亦屬於霧凇系列之中。雪掛在長白山先鋒林場的老里克湖區表現得尤為突出。

《可愛的冰鬍子》

揚眉

在大山的高處密林的盡頭,

有一群冰鬍子,

他們快樂又頑皮,

他們聰明又賣萌,

他們渾身潔白快閃在那

銀色的世界裡,

他們大腳兼作雪屐和雪鞋。

Ah...可愛的冰鬍子,

Ah...友愛的冰鬍子。

他們超快的速度來奔跑,

告訴了要雪暴

他們嬉戲打鬧無憂好歡喜。

在大山的高處密林的盡頭,

有一群冰鬍子,

他們快樂又頑皮,

他們聰明又賣萌,

他們上躥下跳快閃在那

銀色的世界裡,

他們呼嘯像似號角和風聲。

Ah...可愛的冰鬍子,

Ah...友愛的冰鬍子。

他們超快的速度來奔跑,

救助了被困人,

他們嬉戲打鬧無憂好歡喜。

英文:

Thelovelyicebeard"

Theendofthehighupinthemountainforests,

Agroupoficebeard,

Theyarehappyandnaughty,

TheyarecleverandsellMOE,

Theyallwhiteflashinit

Theworldofsilver,

Theirfeetandmakeyourskiandsnowshoes.

Ah...Lovelyicebeard,

Ah...Loveicebeard.

Theyaresuperfastspeedtorun,

Asnowstormtoldto

Theyplaycombateasyjoy.

Theendofthehighupinthemountainforests,

Agroupoficebeard,

Theyarehappyandnaughty,

TheyarecleverandsellMOE,

Theyjumpupflashinit

Theworldofsilver,

Theyroarlikehornsandwind.

Ah...Lovelyicebeard,

Ah...Loveicebeard.

Theyaresuperfastspeedtorun,

Thebailoutistiring,

Theyplaycombateasyjoy.

甄峰火山群系

凡是長白山水系流經的區域都是長白山區的地理概念,它的主體區域是火山群區,長白山的火山群區自西向東排列,分別是望天鵝火山群、長白山火山群和甑峰山火山群這三座巨型火山椎體群。在這三座巨大的火山群中,望天鵝形成於距今一千六百多萬年前,長白山形成於距今二百多萬年之前,而甑峰山形成的最早,距今已有兩千多萬年之前。長白山屬於休眠型火山,而望天鵝和甑峰山皆屬於死火山。

甄峰的山脈位於長白山的東北側和龍市和安圖縣間,屬南崗山脈的中北段,北起古洞河左岸的廟嶺,南至廣坪的圓池腳下,過古洞河與牡丹嶺交匯,過紅旗河與南崗山銜接,是二道江上游、海蘭江上游的分水嶺。以老里克為中心,在方圓十餘公里的範圍內,聳立著眾多景致不同的東北地區高峰,其中著名的甄峰山,俗稱枕頭峰海拔1676.6米,為延邊地區第三高峰,東北第四高峰。還有1,400米的麝香台,1,457米的老爺嶺,1,280米的雞冠砬子,1,415米睡佛山和1,571米的仙峰等,構成了甑峰山火山群,因此,這一帶是和龍市範圍內地勢最高的區域。

海蘭江的主源頭在老里克山的山頂濕地區域,另外還有北麓的古洞河、二道河,西南麓的紅旗河等支脈。這裡的森林鬱閉度高,多為針闊葉混交林;氣候潮潤環境幽靜,景色自然淳樸,動植物種類繁多,2002年國家林業局批准把老里克東北向內的東西寬20公里,南北長14公里的近兩萬公頃的區域,劃定為國家森林公園,取名為“仙峰國家森林公園”。

甑峰山

甑峰山雄渾高大、山體呈梯子形,山脊橫向展面有一千多米,中部略有些許凹陷,從遠處眺望去很像一個巨大的枕頭,當年,女媧娘娘補天后,身體極度度勞累曾在此棲息過,走的時候就把她的玉枕留在此處,為長白山腳下的百姓遮擋西北吹來的刺骨風雪,所以當地人叫它枕頭峰。甑峰山主峰上的地勢較為平曠,類似一個巨大的足球場根本找不到那裡是最高點,植被和山下的針闊葉混交林帶有明顯的帶狀區別,山上多是高山嶽樺樹和低矮的灌木叢形成的岳樺帶,甑峰山的氣候是受西伯利亞寒流和日本海暖濕氣流的交替影響,大氣降水非常豐富,夏秋時節,常常是早晨還是艷陽高照,轉眼就烏雲密布大雨滂沱了;而冬季多是丹雲厚重、瑞雪飄飛,造就了這裡長白山下第一雪的奇幻景色。

甑峰山中生活著黑熊、梅花鹿、馬鹿、狍子、山狸子、松鼠、林蛙、等野生珍稀動物;野生人參、越桔、五味子、刺老牙、蕨菜、馬蹄葉等資源也極為豐富。由於海拔較高,這裡在每年的十月上旬山頂就落下雪花,呈現出霧氣升騰的景象,而山下的五角楓葉紅的正濃、白樺樹葉黃的正燦和油綠的冷杉、油松形成了色彩斑斕的五花山。

麝香台

老里克湖 老里克湖

麝香台又稱四方台、斷頭台,是仙峰的最高點,海拔1,571米,位於甄峰山東北向約四公里處,山頂的東部呈多級台階狀態,高大的樹林下碩大的朽木橫七豎八的臥在那裡,林中間是一片空曠的的綠苔平地。人們可以攀登,而東南部則是鐵青色的懸崖絕壁,崖高五十多米,山崖上面綻放著粉紅的金達萊,站在此處視野開闊,萬里江山躍然進入眼底,山頂的西部與老里克山峰的余脈相連,有林道便道相通。這裡很適合野外探險旅遊。

