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博村

老博村

該行政村隸屬紅河縣甲寅鄉,地處甲寅鄉中部,距鄉政府所在地3.5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40.5公里。東鄰龍美村委會,南鄰甲寅,西鄰甲寅,北鄰龍普。轄老博上寨、咪田寨、馬撒等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79戶,有鄉村人口2600人,其中農業人口2538人,勞動力166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90人。\n  全村國土面積10平方公里,海拔1750米,年平均氣溫 14.2 ℃,年降水量1310毫米,適合種植 稻穀、玉米、花生、黃豆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333畝,人均耕地0.91畝,林地4490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1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23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勞務、養殖業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歌舞秀村辦公樓歌舞秀村辦公樓
該行政村隸屬紅河縣甲寅鄉,地處甲寅鄉中部,距鄉政府所在地3.5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40.5公里。東鄰龍美村委會,南鄰甲寅,西鄰甲寅,北鄰龍普。轄老博上寨、咪田寨、馬撒等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79戶,有鄉村人口2600人,其中農業人口2538人,勞動力166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90人。
全村國土面積10平方公里,海拔1750米,年平均氣溫14.2℃,年降水量1310毫米,適合種植稻穀、玉米、花生、黃豆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333畝,人均耕地0.91畝,林地4490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1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23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勞務、養殖業為主。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路、通電、通電視,無路燈。全村有530戶通自來水,有40戶飲用井水,有4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7.02%)。有570戶通電,有9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9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6.84%和51.7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4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10戶(分別占總數的96.32%和54.39%)。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距離集貿市場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農用運輸車8輛,拖拉機1輛,機車7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213.5畝,有效灌溉率為58.1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7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4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3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3戶。全村有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磚木結構、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2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7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1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村中小道村中小道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1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47萬元,占總收入的52.2%;畜牧業收入88萬元,占總收入的9.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125頭,肉牛184頭,雞鴨7231隻);漁業收入9萬元,占總收入的0.10%;林業收入104萬元,占總收入的21.97%;第二、三產業收入442萬元,占總收入的7.33%;工資性收入166萬元,占總收入的9.13%。農民人均純收入158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勞務羊脂玉人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6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10人(占勞動力的13.87%),其中在省內務工264人,在省外的有164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稻穀、玉米、黃豆、棕片等,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7.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2.11%。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棕櫚種植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養殖業、棕絲加工產業,擁有個私企業2個。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79戶,共鄉村人口2600人,其中男性1108人,女性1430人。其中農業人口2600人,勞動力2538人。該村以哈尼族為主,哈尼族2538人,其他民族0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人,占人口總數的0.07%;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236人,參合率81.99%;享受低保25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村衛生所面積為67.12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3.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3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3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3個,人畜混居的農戶184戶,占農戶總數的32.28%。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1161平方米,擁有教師14人,在校學生415人,距離鄉中學3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31人,其中小學生419人,中學生112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2個、業餘文娛宣傳隊3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該村2006年被評為省級文明村。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5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088.09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2078元,人均籌資0.81元),一事一議籌勞1730元(勞均1元)。年末集體總收入3.5萬元,有固定資產3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2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5個,共有黨員58人,少數民族黨員58人,其中男黨員46人、女黨員12人。該村黨總支2006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2年被評為先進集體。
村委會由總支書記、副書記、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老博上寨、青撒、咪田寨等8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5個,共有團員68人。該村團總支2003年被評為先進基層團總支。

人文地理

該行政村隸屬紅河縣甲寅鄉,地處甲寅鄉中部,距鄉政府所在地3.5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部分水泥路),交通方便,距縣40公里。東鄰龍美村委會,南鄰甲寅,西鄰甲寅,北鄰龍普。轄老博上寨、咪田寨、馬撒等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79戶,有鄉村人口2600人,其中農業人口2538人,勞動力166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90人。
在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本村委會於2001年12月被命名為州級"文明村";村黨總支於2002年7月被評為縣級先進基層黨組織;2003年3月被命名為省安全村寨,2006年老博上寨黨支部被縣委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2006年10月本村被評為省級文明村。本村委會咪田寨自然村已建設成為民族文化生態村。

發展重點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充分發揮棕櫚產業資源優質,大力發展棕製品個私加工業,培植新的支柱產業,發展教育,抓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契機,改善農村基礎設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實效,重視培植特色產業,形成一批能帶動全村經濟發展的拳頭產業(如農產品初加工、棕絲加工業、經濟林果等);農民收入穩步增長,生產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①、主要產業發展規模小,特色產業不明顯、傳統產仍占主導,經濟帶動能力弱,②、農民普遍文化素質較低,農業科技難以推廣,民眾增收較難,市場競爭意識淡薄,競爭能力弱;③、農村基礎設施落後,主要產業未能做大做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