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姆登基督教堂

老姆登基督教堂

“老姆登”是白族語,意為“紫竹生長的地方”。老姆登教堂是怒江峽谷里最大的一座教堂。青磚牆,紅漆木窗,白鐵皮屋頂,簡單樸素,更顯出人們信仰的純粹和虔誠。

基本信息

簡介

老姆登基督教堂老姆登基督教堂
怒江老姆登基督教堂 在怒江峽谷沿岸,只要有村落的地方,都可以找到以前法國傳教士建造的教堂,並且至今仍在被村民們使用來做禮拜。雖然在峽谷里,居住著怒族、傈僳族、白族、漢族藏族等,但是他們絕大多數對基督教的信仰卻是一致的,只有極少數的人保持著原始的信仰,如傈僳族的東巴教和藏族的藏傳佛教

早在1902年,法國傳教士在茨中安定下來之後,決心要跨過碧羅雪山,向深山裡的貧苦百姓傳遞上帝的福音。而他們所開闢的路正是我翻越碧羅雪山時所走的路,只是當時山中猛獸的存在,為開闢這條路線增添了艱苦和血腥。傳教士們在成功翻越碧羅雪山之後,便在怒江沿岸一帶開始傳教,他們

老姆登基督教堂老姆登基督教堂

每到一個村莊,便留下一到兩個神甫,以便傳教和建立教堂,絕大部分留下來的神甫從到他們留下來的那一刻起,便決定了他們與這條村莊的緣分,直到升天的那一刻前,他們一直都在村莊傳教,從沒離開過。而村民們依照神甫的意思,把屍體埋葬在教堂的園子裡。因此我們每到一個歷史悠久的教堂,它的園子裡都有一座建立起該教堂的神甫的墳墓,供後人悼念,除了新建起的教堂以外。所以我們在怒江峽谷里看到有法國神甫墳墓的教堂是歷史悠久的教堂,而沒有的一般都是新近建起的教堂。

每個星期天村民們都會做禮拜,我在丙中洛的時候碰巧遇到一個星期天,於是徵得教堂管理人員的許可,進去靜靜的坐在一角,參觀了他們做禮拜的全過程。感想不多,就只有不知名的感動……當你坐在裡面聽著他們唱著歌頌的歌曲時,自己的心靈就好像在接受著洗滌,心裡會覺得很舒服、很自然。我覺得信仰雖然多多少少有點迷信,但是它也是人們精神寄託的一部分,特別是對於受災受難或者生活在貧困地方的人來說,信仰更是一種動力。

傳教歷史

老姆登基督教堂老姆登基督教堂
早在1902年,法國傳教士在茨中安定下來之後,決心要跨過碧羅雪山,向深山裡的貧苦百姓傳遞上帝的福音。而他們所開闢的路正是我翻越碧羅雪山時所走的路,只是當時山中猛獸的存在,為開闢這條路線增添了艱苦和血腥。傳教士們在成功翻越碧羅雪山之後,便在怒江沿岸一帶開始傳教,他們每到一個村莊,便留下一到兩個神甫,以便傳教和建立教堂,絕大部分留下來的神甫從到他們留下來的那一刻起,便決定了他們與這條村莊的緣分,直到升天的那一刻前,他們一直都在村莊傳教,從沒離開過。而村民們依照神甫的意思,把屍體埋葬在教堂的園子裡。因此我們每到一個歷史悠久的教堂,它的園子裡都有一座建立起該教堂的神甫的墳墓,供後人悼念,除了新建起的教堂以外。所以我們在怒江峽谷里看到有法國神甫墳墓的教堂是歷史悠久的教堂,而沒有的一般都是新近建起的教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