青山里

青山里是由和龍城區進入老里克及甄峰山的必行路過的地方,屬於和龍市林業局的青山林場轄區。雄偉高聳的青山里大捷紀念碑就建在林場西部的小山頂上。從青山林場沿著清幽的海蘭江逆流而上,在離甄峰里步行半個小時的五六里的路程,進入一個狹窄的峽谷中,路邊多長有刺老芽、狗棗子、五味子等多種山菜和野果,此地即為上世紀二十年代著名的青山里大捷戰跡地之一。

雞冠砬子

雞冠砬子位於先鋒林場的西北部,由南望此山斷崖切削峭立挺拔似雄雞傲立,在東部看此山的形狀英俊挺拔,似雄雞的雞冠,因此得名雞冠砬子,山上林木茂密,氣候潮潤,適合野外探險。

老里克山

老里克湖 老里克湖

老里克山位於和龍城區西北三十多公里處,海拔1,470米,區域面積30多公頃,人跡罕至,是和龍市與安圖縣的界山,毗鄰甄峰山。一條路由青山林場沿著海蘭江逆流西上,約走十多公里便可到達。另一路是從延吉到二道白河的省道,行至峰頂的時候切入,也可到達。登上封頂,所見的卻是高山濕地平原,中心有大面積的沼澤水泊老里克湖,為海蘭江的發源地。

海蘭江

海蘭江發源於和龍市甄峰山東北的老力克湖,流經和龍市和龍井市,在與匠人河、福洞河、六道河、八道河等支流匯合後,經過海蘭江河壩,匯入布爾哈通河。海蘭江全長145公里,流域面積達2,934平方公里,屬於嘎呀河支流,圖們江水系。千百年來海蘭江灌溉著這片肥饒的土地,哺育著兩岸的肅慎子民。

海蘭江又叫“海林江”,源於滿語(hailanbira),意思是“榆樹”。由此可知,當年兩岸生長著茂密的榆樹林。海蘭江全長145公里,流域面積達2,934平方公里。海蘭江畔的平崗平原和瑞甸平原曾是榆樹茂密的林地,十八世紀中葉白衣過江,是朝鮮族先民們牽牛荷犁移居到這裡後,把林地開墾成良田。

海蘭江畔稻花香

海蘭江發源地在老里克湖,源頭為沼澤之中東北方向的一個溪流,窄的一步就能越過,然而,順流而下溪流越來越寬、水量越來越大形成了一條湍急的小河,河源穿梭在林間的溝壑石塘之間,跌落出許多水流川急、浪花飛濺的階梯瀑布,聽得到嘩嘩的流淌聲,看得見輕浮的寒霧。河床中的石頭上布滿了厚重的苔蘚植物。岸邊山崖多是岩漿凝固的玄武岩,崖上生長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有幾處背陰處包裹在苔蘚中的六稜柱狀石林上,還掛上了冰川瀑布,石林、冰川、綠蘚、翠綠的密林疊合在一起,顯現出了美妙絕倫的人間奇景。

海蘭江全長145公里,流域面積三千平方公里,主要流經和龍、龍井區域,衝擊成了平崗平原和細田平原。春天,登上帽兒山的山頂,鳥瞰百里平疇的海蘭江水田,平靜田埂整齊的割化著水面,秧苗翻滾著嫩綠波浪,沖刷著稻草苫蓋的朝鮮族房舍,散落的村屯融織在梨花盛開的山崗,懶散的延邊黃牛遊蕩在枝椏下,衣衫艷麗的朝鮮族村民忙著農事。滿目所見的都如揚眉說的“滿山梨樹瑞雪揚,海蘭江畔稻花香,白衣民族多勤奮,美好日子萬年長”的勞作場景。這裡盛產的綠色、無公害的“海蘭江牌”大米,獲準“國家地理標誌保護農產品”的稱號。在龍井與延吉交界處,由於h和龍水電站的修建,形成了“海蘭湖”,海蘭江在流入圖們境內後,在西夏王國的城子山山城下匯入布爾哈通河,再下併入圖們江。

從前,江兩岸的碧岩山和珠岩山腳下有兩個村子。村民們靠種莊稼和打魚為生,因此把江水視如生命。

碧岩山腳下的村子裡住著一個叫蘭的姑娘,珠岩山腳下的村子裡住著一個叫海的小伙子。兩人在勞動中產生了感情。不料有一年暮秋時分,突然出現了一個兇狠的惡魔。惡魔的頭上長著一對尖角,渾身覆蓋著長毛。惡魔騎著高頭大馬,揮動著千斤大刀,嘴裡狂喊著:“天下的土地都是我的!”惡魔搶走了全部糧食和曬乾的魚蝦,還擄掠了兩個村裡的好看的姑娘。第二年剛到秋天,惡魔又闖進了村里搶走了糧食和姑娘。村里人實在忍無可忍,為了置惡魔於死地,豁出命於惡魔開展了生死搏鬥。人稱大力士的海更是揮舞著長劍沖在最前面。

有一天惡魔有揮動著千斤大刀前來挑釁。惡魔來勢兇猛,而海卻沉著冷靜地揮舞著長劍,身手敏捷的與之交鋒。儘管打了整整一天,卻最終也沒能分出勝負。在村里人的全力支持下,海越戰越勇,奮起一劍斬斷了惡魔的脖子。誰知滾落到江邊的惡魔腦袋接連跳了幾下,重新長在了脖子上。海又一次斬斷了惡魔的脖子,可掉下來的腦袋很快又長回了原處。村里人用繩索拋向惡魔將其脖子套住,海再一次揮起亮閃閃的長劍斬斷了惡魔的腦袋。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蘭把用裙幅兜著的爐灰統統傾倒在惡魔的脖子裡。這樣,惡魔的腦袋再也張不回去了。村里人一起跑過來,抬起惡魔的屍體扔進滔滔的江水中。

