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之友項目

項目介紹

北京老城保護項目力圖在保持老城整體風貌的情況下,對具有北京歷史文化代表性的文化遺產進行重點保護。
“難道房子只是因為舊了就要拆除嗎?難道家鄉的父母只是因為年紀大了,我們就不去贍養嗎?”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歷史建築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國際會議)

北京是一座有生命的城市,從琉璃河商周古城的第一塊磚開始,建築堆砌起了她的記憶。這是一座有著文化底蘊的城市,人們站在這裡,能夠感受到幾十年前、甚至幾百年前的文明氣息。只因那些古老的建築,他們默默地站在那裡,用自己的身體訴說著幾千年的古往今來。

項目圖片項目圖片

自70年代以來,整個國際社會,對於城市中的歷史文化建築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這些於城市本身可能並不十分重要的建築,作為一個個歷史地標,共同構築了一個歷史環境。而正是這一種歷史環境,反映了一個民族或者一個地區的文化發展過程。
然而,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城市建設速度的加快和城市內部結構功能的不斷更新,一部分老城中的文化遺產建築,不得不在推土機面前低下了已高昂百年的頭顱。其中的一些建築具有相當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它們生於這個城市,長於這個城市。如今,它們就像一個個高齡老人,正如社會發展中的老年人問題一樣,越來越需要我們的關注。
自2003年成立以來,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一直致力於北京老城保護。先後開展了老北京之友項目、東四八條、天安門南(前門)、西四北大街保護項目,和已經取得一些成績的可園、梁思成林徽因故居保護項目,以及現在正在進行中的鐘鼓樓街區保護項目。

項目保護案例

喀什老城保護

歷史背景

喀什老城位於新疆西南部,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歷史街區,基本為17世紀前的形態,不少建築的修築年代已逾400年。數十條迷宮式街巷縱橫交錯,古建築鱗次櫛比,建築構成靈活多變,街巷布局曲徑通幽,以艾提尕清真寺為中心向外放射式延伸,婉蜒而行,過街樓,樓頂樓,層層疊疊,密而有序。

喀什老城喀什老城

中國學者評價它是中國僅存的古西域文化特色老城。聯合國專家評價它是“絲綢之路”上遺存的最為重要的老城;沒有喀什老城,“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是不可想像的。喀什老城在近代探險史上也有重要意義,幾乎所有的西域探險家都留下了深深的喀什情結。由於其獨特的文化價值,中國政府早在1986年就將喀什公布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按照中國法律、中國共產黨政策和中國政府檔案的要求,喀什老城必須保護好。

面臨壓力

諸多挑戰

保護喀什老城,與保護北京老城、拉薩老城等有共同的困難,也需要解決相似的問題,比如,房地產無序開發,旅遊過度開發,原住民過多外遷,生活基礎設施缺乏,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淡漠,以及官員的失職與瀆職等。由於地處邊陲等原因,關於喀什老城保護困難和問題的信息很難及時得到傳播,對保護工作的監督和批評也極為缺乏。與北京老城、拉薩老城相比,喀什老城面臨的危險更為嚴重。目前喀什開展的“老城區危舊房改造綜合治理”項目,迫使我們必須大聲呼籲,請求各有關方面關注喀什老城,幫助保護喀什老城。
重建計畫
2009年2月27日,喀什市召開了老城區危舊房改造綜合治理動員大會。據官方發布的訊息,喀什市委書記曾存在會議上要求當地民眾積極配合政府做好各項工作,確保老城區危舊房改造搬遷工作順利實施;要求各級官員協同作戰,形成推動老城區改造的強大合力。我們無法了解到喀什“老城區危舊房改造綜合治理”的具體工作計畫。2009年3月2日,官方發布訊息:“目前,老城區改造項目已正式在國務院立項。根據初步確定的改造方案,當地政府將在五年內對老城區四萬九千餘戶、五百零七萬平方米危舊房進行修繕和拆遷改造。”

喀什老城喀什老城

兩千多年歷史的老城,日常維護嚴重缺乏,生活基礎設施落後,出現許多危房,一些房屋已經倒塌,因此,需要改善生活設施,修繕加固房屋。然而,在歷史文化名城開展基礎設施改造工作和危房修繕拆遷工作,必須有具體明確的工作計畫,這些工作計畫也必須符合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具體要求。我們不僅沒有查閱到喀什“老城區危舊房改造綜合治理”的具體工作計畫,也沒有查閱到喀什老城的保護規劃。
在土製建築遺產國際科學委員會(ISCEAH)向中國政府提交的公開信中,明確指出了喀什老城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地位,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喀什老城擁有中、東亞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土磚結構歷史建築群。
老城拆遷計畫不僅違反國際公約下的中國應承擔的義務,也違反了中國自己的文化遺產法的相關規定。中國政府早在1986年就將喀什註冊為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城,因此喀什老城受到文物保護法和歷史文化名城(鎮、市)保護,嚴格要求保持老城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CHP行動

