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蟹

老虎蟹

蛙形蟹(學名:Ranina ranina、red frog crab、spanner crab)是十足目蛙形蟹科蛙蟹屬的一種動物,俗稱海臭蟲、蝦蛄頭,又其外形似青蛙,也有蛙蟹、老虎蟹(蟹蓋紋理及顏色似虎皮紋)、加菲蟹(因形像加菲貓)、倒退嚕(閩南語)等之稱。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老虎蟹 老虎蟹

頭胸甲呈蛙形,長度大於寬度,前半部寬於後半部。表面隆起,除額區及其附近具軟毛外,均密布指向前方的鱗狀突起。前側緣有兩個各分3齒的葉狀突起,側緣具細鋸齒,後半部的鋸齒形成顆粒狀。頭胸甲的側面密蓋長毛。額分3個三角形齒。眼窩深,背緣具3個銳齒,眼柄長大而伸出。第三顎足甚窄長,長節表面具齒,其頂葉向前突出。螯足壯大、對稱,長節前緣末端具一銳齒;腕節的末綠具2銳齒;掌節扁平,背緣及其末端各具一銳齒,腹緣具5個三角形齒;兩指扁平,不動指內緣具7—8個三角形齒,可動指背緣具刺狀齒數枚,其內緣約具5個三角形齒。步足的指節均扁平,呈鏟狀,第三至第四對步足各節的邊緣均具毛。兩性腹部不完全褶迭在腹甲之下。雌性頭胸甲長92.0毫米,寬79.4毫米。

生境習性

生活於10—50米深處的沙底上,用槳片狀的步足游泳或挖掘而潛伏沙中。

地理分布

日本、澳大利亞的東部、斯里蘭卡、東非和南非、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廣西、廣東等地。

經濟意義

老虎蟹 老虎蟹

其肉質飽滿而鮮美,食法上,它和龍蝦的食法相近,以上湯或芝士烹調最美味,為台灣常見的宴會海鮮食材。

大華酒樓老闆關志泉認為,要吃出蟹的真味道,最好將雙手洗淨,直接抓著吃,這樣才能享受原始自由的味道。就如避風塘炒蟹這道香味濃郁的佐酒菜,總是令人湧起一口氣吃完的念頭。老虎蟹蟹身先用猛油翻炸過,再加入蒜茸椒絲豆豉爆炒而成,鍋氣十足,是一道由香港相傳開來的歷史佳肴,配以白葡萄酒最佳。

烹調方法

菜式:

老虎蟹

姜蔥老虎蟹

原料:

老虎蟹、薑片、蔥段、蒜片、紹酒、精鹽、味素、色拉油。

製作:

1.將老虎蟹清洗乾淨,切成大塊狀待用。

2.炒鍋上火,放入部分色拉油,燒至五成油溫,放入老虎蟹,焐熟倒入漏勺瀝去油。然後炒鍋放入少許油,將薑片、蔥段、蒜片煸香,放少許雞湯、精鹽、味素,用濕澱粉勾芡,放入老虎蟹,翻鍋淋明油即成。

特點:

色澤紅亮,香鮮肉嫩。

風沙椒香焗老虎蟹濃香味道帶來好心情。

材料:老虎蟹、炸蒜茸、瑤柱、紅椒粒。

實際操作:老虎蟹最好來自澳洲的,洗淨切件,晾乾水分後放入盤子裡,裹上生粉;炒鑊倒油燒熱,放入蟹件,走油片刻後撈出控油;將辣椒醬、辣椒乾、炸蒜茸、瑤柱等放入鑊內炒至有香味,放入蟹件再炒片刻,蓋好鑊蓋,以中火焗3—4分鐘就大功告成!

食客點評:選用新鮮老虎蟹,蟹肉肉質鮮嫩結實,蟹身略帶少許蟹膏,椒香滲透蟹肉,令蟹身內外都散發出濃郁的香味。厚厚的蟹殼可以說把風沙椒香味拒絕在外,但打開蟹殼後,把蟹肉混和著風沙椒香粒一起吃,入口奇香!

粵語俗語

粵語“老虎蟹”,一是螃蟹的一種;二是“無論如何、不顧一切”的意思。摘自《漢語方言大字典》第1685頁(中國復旦大學、日本京都外國語大學合作編纂 許寶華、宮田一郎主編 中華書局出版發行 1994年4月第1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