從那以後,江水有開始清澈見底,又有了群魚盡情嬉水。打敗惡魔以後,海和蘭在江畔舉行了婚禮。新郎新娘雙雙坐在用鮮花和松枝裝飾的龍船里。村里人高高舉起斟滿酒的酒杯,衷心祝福兩人永遠幸福。後來,人們把海和蘭的名字合起來,給這條江取名為海蘭江。

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

海蘭江雖然是條短小的江流,但二十世紀的七十年代,卻享譽全國人人皆知,它的名氣是因為一首《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的頌歌唱響。1971年7月21日,延邊歌舞團為紀念建黨五十周年參加吉林省文藝匯演大會,節中目首演了《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後來舞蹈隨著歌曲改名成為該團的保留節目,由朝鮮族歌唱家黃仁順首唱。這首歌深情地表達了延邊各族兒女忠於黨,忠於領袖的赤誠之心。實際上也是如此,延邊作為邊疆少數民族生活的區域,一直是黨和人民最放心的地方,朝漢和生活在這裡的各民族情誼,是在國破家亡的最悲慘歲月中凝成的,是在共同抗擊日本軍國主義的戰鬥中發展的,是在共同建設美好家園的勞作中牢固的。

《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這首歌面世已經四十多年了,卻在歲月的流逝中顯示出了它頑強的生命力。正如一位著名音樂評論家所說的:“當時歌頌毛澤東的歌曲有千萬首,經過歷史的嚴格篩選而保留下來的卻只有幾十首之多,而《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卻始終能夠在眾多的歌頌領袖的歌曲中占有一席之地,那是它獨特的藝術光輝使它保持了永恆的藝術光彩”。

《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

填詞:韓允浩

譜曲:金鳳浩

首唱:黃仁順

老里克湖 老里克湖

我們心中的紅太陽

照得邊疆一片紅

長白千里歌聲嘹亮

海蘭江畔紅旗飛揚

千條江河歸大海

萬朵葵花向陽開

延邊人民縱情歌唱

我們心中的紅太陽

哎……

毛主席

我們無限熱愛您

您的教導牢記心上

延邊人民祝願您

我們心中的紅太陽

照得邊疆一片紅

長白千里歌聲嘹亮

海蘭江畔紅旗飛揚

千條江河歸大海

萬朵葵花向陽開

延邊人民縱情歌唱

我們心中的紅太陽

哎……

毛主席

我們無限熱愛您

您的教導牢記心上

延邊人民祝願您

萬壽無疆

萬壽無疆

青山里大捷

在甄峰山下青山林場的入口處,聳立著一座巍峨的“青山里大捷”紀念碑,上面用中朝文字書寫:青山里抗日大捷紀念碑。這是為紀念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發生這一周圍的以朝鮮族抗日誌士為主體的北路第一軍以少勝多痛奸日軍近千人的一些列戰鬥中犧牲的志士而樹立的,這些戰鬥後來被史學界統稱為青山里大捷。

戰役概況

青山里大捷是在1920年10月21—26日,北路第一軍在中國延邊地區的青山裏白雲坪、臥龍完流溝、鴨雞溝等地與日本占領軍進行的一場戰役。經過大小數十次戰鬥,北路第一軍以少勝多,以3,000多人的兵力擊潰日軍3萬餘人,殲滅日軍1,000餘人。此戰粉碎了“日軍無敵”的神話,極大的鼓舞了大韓人民的抗日鬥爭。

戰役背景

1917年歐洲和會主張民族自決,受此影響,在韓國爆發了爭取民族獨立的“三一運動”。1919年3月1日,韓國民眾在孫秉熙等三十三人領導之下,向世界各國宣布“韓國之為獨立國,韓國人之為自由民”。對韓國民眾爭取民族自決、國家獨立的行動,日本進行了殘酷的鎮壓,“三一運動”持續了將近八個月,被殺害者達四萬餘人。三一運動失敗後,大批韓國流亡者,潛匿在中朝俄三國邊境地區,而尤以吉林省延邊一帶為多。

這些懷抱復國理想的韓國志士,組織成韓國獨立軍,在中朝俄三國邊境的深山密林里開展武裝鬥爭,不斷發動對日本警察署和守備隊的襲擊。“到1920年夏,延邊已有十餘支規模較大、武器較全的反日武裝隊伍,共有隊員二千九百多人,擁有步槍二千六百餘枝,機關槍九挺和其它一些武器。據不完令統計,僅1920年.各地反日部隊在中朝邊境同日本軍警交戰過1,651次。

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初,朝鮮族抗日英雄洪範圖率領的大韓獨立軍與間島國民會軍聯合後,於1920年5月27日與崔明錄領導的軍務都督府,將各武裝部隊進行整編,成立北路督軍府,崔明祿任督軍府長,安武為副官、洪範圖任北路第一軍司令官。督軍府本部設在原都督府所在地鳳梧洞,就是今屬圖們市石峴鎮。1920年6月4日至7日,延邊地區的朝鮮族抗日武裝,在三屯子、後安山、高麗嶺、鳳梧洞等地,與日本正規軍進行的第一次較大戰鬥,歷史叫鳳梧洞戰鬥。在此次戰鬥中,在此次戰鬥中,北路第一軍消滅了日軍近百名。戰鬥以抗日部隊勝利告終。

在鳳梧洞戰鬥遭到慘敗後,日本侵略者對延邊地區的抗日武裝日益壯大非常不安,於是計畫“剿討”抗日武裝部隊。為了尋找出兵延邊“討伐”藉口,日軍收買土匪,自編自演了“琿春事件”。