在常規手段阻止無效的情況下,CHP動員知名媒體進行宣傳,在老城保護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包括彭博新聞社、美聯社和紐約時報等媒體發表文章公開批評這項計畫。通過這些媒體報導,CHP得到了眾多國際組織的大力支持。
CHP同樣在Orientations撰寫了一篇題為“拯救喀什”的評論文章。
為保護喀什老城,我們希望:第一,當地政府馬上公布喀什老城保護規劃;第二,落實專家們在規劃評審會上提出的修改意見;第三,檢查“老城區危舊房改造綜合治理”具體工作計畫是否符合喀什老城保護的要求。再次請求各有關方面關注、幫助保護喀什老城。
老城現狀

雖然新疆政府仍然沒有停止發展老城拆遷計畫,但由於來自國內和國際的巨大壓力,將會重新評估此項計畫。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保護

歷史背景

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是20世紀中國最著名的建築學家。

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梁思成林徽因夫婦

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在1930-1937七年間曾居住在北總布胡同24號院(舊門牌為3號)。在此期間,他們發現了距今已有1400年歷史的世界上最早的敞肩石拱橋——安濟橋(趙州橋)和其他珍貴的文化遺產建築。在北總布胡同居住期間所積累的知識和信息,也為他們的權威巨作《中國建築史》做了堅實的鋪墊。
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在二戰和解放戰爭期間提交的遺產建築目錄,避免了許多具有重要文化價值的遺產建築在戰時遭到破壞。據專家考證,兩位先生在解放戰爭時期提交的中國文化遺產保存名錄,也是中國公布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主要依據。毫無疑問,兩位先生這六年多的時光是中國文化史上的華彩篇章,兩位先生位於北總布胡同24號院落的故居是這個華彩篇章的紀念聖地。

面臨壓力

整體受損和翻新
20年前,北總布胡同仍然是保存完好的四合院院落。然而,不久之後中間建起了一所房子,加蓋了垂花門。目前,24號院僅存遺蹟,離廢墟僅一步之遙。

面臨拆除

儘管是名人故居,北布總胡同並沒有成為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獲得了拆除該區域的許可。事已至此,文物部門如不通過法律手段阻止這一行為,北總布胡同即將消失。

CHP行動

2009年,面臨即將消失殆盡的梁林故居和政府的行動不力,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以下簡稱CHP)針對保護梁林故居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發表了第一篇文章。
CHP讓人們意識到了故居的歷史文化價值,公眾和媒體廣泛參與,投身梁林故居的保護行動。包括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等媒體先後發出明確的批評聲音。
2009年7月,中國國家文物局在公開場合表示,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完全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對文物的界定,應該由地方文物部門向同級政府申報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於是,北京市文物局並責成建設單位調整建設方案,在建設規劃上確保院落得到保留。
北京市文物局表示,將責成建設單位調整建設方案,在建設規劃上確保故居院落得以保留,同時邀請專家共同參與研究故居院落的保護問題。這個進展顯然只是真正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但已經足以表明:公眾的力量、法律的力量、傳媒的力量聚集起來,能夠極大地促進文化遺產保護。
CHP舉辦了題為“梁思成林徽因故居保護與公民社會建設”的討論會,會上做出了拍攝一個有關居民文保意識的視頻短片。
2009年10月1日,政府出台了《文物認定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規定:組織和個人可以向當地文物管理部門提交書面申請,對文物進行認定。

故居故居

鑒於北總布胡同尚未被北京市文物局認定為文物保護單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CHP志願者張培、何慕人和5名北京市民一起,於10月20日向北京市文物局提交申請要求將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認定為文物,北京市文物局也居然拒絕接受申請書。對北京市文物局明顯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CHP建議張培、何慕人等人依照《文物認定管理暫行辦法》和《行政複議法》的規定,向國家文物局提出行政複議申請。
2010年2月,在國家文物局發布《行政複議決定書》,其中指出,先前的決定存在問題,並責令北京市政府對梁思成與林徽因故居的認定申請進行行政複議。這標誌著公民保護文化遺產的巨大勝利,這也是《文物認定管理暫行辦法》實施後的首宗行政複議案件。這同時表明這所建築學家的故居已經受到《文物保護法》保護,但這並不意味著梁林故居會得到適當的保護。因為,在中國,法律的具體執行缺少不了人民的監督。
我們把推動政府將梁林故居升格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作為下一個目標,只有這樣,梁林故居才會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兩名清華大學建築系的志願者也為梁林故居的保護提供了方案,旨在建設一個紀念梁、林二人的場所,該方案成本較低,設計簡介新穎並注重公民與文化遺產的互動,成為該社區的文化中心。
這是中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一座里程碑。一方面,它證明了公眾參與的強大力量,而在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對於故居的保護僅僅完成了一半,還有很多工作等待我們去做!

故居現狀

令人擔憂的是,梁林故居的後續保護工作仍然沒有展開。CHP仍在行動,並於近期在尤倫斯藝術中心(UCCA)開展了題為“梁思成林徽因故居保護—-公眾參與的力量”相關講座。

項目編號

WMG94995

項目所屬機構及其介紹

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2003年在北京市民政局正式註冊的民間公益組織,我們的宗旨是幫助居民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文化遺產保護與公民社會建設、少數民族文化復興和媒體動員是我們的主要工作領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