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蔡侃房

《老蔡侃房》,作者蔡鴻岩,由文化藝術出版社於2007-10-1出版。描述的是重要政策出台時,有對房地產行業的嘗試影響剖析;重大事件發生時,有對前因後果的深入探究;在蘿蔔快了不洗泥、房價瘋漲不愁賣時,及時向開發商諫言、保護消費者權益:“房地產的鐵律是品質越高越能保值,真具抗跌性。所以,即使是在跟風之中,品質的要求也不能丟棄。”如北京36號地塊被拍賣後,他提出在黃金地塊限價,不僅是政府出讓金的巨大損失,高達9600元的房價也不是工薪階層所能承受的,政府與百姓都得不到好處,後果只能是新一輪的尋租、投資或投機行為大行其道。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老蔡侃房老蔡侃房
蔡鴻岩,資深房地產媒體人,房地產中介服務業領跑者。

在房地產傳媒領域的過往經歷和業績包括:

1988年畢業於北京廣播電視大學新聞專業。

1994年在《中國經營報》任職記者期間,負責創刊“中經房地產版”;

1996年進入《精品購物指南》報,任物業工作室主任,同時負責該報房產、汽車、家電、電腦、家居等五個行業版面策劃及編輯出版管理工作。其在任期間,《精品購物指南報》成為京城最有權威影響力和房地產廣告收入最多的房地產資訊平面媒體,推動該報廣告收入從1995年4000萬元至1999年底1.7億元的廣告增長。

2000年,個人組建北京精品家園房地產經紀公司之後,獨立創辦會員服務DM雜誌《精品家園》,吸收購房會員近20000餘人。至2003年《精品家園》共出版33期,累積廣告收入900萬元,推薦會員購買商品房、經濟適用房和二手房總計1200餘套。

2002年受聘於焦點房地產網,兼任首席策劃。

2003年,蔡鴻岩先生向搜狐網副總裁古永鏗先生動議收購焦點網,2003年11月,搜狐歷時十個月,搜狐完成以1.6億元收購焦點房地產網的工作。

2003年10月,蔡鴻岩先生與中青出版社合作,並引進搜狐焦點網、北京廣廈信息網路公司為戰略合伙人,創辦擁有正式出著作權的《樓市》雜誌。

2000年以來,蔡鴻岩先生參與中央電視台“中國房地產報導”,鳳凰衛視“廣廈中華”欄目以及多家房地產專業媒體的創辦、策劃工作,負責編導並製作了鳳凰衛視“中國房地產十年盤點”的專題片,在業內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在房地產中介服務和房產金融創新方面的經歷和過往業績:

1999年9月創立北京精品家園房地產諮詢有限公司,並獨立在北京恒基中心創建北京首家長年性房地產信息展示中心,吸引總共90餘個房地產項目在展廳內設展;

2000年,其所領導公司設立二手房經紀服務業務,成為北京第一批進軍二級市場的經紀公司。

2000-2001年,精品家園二手房交易業務量保持北京前三名位置。

2000至2003年,公司先後與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和北京市商業銀行等多家銀行合作二手房貸款業務,在住房金融業務拓展、創新方面始終處於行業領跑者地位。

2000年,建設銀行北京分行首批指定六家二手房貸款業務的中介機構之一;

2001年,與農業銀行西四支行合作,首開二手房賣舊買新貸款業務。

2002年,蔡鴻岩先生本人協助中信銀行與《精品購物指南》報洽商,推動“中信—精品”聯名卡業務設立。

2001年與北京市房地局中介委員會共同倡議發起成立“放心中介”聯盟。

內容提要

正如一媒體的宣傳廣告:新聞發生時,我在場!重要政策出台時,有對房地產行業的嘗試影響剖析;重大事件發生時,有對前因後果的深入探究;在蘿蔔快了不洗泥、房價瘋漲不愁賣時,及時向開發商諫言、保護消費者權益:“房地產的鐵律是品質越高越能保值,真具抗跌性。所以,即使是在跟風之中,品質的要求也不能丟棄。”如北京36號地塊被拍賣後,他提出在黃金地塊限價,不僅是政府出讓金的巨大損失,高達9600元的房價也不是工薪階層所能承受的,政府與百姓都得不到好處,後果只能是新一輪的尋租、投資或投機行為大行其道。

編輯推薦

針對房地產的巨觀調控其結果是地產大鱷在股市大門洞開的慫恿下,玩耍著資本和土地雙漲雙收的暴利遊戲;房價在接二連三的新調控政策催動下不降反升,調控思路似乎應該適時調整。

目錄

走在前沿(代序) 

老蔡侃“市"

樓市泡沫“邊緣化”

感知“牛市”

房價之癢與“蘿蔔快了不洗泥”

流量的商機和麥當勞法則

“房價”是乎超女秀

GDP、房價和業主維權

政府套用市場手段調控房價上漲

“人傻,錢多,速來”與豪宅熱賣

房價瘋漲暴露巨觀調控軟肋

“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動力

警察罰單、高房價與“國六條”

急剎車與高房價

“雙競價”、商人逐利與劣質工程

高房價的經濟掣肘

《瘋狂的石頭》砸解房價

秋天到了,冬天還有多遠

房與車:價格漲與降的生存悖論

《豬都笑了》的房價版

郭德綱式“房價”娛樂與幽默

限價房雄心與城市病隱憂

房地產政治與“貓捉老鼠”數字遊戲

股市博弈與地產賭局

股市瘋了,樓市會不會瘋——再談股市與樓市影響與互動

房價傳染病

老蔡侃“人”

潘石屹與黃文仔:南北地產之風馬牛

從易憲容“奸”、任志強“直”說開去

貧、富分區有益社會和諧

易憲容封嘴與董藩續寫萬言書

大家大地產

潘讓人抓住了尾巴

易憲容辭職與小戶型回歸

王石泡沫論背後的萬科“野心”

馮主席的“豬事”與地產大勢

老蔡侃“事”

擦亮眼睛——祝新年鴻運

投資“遠洋”投資未來

老鼠·貓和“3·15”

“接力棒”和“防忽悠熱線”——寫在《樓市》“商務房產”月刊創刊之際

開發商騙貸與“國八條”

樓市侃爺與產品主義

起鬨的人和不該起鬨的事

星河灣的狗熊、英雄論

土地熱拍熱對人民幣升值

清河拍地與“夢想中國”

REITs來了要什麼

資源·合作·發展

《VOGuE》來了與萬科十七英里被砸

看萬科“危險”公關

當維權成為“家常便飯”

住宅禁商——貓捉到了耗子

地產娛樂秀的派場與誤區

排行榜、速銷樓盤與構建和諧社會

重回“塔樓時代”

美麗園之痛與順馳之禍

三年《樓市》與十三年樓市“萬金油”

對外資何不“看錢下菜碟”

36號地結局:該管的與不該管的

擠一擠政策泡沫

從逸翠園糾紛看地產“遊戲規則”弊端

湯臣一品被查與豬肉漲價

百分的事業與一百的追求

“地王”誕生與調控大麻花

杜拜紀行之一:全球化背景下堆起的杜拜金字塔

杜拜紀行之二:飛機運來的城市

杜拜紀行之三:沙漠荒地如何打造成為全世界的休閒度假聖地

附錄重要事件、人物會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