1920年10月2日凌晨,有數百餘人,突入琿春城內,打死日本人十餘名,打傷十餘名,並焚燒日本領事館及日本人居住地,史稱“琿春事件”。日本人就此把“琿春事件”的責任轉嫁給抗日武裝部隊身上,以“保護日本人生命安全”為藉口,動員兩萬餘名正規軍,對延邊地區進行“大討伐”,史稱“庚申年大討伐”。

“琿春事件”發生後,日軍從朝鮮會寧、南陽、訓戎、穩城、慶原以及從俄羅斯經東寧、海林、寧安等地進犯延邊,三面包抄延邊地區的抗日部隊。日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劫掠,無惡不作,僅在延吉、和龍、汪清、琿春四縣製造了130次慘案。在此次“討伐”中,慘遭侵略軍殺害的百姓有3,500餘人,逮捕5,058名,2,500棟民房和三十餘所私立學校被燒毀。

面對日本侵略者的殘酷“討伐”,延邊地區的北路第一軍並沒有被嚇倒,而是給予堅決的反擊。1920年10月21日至26日,抗日部隊在和龍西部地區與日軍在青山裏白雲坪、臥龍完流溝、鴨雞溝等地進行十餘次戰鬥,史稱“青山里戰役”或“青山里大捷”。

戰役過程

老里克湖 老里克湖

1920年10月21日上午9點,日軍山田聯隊向青山裏白雲坪進軍。當安川率領的先遣隊90餘人進入北路第一軍政署部隊埋伏圈時,遭到埋伏在三面山上的北路第一軍猛烈射擊,不到30分鐘安川先遣部隊幾乎被全殲。山田聯隊驚慌失措,用火炮轟擊、機槍掃射,拚命應戰。但是北路第一軍早已撤離陣地,往老嶺方向撤退。傍晚,北路第一軍為甩掉日軍的追擊,巧妙地改變方向,向甲山村進軍。白雲坪戰鬥是青山里戰鬥的序幕,為整個戰役打響了第一槍。

轉移到甲山村的北路第一軍政署部隊,22日凌晨又向西北處的泉水洞進發,發現此地有日軍騎兵一個小隊駐紮,立即發生戰鬥,除幾名日軍騎兵逃脫外,其餘全部被消滅。22日,由洪範圖指揮的抗日武裝在完流溝組織了痛擊東正彥指揮的日軍預備隊。22日清晨,日軍一路順著南完樓溝進擊,另一路以從天寶山方向來的日軍飯野部隊從北完流溝包抄洪範圖反日聯合部隊。洪範圖指揮部隊同時向南北兩側圍攻的日軍射擊後,巧妙地擺脫敵人的包抄,又從側面襲擊敵人,然後向蜂蜜溝方向轉移。此時,從南北兩側夾攻北路第一軍的日軍,都認為對方是抗日部隊而自相殘殺,傷亡慘重。

老里克湖 老里克湖

泉水洞戰鬥後,北路軍政署部隊才得知敵人主力部隊駐紮在離泉水洞不到5公里的漁濃村。為爭取戰機,軍政署部隊立即往北撤離,攀登了鴨雞溝內的“874”高地。不久,日軍加納騎兵聯隊糾集兵力,動用野炮、騎兵瘋狂向“874”高地撲來。事前埋伏在敵人必經之地南雞溝北山的金勛率領的抗日部隊一個中隊,向來犯敵人射擊,阻擊了敵人,之後向鴨雞溝撤退。戰鬥從上午9時開始,日軍多次發起猛攻,但都未能取得成功。12點30分,完流溝戰鬥後向南轉移的洪範圖部隊,趕來支援獨自苦戰的北路軍政署部隊。這時追蹤洪範圖部隊的日軍飯野部隊也投入戰鬥,日軍兵力已有近千人。洪範圖部隊的投入,給日軍造成很大困難,單攻北路軍政署部隊的日軍被迫分散兵力對付洪範圖聯合部隊。在完流溝戰鬥中幾乎未受到任何損失的洪範圖部隊,積極配合已面臨困難的北路軍政署部隊,有效地擊退敵人的多次進攻。戰鬥持續到下午7點,北路軍政署和洪範圖聯合部隊利用夜幕降臨之機,迅速整頓隊伍,分路撤出戰鬥,敵人也只好暫時收兵。

“874”高地戰鬥(又稱漁濃村戰鬥)是在青山里戰鬥中規模最大的戰鬥,在戰鬥中抗日部隊消滅了數百名日軍,給日軍以沉重打擊。

戰役意義

青山里戰役,北路第一軍殲敵近千人,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軍,使其“剿討”計畫遭到挫折。青山里戰鬥是朝鮮族人民進行的一場反侵略鬥爭,所以,獨立軍在戰鬥中得到延邊中國各族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人民民眾給反日部隊送情報、送彈藥、帶路、護理傷員,為抗日部隊在戰鬥中取得勝利創造了條件。

洪範圖

老里克湖 老里克湖

大韓國反日義兵和獨立軍將領。平安道陽德人。早年在軍隊服役,並在金礦做過工,後遷至鹹境道甲山,以獵為生。

1907年冬,與車道先、許瑾等人一起舉義,在北青厚峙嶺戰鬥中殲滅日軍一個連,聲名大震。後轉戰三水、甲山一帶。1910年,日本帝國主義吞併大韓帝國(見日韓合併條約),洪範圖率領部隊轉移到吉林省長白縣一帶,在中朝邊境堅持反日鬥爭。1919年,三一運動爆發,洪範圖再次起兵,以中國延邊地區明月溝、鳳梧洞等地為據點,開展獨立軍運動。1919年8月,他以大韓獨立軍司令身份,率領200餘名獨立軍士兵在甲山、惠山等地多次襲擊日軍據點。10月率領部隊打回國內,在江界、滿浦等地打擊日軍。1920年6月初,日軍糾集羅南19師團一個大隊和南陽守備隊大部兵力進行圍剿,洪範圖率領300餘名獨立軍士兵誘敵深入,在汪清縣鳳梧洞伏擊日軍,一舉殲敵150餘名。

30年代下半期,在日本帝國主義的血腥鎮壓下,獨立軍運動遭到失敗。洪範圖轉移至蘇聯遠東地區,繼續從事反日獨立運動,並建立高麗軍事學校,培育軍事人才。1943年病逝於蘇聯。

金佐鎮

老里克湖 老里克湖

金佐鎮(1889~1929),忠清南道洪城人。作為一名民族獨立運動家,他一生憂國憂民,積極開展抗日運動,臨終遺言是“要處理的事情太多,我死在這關鍵的時刻很痛苦"。死後追授建國勳章大韓民國章。

在青山里受到重創的日本帝國主義動員了韓半島的駐軍與關東軍以及西伯利亞出兵部隊對中國東北地區的獨立軍部隊進行了全面的攻擊。為了避免無謂的傷亡,金佐鎮將軍把獨立軍轉移到俄羅斯的邊境,並將根據地設立在蘇聯境內。然而蘇聯的紅軍為了避免與日本軍隊的衝突,要求獨立軍自行解除武裝,因此金佐鎮將軍不得不再次回到中國東北地區。1925年他在曾經的渤海國首都—寧古塔建立了名為“新民府”的軍事團體,並與在中國東北地區活動的獨立運動團體合併。此後他擔任該組織的總司令官兼軍事副委員長,親自統領軍事部門,為武裝鬥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一邊在中國東北地區進行獨立運動,一邊向國內派遣秘使與特工隊,使得韓國國內也吹起了獨立運動之風。而1930年1月24日,金佐鎮將軍遭到激進分子的刺殺後不幸身亡,享年41歲。他在渡過鴨綠江時寫下了下面這首詩。

朝文:

칼머리바람이센데관산달은왜밝은가

칼끝에서릿발차가워그리운고국이여

삼천리무궁화동산에왜적이웬말이냐

내쉬임없이피흘려싸워왜적을물리치고진정님의조국찾고야말것이다

漢文:

三刀頭風動關山月,

劍末霜寒故國心,

千槿御倭何事,

不斷腥塵一掃尋。

留下這些悲壯的文字以後,滿懷報國之心的金佐鎮將軍最終也沒能看到祖國光復的那一天就與世長辭了,但他參與指揮的青山里大捷,卻為日本帝國主義壓迫下的韓國帶來了獨立的勝利曙光。歷史最終沒有辜負金佐鎮將軍的努力,1945年韓國因日本無條件投降而成功光復。如果將漫長的韓國抗日鬥爭史比作一個星座,那么這其中最耀眼的金星,就是金佐鎮將軍了。

東北抗聯的宿營地

“老里克”是滿語稱謂意思是“長脖子”,為啥叫長脖子呢,卻是耐人尋味的事情。大致應該是滿語裡把白鷺、仙鶴等長頸飛禽叫長脖子,可能是過去湖中常年有此類長脖子飛禽棲息而得名。這裡海拔1,470米,地域面積五十多公頃,老里克湖屬於高山季節性湖泊,枯水季節基本沒有水是一片沼澤,豐水季節積水成湖,湖面東西長650米,南北寬310米,面積約20萬平方米,為海蘭江、古洞河、紅旗河的發源地。每年的十月開始就被皓白的大雪覆蓋,且降雪頻繁雪量極大,最深處足足有兩米之多,而且雪期長達6-7個月。這裡人跡罕至,動物蹤跡較多,時不時會有動物棲息的雪洞出現。

這裡是當年延邊人民特別是朝鮮族人民與日本侵略者進行艱苦卓絕鬥爭的主戰場。1919年,延邊各族人民走上了武裝抗日鬥爭的道路,與日寇進行了無數次戰鬥,大韓的獨立軍也不分地域的進入我國的東北,參加了波瀾壯闊的世界反法西斯鬥爭中。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建立獨立抗日武裝的時期,延邊人民踏上了新的有組織的征戰中。

1938年至1943年盤踞在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為了防禦蘇聯方向的軍事威脅,便利用老里克湖高山濕地冬季結冰,地勢平坦的特點,經過簡單修整後作為了簡易的軍用備降機場,取名叫“勞力克機場”,由於夏季這裡是一片沼澤地無法起降飛機,只能冬天結冰後鋪灑花崗岩石粉再使用,加之老里克海拔較高氣候條件惡劣,抗聯將士不斷的襲擾,這個機場修建後也很少使用,幾乎沒有發揮戰鬥作用。當年抗日聯軍的英雄們就是露營在這深山老林中的雪洞裡與野獸為伴,爬冰臥雪,轉戰千里林海雪原,在艱難困苦的情況下和兇殘的日本侵略者進行英勇的戰鬥,成為東北抗戰的主力和核心。

金達萊 金達萊

歷史上所說的“八年抗戰”並不準確,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抗日部隊即發展整編為抗日聯軍,成為了東北和三千里江山武裝抗日的主要力量。在此期間,我黨派出大批忠誠的久經考驗的幹部如楊靖宇、魏拯民、趙尚志、童長榮等骨幹到農村和義勇軍當中開展工作,建立起我黨獨立領導的抗日武裝游擊隊,發展成為共有11個軍的東北抗聯,在白山黑水間堅持鬥爭14年,遠遠超出了八年。

“山山金達萊,村村烈士碑”,這是著名詩人賀敬之對延邊這塊革命熱土獨特風貌的高度概括。金達萊,報春花,她是延邊各族兒女的英雄花;烈士碑,紀念碑,他是延邊大地上永垂青史的英雄碑。延邊當時只有四萬多平方公里,人口四十幾萬,卻奉獻出十萬多兒女走上了民族復興之路,走進了戰鬥序列,其中兩萬餘人犧牲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而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朝鮮族的英雄兒女。“村村皆抗日,屯屯出英雄”,這是延邊的驕傲,也是中華民族壯麗史詩上的光輝一頁。

延邊的抗日武裝鬥爭是東北抗日游擊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民族解放的大旗下,抗日烽火燃遍延邊大地。這裡有近千處革命遺址,聽起來就讓人內心振奮。如果說金達萊花是延邊的形象象徵,那這近千處革命遺址和523座紀念碑就是紅色延邊的內在精神。延邊各族兒女對國家,對民族嘔心瀝血的貢獻天地可書、日月可昭、永遠彪炳史冊!

老里克的諜影

1952年美蔣空投特務在此頻繁活動,遭我解放軍、地方公安和民兵的圍剿,有一名公安幹警在圍剿中中彈犧牲,電影《寂靜的山林》就是以這個事件為背景改編的,並在老里克湖進行了實地拍攝。

1952年4月,中情局向中國東北地區空降了第一個秘密華裔間諜小組。但是這個間諜小組在潛入東北後不久,就便被我國公安機關破獲了。那些特工投降後,幫助我國政府設下了一個再次捕獲美國間諜的陷阱。他們通過無線電台同中情局聯繫,聲稱自己已經平安著陸,一切正常。同時希望中情局再次派人來同他們聯繫。中情局當時一直蒙在鼓裡,還在當年的8月和10月先後兩次空投了補給物資。

老里克湖 老里克湖

1952年11月29日,中情局又派了一架沒有標記的C-47運輸機飛到我國東北上空,機上有中情局駐日本東京的教官唐尼(JohnT.Downey)和費克圖(RichardG.Fecteau),另外還有9名台灣特工人員。他們是從漢城乘飛機到我東北地區上空的。唐尼和費克圖此行的目的就是將這9名特工送到我國東北地區從事間諜活動,然後是用空取器接回一名已經不存在的“華裔間諜小組”成員接回美國。也就是中情局所說的另外幾個“在其他地區工作結束的特工人員”,以便了解當地情況,進而繼續對中國空投大批特務。

老里克湖 老里克湖

然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我國公安機關和解放軍早已在飛機降落的地區設下了埋伏,精心策劃了一次伏擊行動。當中情局派來的C-47運輸機剛剛到達預定的接應地點在空中盤旋時,埋伏的中國士兵立即開火,這架運輸機遭到了猛烈的炮火襲擊,飛機頓時起火爆炸,墜毀在我國東北叢林之中。機上那9名台灣特工和兩名駕駛員史努迪(RobertSnoddy)和施瓦茲(NormanSchwartz)當場全部死亡,只有中情局的那兩名情官唐尼和費克在跳傘後被活捉,圖意外地存活下來,成了中國人民的的階下囚,兩個人在我國被囚禁了漫長的二十年。

驚心動魄的白山諜影

《白山諜影》

作者:龍年警官

(第八章,長白林海張網以待、午夜決戰打機殲敵)

敵人終於主動送上門來,指揮部指揮若定,張網以待。隨後,東北公安部、吉林省公安廳和東北公安部隊迅速做好了一切戰鬥準備。為了取得此次戰鬥的全面勝利,1952年11月28日,在東北公安部的統一指揮協調下,剛從朝鮮戰場回國的東北公安部隊副司令員譚友林親自率領一個高射機槍連秘密抵達三道溝指揮部進行增援,勘察地形,布置火力。

譚友林副司令員隨身帶來了汪金祥部長的一封親筆信,信中提出了四點具體要求:“一、敵電台只可暫時逆用,但不能久用;二、我方大規模搜捕傘特,敵方很快就會知道,若逆用自首分子李軍英,潛回去後定會有人身危險;三、繼續誘敵空投特務,至多一、二次,敵人一旦發現受騙,定會採取報復行動;四、應借這次空取李軍英之機,打機擒敵,結束此案。”按照東北公安部部長汪金祥的部署,180名公安民警、解放軍戰士嚴陣以待,他們攜帶衝鋒鎗、高射機槍、高射炮,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提前進入安圖縣三道溝南溝附近陣地。

1952年11月29日午夜,長白林海一片沉寂。按照敵特總部約定的接頭信號和空取方式,指揮部按時在三道溝南大溝溝口處呈“品”字形點燃了3堆篝火。只見火勢熊熊,映紅了半個夜空。而此時,所有的公安民警、解放軍戰士都已按要求提前進入陣地,全部隱蔽在周圍大樹下面。他們個個擦拳磨掌,嚴陣以待,不準有絲毫暴露。按照東北公安部隊副司令員譚友林的命令,公安戰士在三道溝南大溝兩側的半山腰裡,早已分四個方向架設了4挺高射機槍。為了麻痹敵機,“示向器”和“空取架”明晃晃地設在溝口的正中央。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逼近。四周靜悄悄一片,只有5名偽裝成傘特的公安民警在信號火堆附近來回地走動,偽裝成敵特“巡視員”李軍英的偵察員張振邦,穩穩地坐在已割斷繩索的“空取架”上。一切都安排得天衣無縫,靜等敵接應飛機的到來。

1952年11月30日零時整,長白山東南方向的空中漸漸地傳來一陣飛機的轟鳴聲。不一會兒,一架黑鷂子式的飛機“幽靈”般地出現在我軍的潛伏圈內,在呈“品”字形點燃的3堆篝火上空盤旋。為了進一步麻痹敵機,偽裝成傘特的戰士們迅速奔上前去,將裝扮成“李軍英”的張振邦送入“空取器”上面懸吊的一個布兜內。可是,敵機在上空盤旋了兩周后,不知什麼原因,又向遠方飛去,陣地上所有人的心都懸在了嗓子眼兒上。

40分鐘過後,敵機再次低空飛來,在設伏地點盤旋兩圈之後,突然開亮燈光,向“空取架”俯衝過來,漸漸地降低了飛行高度。地面上的戰士們能清晰地看見美間諜飛機上的駕駛員。飛機在選好位置後,機腹對正空取架,徐徐地放下了機上的吊鉤。正當飛機準備空取的一瞬間,3顆紅色信號彈驀然間在長白林海的夜空冉冉升起。霎時間,4挺高射機槍同時向低空中的敵機開火。敵機發現情況驟然有變,急忙拉起機身,準備逃跑。

可是,逃跑已經來不及了。4挺高射機槍十分準確地命中了目標,敵機瞬間身中數彈,怪叫著拖起一股濃煙,在彈出兩張降落傘後,“轟”地一聲撞在附近的山坡上,頓時燃起一堆熊熊大火,映紅了長白林海的整個夜空。就在敵機爆炸的同時,偵察員們發現,從降落傘上跳下來的兩個人影倉皇地向西北方向逃竄。潛伏在小山頭附近的公安民警、解放軍戰士奮力追趕這兩個跳傘人,在追出200餘米後,終於將逃跑的兩個人生擒活捉。仔細一看,這兩個跳傘人竟是兩名美國軍官。

老里克湖 老里克湖

經查驗證件得知:這兩名美國軍官就是敵特間諜機構負責此次空取任務的教官,一個是約翰·托馬斯·唐奈中尉,另一個是理察·喬治·費克圖上尉。在他倆的身上,偵察員們隱約能夠聞到一股酒氣,那是當晚他們從漢城起飛前喝的餞行酒,但此時此刻,兩人的心裡十分明白,他們再也無法回去喝慶功酒了。兩人自知大勢已去,只得乖乖舉起雙手表示投降。因為兩人的手腕太粗,偵察員們無法給他們戴上手銬,只能用鐵絲代替。在兩人的內衣內褲上,都明顯地印著骷髏和骨架組合的特殊標記,頗有幾分“敢死隊”的味道。

檢查飛機殘骸時,機頭和機身已經折為兩段。戰士們發現,這架被擊落的飛機是一架沒有標誌的美制C-47型飛機,機艙內有兩具已經燒焦了的屍體。經驗明身份,一個是美籍駕駛員羅伯特·斯諾迪,另一個是美籍領航員諾曼·施瓦茲,兩人都是美國中央情報局駐日本厚木間諜機構的軍官,均在飛機墜毀時死於非命。出於人道,偵察員們將兩具屍體就地掩埋。

老里克湖 老里克湖

被擊落的這架C-47型飛機,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著名飛行員陳納德的戰機,戰後轉交美國中央情報局駐日本厚木間諜機構使用,沒想到在反法西斯戰場上屢立戰功,今日卻因為這種角色的轉換而落得折戟沉沙的下場,不能不令人感到遺憾。

火紅的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茫茫林海雪原頓時沸騰了,整個群山沸騰了。所有參戰的公安民警、解放軍戰士紛紛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他們歡呼著,雀躍著,從四面八方潮水般地向一起湧來……3個多月來,他們風餐露宿,爬冰臥雪,歷盡艱辛,有的戰友犧牲了,有的戰友被凍傷,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最後勝利的信念。他們終於取得了這次反間諜鬥爭的全面勝利,怎能不歡欣鼓舞!

打掃完戰場之後,經指揮部研究決定,由呂天和袁長華兩人帶領4名公安民警,押送兩名美國間諜教官火速趕回吉林省公安廳。次日,兩名被擒的美國間諜教官由吉林省公安廳轉送到東北公安部,後又轉到北京中央公安部。吉林省公安廳因此受到了中央公安部的通令嘉獎。

長白山區搜捕敵武裝傘特和反間諜鬥爭的全面勝利,徹底地粉碎了美蔣特務機關妄圖在我邊境地帶建立所謂“敵後游擊區”、“軍事基地”的夢想。捷報傳到首都北京之後,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高度讚揚:“東北打下一架美機,是逆用電台搞的,這事辦得好!”中央公安部也予以通報嘉獎。

1954年11月24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的顯著位置上,以大字標題發表了中央公安部《關於在長白山地區殲滅美帝空投特務的公報》,使這一轟動中外的重大歷史事件公諸於眾,並為韓戰板門店談判提供了有力的鐵證。與此同時,有關方面也在故宮博物院展覽了被擊落的美機殘骸,以及所繳獲的槍枝、電台、降落傘等大批戰利品,成為美帝國主義侵華的又一歷史罪證。這些戰利品包括:電台7部,手搖發電機6部,新舊密碼18本,領航機1部,氣候測象器1部,空取器1套,無線電話2部,輕機槍3挺,自動步槍13支,卡賓槍4支,丹麥摺疊式衝鋒鎗4支,左輪手槍7支,手榴彈53枚,各種子彈15192發,軍用地圖36張,人民幣183137000元,黃金46兩,日用品若干。

真實影像資料 真實影像資料

無可辯駁的事實,遭到了全世界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同聲譴責, 令美帝狼狽不堪,威風掃地,不得不請聯合國秘書長哈馬舍爾德出面“調停”。此後不久,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對這起間諜案進行了公開宣判,美國間諜機構空投的武裝特務分別依照我國法律被判處徒刑。

1957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據此案為背景改編的電影《寂靜的山林》在全國上映後,更使這一經典案例家喻戶曉。中國人民揚眉吐氣,慶祝反間諜鬥爭取得的又一次勝利。所有這一切,充分表明了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堅定信念。

老里克湖旅遊的發展前景

精靈世界 精靈世界

老里克湖現已經成為驢友冬季戶外探險的勝地,這裡被他們稱為是長白山腳下最美的雪景,每年進入十月份雪深齊腰,霧凇沆碭銀妝素裹、分外妖嬈,一直是所有驢友、攝影愛好者的最愛。2014年老里克湖休閒遊徒步入口建成,距離湖心只有五公里,更適合所有喜歡雪景的驢友參加。這是一個雪的世界、童話中的美景處處可見。憑藉“森林霧凇、天然雪雕、林海雪原、高山平湖”四大特色,老里克湖正被相關部門開發成為戶外冰雪樂園。

高山展平湖。老里克湖位於和龍城區西北三十多公里,距離長白山五十多公里,是和龍市與安圖縣的界山,屬南崗山脈中北段。老里克湖是海蘭江的發源地,亦是延吉至長白山景區的必經之路。老里克湖海拔1,470米,每逢冬季,這裡受日本海暖濕氣流和西伯利亞寒流的影響,形成了氣候獨特的“長白山下第一雪”。

準備物品:登山鞋、抓絨衣、登山杖、背包、護膝、衝鋒衣、手套、羽絨服、雪板、雪套、相機備用電池等安全用品,午餐食物、2瓶水。

旅遊開發已列入議事日程

2014年12月16日,由州旅遊局、和龍市政府共同舉辦的和龍冬季旅遊推介暨新聞發布會在延邊國際飯店舉行。發布會上宣布,12月28日,和龍市將在仙峰國家森林公園老里克湖景區舉辦“2014中國·和龍老里克湖賞雪節暨開園儀式”。

相關報導:《2014中國·和龍老里克湖賞雪節28日開幕》

和龍市以打造“中國·和龍金達萊國際風景旅遊度假區”為目標,全力實施“旅遊興市”發展戰略。利用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大力發展冬季旅遊,使冷資源熱起來。2014年,和龍冬季旅遊以“體驗龍門湖冰釣,感受老里克雪景”為主題,科學整合旅遊資源,以仙峰國家森林公園老里克湖和龍門湖水利風景區的冬季旅遊資源為基礎,投資4000餘萬元建設了老里克湖旅客服務中心、觀光塔、沿途的木質棧道,開發了龍門湖冰釣木橋、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在龍門湖水利風景區開發了龍門湖冰雕遊樂項目,建立冰雪娛樂區、冬季活水垂釣區、龍門湖冰釣景觀區,並建有冰瀑、冰滑梯、民俗特色雪雕、冰雕等,製作了冬季精品旅遊線路。

老里克湖 老里克湖

和龍冬季旅遊主要分為1日游和2日游,由和龍市旅行社負責運營,遊客可遊覽仙峰國家森林公園老里克湖、紅豆杉景區、暗河景區、仙峰滑雪場、長白山雪村(仙峰林場)、甲山旅遊休憩所、金達萊民俗村(辣白菜基地)、百年酒業,體驗龍門湖冰釣等。

為讓遊客更好地了解老里克湖景區和龍門湖水利風景區的冬季冰雪娛樂項目,和龍市將於12月27日在龍門湖水利風景區舉辦“中國·和龍龍門湖冰釣嘉年華”活動開幕式;12月28日,在仙峰國家森林公園老里克湖景區舉辦“2014中國·和龍老里克湖賞雪節暨開園儀式”,將開展雪地拔河、雪地足球、冬季旅遊攝像大賽等系列活動。屆時,創金氏世界紀錄、被稱為中國第一“雪人”的金松浩也將前來為賞雪節助陣。賞雪節當日,老里克湖景區將免費開放,為2014年和龍冬季旅遊吹響集結號。

據主辦方介紹,在和龍冬季旅遊推廣期間,和龍市還將開通延吉—老里克湖、和龍—老里克湖冬季旅遊直通車。2015年1月4日至2月11日期間,和龍市將與一汽集團合作,在龍門湖舉辦“一汽奧迪冰雪體驗季”活動,活動邀請16批共600多名嘉賓參與,也歡迎廣大遊客、車友遊覽觀光、體驗試駕。

老里克湖 老里克湖

延吉至和龍仙峰老里克湖的冬季遊客運班線正式開通。始發站為延吉市東北亞客運站,終到和龍市仙峰老里克湖。沿線可參觀渤海中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龍頭山古墓群)、金達萊民俗村、仙峰國家森林公園霧凇觀賞帶。為廣大遊客感受和龍市冬季風情游提供便利條件。

據介紹,老里克湖位於和龍市甑峰山西北,海拔1470米,面積50多公頃。是一個高山季節湖,由於海拔、氣候因素,老里克湖多以高山沼澤濕地形態出現。老里克湖擁有“森林霧凇、天然雪雕、林海雪原、高山平湖”四大亮點,被驢友開發成為戶外活動的樂園。

許多來自長春、大連等外地驢友來這裡尋覓純天然、原生態帶來的快樂。一位來自長春的驢友來到仙峰興奮的說:“這裡峰巒疊嶂、空氣清新,尤其是來到老里克,大地銀裝素裹,穿梭於莽莽林海里,行走在皚皚白雪間,在不時地透過樹梢仰望天際,看風吹雪落、雲捲雲舒,便可體驗一種天人合一的和諧美感”。

此外,和龍市還推出了冬季風情游線路,以仙峰國家森林公園獨有的冬季旅遊資源為基礎,以“住大炕、品美食、賞雪景”為主題,突出冰雪、歷史、民俗等資源特色。線路設計為遊客從各客源地出發,到達仙峰國家森林公園(百里霧凇帶、老里克湖等)、甲山旅遊休憩所、渤海中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金達萊民俗村等地遊覽觀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